4137.2016届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8 浏览数:275

一、单选题

1.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观察所示两图,结合《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所论述,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你认为其主要目的是(  )

A.监督商族残余势力B.防范诸侯坐大割据C.利于文化远播天下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

2.

据记载: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 材料说明了(  )

A.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B.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C.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D.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

3.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 西洋景 ,这些情景的描述,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4.

关于《南京条约》中 协定关税 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 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 。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  )

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中国逐渐丧失对关税主权的保护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

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新疆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最终收复新疆。下列相关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左宗棠制定了 先南后北,缓进急战 的作战方针B.1876年,左宗棠收复南疆大部领土,阿古柏兵败自杀
C.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了除伊犁外的新疆D.在左宗棠上书建议下,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6.

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持久抗战胜利的因素等四个方面论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认识。对上述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认识较为准确的是(  )

A.报纸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报纸凸显了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的精神
C.国共双方都强调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决心D.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以牵制日军成为主战场

7.

胡适曾收到这样一封来信, 从沦陷起对政府所怀各种希望完全变成失望,……自四月下旬物价暴涨,同时内战更打的起劲。……联想到祖国的今后前途,不禁悲从中来,原因是生受过敌人压迫,实再怕做第二次亡国奴! 这封信应该写于(  )

A.新文化运动时期B.国民大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8.

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中共重要领导人陈独秀主张共产党员应全体加入国民党,并应在工人群众中发展国民党组织,认为只有 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 。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暂时放弃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B.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C.已决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D.致力于开展民族民主革命

9.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 和平统一战线政策 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 扩大和平中立趋势 推广和平中立地带 ,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10.

毛泽东指出: 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 ,并强调 通过政协容纳许多人来商量事情很需要 。毛泽东此番言论(  )

A.肯定了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作用B.奠定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C.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不利于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的提出

11.

罗马共和国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我们天赋具有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并不都能实现。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雅典人在某些时期成功地履行了公共职责,但他们的国家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却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材料表明,西塞罗(  )

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认为全体公民掌握权力是不公正的C.提出并捍卫了自然法精神D.将雅典声誉受损归因于其民主政治

12.

有学者认为: 这个初时不受欢迎的意外诞生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现在博得了绝大多数法国人民的忠诚。……共和主义向来都是最好斗的革命运动之一,如今在法国却已经显示出与秩序、法律、议会政府和经济繁荣的和谐性,以及一种阶级间的相互容忍。 这反映出(  )

A.民心的导向说明共和政体已经巩固B.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C.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D.共和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3.

下图是一副名为 眼疾 的时政漫画,站着的眼科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杜勒斯(美国国务卿)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该漫画主要(  )

A.讽刺了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B.反映了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C.说明了美国对中国敌视政策的破产D.强调了美国已陷入国共内战的泥潭

14.

是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唐代曲辕犁的出现便于控制耕地的深浅B.东汉时一牛挽犁完全取代了耦犁C.春秋战国开始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D.古代犁的雏形是神农发明的耒耜

15.

春秋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  )

A.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C.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

16.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下列认识的变革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包产到户 不等于 分田单干 和资本主义
②应建立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17.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诗句中涉及的改革措施是(  )

A.财产等级制度B.解负令C.津贴制度D.陶片放逐法

18.

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苏联解体,关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初期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上,制定了 加速发展战略 B.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进工业管理
C.在政治改革中,提出用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代替 科学社会主义 D.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19.

观察下图,依据其服饰和宣传的主要内容判断,该时期为(  )

A.抗日战争B.国共十年对峙C.新文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20.

法国外交部长提出建立一个小规模试验厂,将为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这四个国家所分割的莱茵河流域的煤铁资源合并起来,做到使战争 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的 ,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为此他们签订了(  )

A.《凡尔赛和约》B.《巴黎条约》C.《欧洲联盟条约》D.《布雷顿森林协议》

21.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描述了四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状况如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产生环境特殊,流传时间最为久远B.墨家受儒家影响巨大,同样拥护宗法伦理
C.法家异地而同心,与当时社会现实最适应D.商朝旧贵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遗民背景

22.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 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 该思想应该是(  )

A.王阳明B.李贽C.顾炎武D.王夫之

23.

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和猫王的摇滚乐反映了一个共同主题,这一主题是(  )

A.浪漫与理性主义B.自由与民族奋斗C.反传统倾向D.文化交流与融合

24.

清末思想家严复在谈到牛顿力学时说: 自其例出,而后天学明、人事利者也。 这一评价直接揭示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
①引导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②促成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飞跃
③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④实现了对近代物理学框架的突破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5.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二、材料阅读

26.

中国的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的变异也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20分)
材料一 在春秋晚期直到西汉末年的社会中, 都是出现在贵族阶层的,而在隋唐之后 便从贵族阶层逐渐走向庶民阶层。 成为庶民之首。 从隋唐到明清一千年间, 在文化与政治方面占据着中心位置。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从贵族走向庶民并占据文化与政治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分析这一转变对古代政治的影响?(10分)
材料二 在传统的中国,士以求义为志,商以求利为本。士与商不仅道不同不相谋,而且后者为前者所不齿。但从19世纪中叶起,这种人为的界线开始模糊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气——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业。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概括材料二中的新风气,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 新风气 出现的原因。(10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说: 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乙。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中山先生曰: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严复《候官严先生年谱》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中严复和孙中山关于中国出路问题的不同观点。(4分)
材料二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阅读材料三,概括章太炎的政治观点。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出现的背景(10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86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60—1870

55

29

1870—1900

32

37

1900—1913

37

42

1913—1929

07

27

1929—1938

-12

20

1938—1948

00

41

1948—1981

68

56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1)依据材料,概括表格主要信息。指出三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表格中1929~1938年这一时段世界经济增长的波动变化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