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4.2016届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6 浏览数:176

一、单选题

1.

《国语·周语上》云: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注: 服侍天子也 )据此推断,西周时直辖 甸服 之地的是(  )

A.周天子B.诸侯王C.卿大夫D.士

2.

我国古代有一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列出了165个姓字,其中包括: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龙未央等。上述姓字折射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于(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3.

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 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 ,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 白衣公卿 一品白衫 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B.只重衣冠不重人 的官场陋习依旧C.士子入仕前景更为黯淡D.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4.

唐代后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新盐法,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食盐, 粜(转卖)商人,纵其所之 ;在非产盐区设常平盐仓以调剂盐价。这一改革(  )

A.取消了政府对盐政的监管B.导致了商人任意抬高盐价C.形成了官商分利经营机制D.增加了盐政机构行政成本

5.

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 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 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  )

A.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B.宣扬了 天理纲常 的永恒性C.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D.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

6.

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晚清 西学东渐 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著作中,最能体现该现象的是(  )

A.《四洲志》B.《天演论》C.《孔子改制考》D.《文学革命论》

7.

1894年,当中国的洋纱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了20倍的时候,洋布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仅仅一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C.外商大量投资中国织布业D.中国传统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

8.

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  )

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 三大政策 C.中国采取对苏 一边倒 外交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9.

宣传画、宣传标语是一种信息传递和舆论造势的手段。贯穿图6的主题是(  )

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B.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 D.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

10.

有学者指出, 罗马人 是一个法律概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罗马人 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其核心标准依然是(  )

A.是否拥有共同的血缘B.是否具有自由人身份C.是否属于奴隶主阶层D.是否获得罗马公民权

11.

据估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B.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D.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

12.

法国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在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宣言书中写道:法兰西文学至少应和意大利文学并驾齐驱,可以用法语创作堪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法兰西诗歌。据此可知,七星诗社的主要成员应属于(  )

A.人文主义者B.启蒙思想家C.浪漫主义诗人D.现实主义作家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革命 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 ,他们进一步指出: 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 。在众多传教士眼中, 伟大的中国革命 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

——据朱英等著《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

材料二 表3 新中国官方纪念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主要领导人讲话

《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1961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民主主义者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81

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共同纪念这个光荣的节日,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目前时期我们的内外任务……就是:实现四化建设、保卫世界和平、完成统一大业。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91

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十二年间,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里,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了巨大进步。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01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201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1951年和1971因特殊历史背景,未举行纪念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带给传教士的印象,说明 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举行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特点,分析说明举行这些纪念活动的原因。(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老师在进行《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将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较量 作为本课教学的价值立意,尝试引导学生就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这一观点展开史学争鸣。
请以 传统与现代的较量 为视角,结合史实,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该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督察院十三道御史分道出京,巡查地方官吏,称为巡按御史。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此为御史巡按之始。 御史巡按岁一更代,正以防上下稔情之故。 巡按御史身仅七品之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巡按对地方府州县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职能较前代更全面。巡按出巡, 代天子巡狩 ,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按御史虽为督察院属官,但 凡差御史出巡,并追问、审理等事,督察院具事目,请旨点差,回京之日,不需经由本院,径赴御前复命。 从它诞生之日起,巡按的实际地位就不断上升,直至超越三司。巡按以贱履贵,常有压制地方、作威作福之事,甚至随意凌辱、责打地方守令。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御史巡按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御史巡按制度的影响。(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政治为道德的延伸,参政是道德精英——儒生、君子的特权;所以当20世纪初引进西方新政治体制势在必行时,在未经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中, 共和 显然比 民主 更有市场……1900年后,新一代知识分子出现了,这些受新式教育培育出来的新青年,不再属于绅士阶层。在他们看来,推翻帝制之后仍然由绅士阶层垄断政治和文化是不可接受的。故当民初共和政治面临危机之时,新知识分子立即发起批判绅士阶层和儒家伦理的新文化运动,从此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主角。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1)材料中所说的 新一代知识分子 有何特点?(9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民初共和危机以来, 新一代知识分子 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