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3.2016届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6 浏览数:214

一、单选题

1.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 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 字,并释意为 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 等。该现象(  )

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B.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D.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

2.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 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 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

3.

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C.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4.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 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

A.文化专制走向全面反动B.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C.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D.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5.

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 祸首诸臣将 ,在外国人 被虐 遇害 的地方, 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为被害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 昭涤垢雪 。这些条款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

A.列强结成侵华同盟B.救亡运动的彻底失败C.留学风潮日益泛滥D.政府的角色完全转变

6.

1911年武昌起义后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3月8日,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变(  )

A.因人设法,工具主义倾向明显B.符合国情,有利于防止总统专权C.违背了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理论D.仿效美国,便于国民党控制政权

7.

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曾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这说明(  )

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D.当时 文学革命 的影响很大

8.

下表汇总了新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部分邮票。其中,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的纪念邮票相比,主题最突出的变化是(  )

纪念周年

枚数

内容

20

4

毛主席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50

8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

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

4

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70

13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上海淞沪抗战、、台儿庄大战、延安革命、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等12个纪念馆

A.突出中共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B.突出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C.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D.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9.

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第三章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

长征

第七章

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

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B.第三次反 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D.百万雄师过大江

10.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这种做法在本质上(  )

A.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C.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联系D.杜绝了贱买贵卖的剥削方式

11.

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 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 。由此看来,梭伦改革(  )

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12.

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  )

A.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B.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D.平民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汉代 海上丝绸之路 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 附商舶 西行 求法 ,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 海防 的主张: 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 海上丝路 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与宋代 海上丝路 在开通背景上的相似之处及在历史影响上的不同。(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新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论述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大意义。(9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词汇出现次数统计(单位:次)

会议

召开

时间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法制

八大

19569

26

49

6

0

0

0

0

0

九大

19694

4

3

10

0

0

0

0

0

十大

19738

3

0

4

0

0

0

0

0

十一大

19778

9

4

23

0

0

0

0

1

十二大

19829

10

0

2

16

11

0

0

0

十三大

198710

13

3

0

17

6

0

14

3

十四大

199210

7

0

0

6

10

14

6

1

十五大

19979

0

0

0

6

5

10

6

15

——摘编自村田忠禧《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

上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发展变化趋势。请归纳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到南朝宋刘裕为皇帝时,社会阶级已起变化,士族地主势力趋于衰落,庶族寒门走上政治舞台。但九品中正制度的存在,致贵族、髙门垄断高位,皇权还需取得他们的支持。为加强皇权,南朝君主把重权寄给原系微不足道的小官,这种小官既为重权所寄,渐次变成真宰相大臣, 至如中书所司,掌在机务。……,常为重寄。 门阀士族把持的 高官 职位,逐渐变成空名义或一种安慰而已。地方上,皇帝把刺史之权交给典签(典签是南朝在地方长官之下典章机要的官制,用以制约刺史),这样位高者无权,有权者位低,谁都反不了皇帝。文武官职实际管辖权力可互换,文官预军事,武将预政治,也都可为宰相。 宰相者……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机权,或管朝政,或单侍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也。 以致有人叹息 政出多门.乱其阶矣。 南朝官制的变动,包含了社会变动的意义,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1)根据材料,概括南朝官制变动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官制变动的原因。(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孙中山1924 年完整地提出了 权能分开 的思想。他认为,老百姓既希望有一个万能的政府,又害怕有一个万能的政府。希望有一个万能政府工作效率很高,能为人民谋福利;但又害怕这个政府权力太大,人民无法控制它。孙中山觉得这个矛盾当时各国都没有解决,而他却解决了。他是如何解决的呢?就是实行 权能分开 。即把政治权力分成政权与治权两部分,也就是 。政权即人民权,是 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 。治权即政府权,是 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 。在这两大权力中,孙中山认为政权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是一种 管理政府的权 ,它包括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其中选举权与罢免权是管理官吏的权,而创制权与复决权则是 管理法律 的权。
治权即政府权,是 替人民做工夫的权 ,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由中央政府设立相应的五院来行使此权。孙中山认为政府有了这五种治权,才能成为一个 万能政府 。同时,人民有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就有了控制政府的力量,就不怕政府到了万能而没有力量来管理。这种思想也称之为 权能均衡 分权制衡

——江波《孙中山民权思想述略》

(1)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 权能分开 思想包含的民主理念。(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 权能分开 的思想形成的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