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2.2016届 山东省齐鲁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9 浏览数:157

一、单选题

1.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

A.秦汉 隋唐B.西周 秦汉C.西周 隋唐D.秦汉 明朝

2.

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扩大统治区域B.缓和蒙汉矛盾C.加强控制地方D.发展地方经济

3.

云梦秦简《金布律》记载: 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计量容器),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这主要反映了秦朝的半两钱(  )

A.铸造精细、样式精美B.由各级政府来维护流通信誉C.由各地政府掌握钱币铸造权D.流通广泛、币制统一

4.

牙人,旧时居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宋朝时期,土地典当买卖中,在大部分的情形下,牙人都参与交易过程,并在价格磋商中起很大作用。牙人在土地买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明(  )

A.封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B.宋朝商业水平较低C.政府改变市场管制政策D.商业发达导致土地兼并

5.

明王朝规定 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如万历《东昌府志》则言 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 又如兖州府郓城县,土宜木棉 五谷之利不及其半 。据以上材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政府重视推广棉花种植B.棉花种植利润较为丰厚C.棉花进入市场成为商品D.民族交流促进棉花种植

6.

孔子曾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  )

A.董仲舒的 三纲五常 主张B.朱熹的 格物致知 思想C.顾炎武的 经世致用 思想D.王阳明的 致良知 思想

7.

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体系构建了天、天子、天下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即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有关这一理论体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范畴 ②神化皇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③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奠定基础 ④造成皇帝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 这是近代有人对轮船招商局评论。对该局作用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大大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B.扭转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改变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出超格局D.打破了列强控制中国水运的局面

9.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指出: 自道咸以来,已稍知变法,然收效莫睹……不知全变之道。 这里康有为批评的是(  )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10.

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 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 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

A.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B.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C.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D.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11.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 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的演变
②洋务运动以 中体西用 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旨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宣传民主和科学,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继续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2.

毛泽东撰文称: 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这一观点可能出自(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论联合政府》

13.

2011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 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主要理由是(  )

A.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B.会议开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D.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 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14.

如果你是《共和国记忆》摄制组的编制人,需要为1965年剪辑片选取素材的话,下面可以选择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B.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开始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5.

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 。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  )

A.两弹一星 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B.大跃进 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
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16.

有学者在评述20世纪一段中国农村制度变革史时说: 在生产管理上,由 大兵团作战 转变为 各自作战 ,农村社会实现了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 该制度变革的核心内容是(  )

A.建立人民公社B.包产到户 C.农业生产合作社D.耕者有其田

17.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表述, 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 。他在一份口述给基辛格的备忘录中又再次强调 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刻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 这说明当时(  )

A.中美关系正常化已经是大势所趋B.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C.西方遏制中国的阵营开始瓦解D.美国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改变

18.

2015年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  )

A.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的冲突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

19.

公元前508年,雅典首席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一步实行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四个部落,把雅典划分为十个选区,此举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推动地方自治B.保护选民利益C.消除了贵族残余D.发展了平民政治

20.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 独特社会 的含义是(  )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21.

恩格斯说: 在英国,谁都知道,土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争夺统治的要求,是英国全部政治斗争的中心 。反映这一 要求 的史实是(  )

A.光荣革命B.1832年议会改革C.圈地运动D.英国宪章运动

22.

据《科学简史》记载, 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 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被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 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 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 上帝造人说

23.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当时中国的《东方杂志》在1934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结合背景理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国共两党合作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畅所欲言,建言献策B.罗斯福新政之初效果不明显使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产生怀疑
C.作者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问题D.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吸引了先进的中国人

24.

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 滞胀 问题,经济发展缓慢B.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代
C.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D.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

25.

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的经济指标(  )

A.美国B.苏联C.日本D.中国

二、材料阅读

26.

抗战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进行了历史性的重庆谈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随着日本的投降,政府军队与中共军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赛,双方都力争首先到达敌占区接受日军的投降,从而收取大量的敌方武器和军事装备。
(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
到1945年11月,华盛顿已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该政策继续支持国民政府,条件是国民政府不可使用美国武器进行内战,并且努力与中共达成协定。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相互不信任对方,因为各自是追求不同目的的革命政党。除非是在暂时的或权宜的基础上,否则两党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六个星期的谈判无疑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尽管毛泽东表面上持和解的姿态,但他并不想在那些涉及中共根本地位的基本点上让步。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凭借实力进行谈判坚拒妥协,以免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损害。蒋对毛泽东此刻愿意达成的某种和平"临时协议"毫无兴趣。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我党又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量团结建国大计。国民党较之过去加强了它的地位,但是仍然百孔千疮,内部矛盾甚多,困难甚大。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1)有人说 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中国具备走向和平的因素有哪些?(6分)
(2)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双十协定》被国民党撕毁,中国的和平道路夭折。试分析其原因及教训。(7分)

27.

下面是18、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和中国广州的历史概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764年,曼彻斯特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曼彻斯特的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取得专利权。
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加工来自亚洲、美洲等地的棉花。
1775年,阿克莱特申请到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的发明专利。
1789年,曼彻斯特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
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
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达99家。
1853年,曼彻斯特由
1885年,曼彻斯特人口为37万,1888年达到50万。
1887年,曼彻斯特开凿通海运河,1894年通航,运河长58公里。

——整理自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171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分公司;随后比利时、荷兰、瑞典相继在广州设办事机构。
1757年,乾隆帝下诏,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交易。
19世纪初,欧洲人在广州创办《广州纪事》、《广州市场行情》、《英华年鉴》、《中国商贸指南》、《中国丛报》等期刊。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
1861年,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政局、电报局、医院、消防班、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英法各一个)、网球场等。
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 万隆兴行 ,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
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
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灯分公司。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广州的发展特点及原因。(6分)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8.

17、18世纪对中国与西欧来说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 中国风 ,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欧洲百科全书派的启蒙学者,通过对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的赞美,表示了他们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伏尔泰说: 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 重农学派代表魁奈认为:中国的统治是合法的专制统治,中国皇帝是合法的专制君主……自然法则是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的国家都忽略了这一点,只是中国例外。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伏尔泰说: 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 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欧洲出现 中国风 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3分)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缺陷性的原因。(6分)

29.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台湾煤炭资源丰富,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丰饶,主要有稻米、甘蔗、樟木等,同时台湾扼日本进出东南亚的战略要冲。日本统治者长期觊觎台湾,对台湾垂涎已久。明治维新一开始,日本在对外政策上确立了 开疆拓土 的侵略总方针。地处日本西南太平洋上的琉球和台湾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首选目标。1874年4月日本组织3000余人,由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舰队侵略台湾,并在琅峤登陆。清政府得知日军侵犯台湾消息后,一面与日军交涉,一面积极备战。日军由于不服台湾水土,士兵病死较多。日本政府考虑到不能立即军事占领台湾,于是转而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经过一番外交斗争后,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于10月31日签订《北京专条》,同意给日军赔款白银50万两,日军从台湾全部撤走。日本内务卿大久保利通曾欢呼此事的了结: 呜呼!此诚为古今所罕有,终生所无的大业!

——摘编自马钰《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始末》

材料二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向清帝上奏折,明确提出台湾须建行省主张。在奏折中称:今日之事势,以海防为要图;台湾每年出产及关税,较之广西、贵州为多;台湾孤峙大洋,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非浅。清廷令军机大臣、六部、九卿进行讨论,他们都一致主张台湾设省。9月5日,清廷下令台湾建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

——摘编自连横《台湾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台湾的原因,(3分)并分析清政府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危害。(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台湾建省的理由。(3 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台湾建省的历史意义。(4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