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1.2016届 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6 浏览数:132

一、单选题

1.

《论语·子张》说: 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孟子说: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由此判断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人本主义B.积极入世C.重道轻器D.经世致用

2.

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 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农具)淡食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B.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C.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D.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

3.

《新唐书·礼三本》说: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周易·家天下》说: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马克思说: 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二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4.

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 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 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5.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 离心现象 ——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新航路开辟

6.

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可见罗马法(  )

A.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B.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C.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D.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7.

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 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 文明和野蛮之战 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 。此种观点的本质是(  )

A.战争是有助于中国开化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8.

有学者认为: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维新派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预示着后面会有更加猛烈的风潮……”。据此得出的结论最为准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B.戊戌变法促成了革命思潮的萌发
C.戊戌变法使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遭到资产阶级的普遍质疑D.戊戌变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9.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规定: 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 法官独立审判,无论何人,不得干涉之 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 。这说明北洋政府(  )

A.无视民权,实行专制独裁B.努力构建独立的司法体制C.切实保障资本主义民主D.实践司法公平、正义的原则

10.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 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 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意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B.国民政府要学习苏联的集体农庄制度
C.国民政府要在农村建立土地公有制,以推动国共合作D.国民政府要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11.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这是世界上最早成文法的汇编

B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C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主 君主立宪制

D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12.

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写道: 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掌权以后,国家开展强大的运动来改变它的工农业结构……主要消费品工业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当这些工业在50年代国有化以后,它们的利润很快变成政府收入和国家储蓄的主要源泉。 当时新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  )

A.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协调发展B.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D.造成了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两宋的货币制度,仍以钱币为主,即以通宝钱为主,通宝钱十分复杂,每隔几年就有一种新钱种面世。除铜钱外,还有铁钱,二者并行。虽然宋代流通的货币以铜铁钱币为主,但由于各地的经济情况不同,所铸造的钱币和发行的纸币各不相同,互不流通,有的地方专用铜钱,有的地方专用铁钱,有的地方二者兼用。这些钱币在一个地区流通,不准运钱出境。宋代银钱的数量也超过了唐代,白银的货币性及其货币地位大为提高,白银在宋代全面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国际货币的职能。北宋时,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外流,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铸造铁钱。官方铸行铁钱也有增收节支弥补财政不足的动机。据《宋史》记载,当时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在纸币中,有以铁钱为面额的交子、钱引、淮交等,又有以铜钱为面额的钱引、会子等。同一种纸币又有面额不等、形制各异的若干类。白银有银块、银钱、银饼和银牌等形态,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几种。大锭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铜铁钱各分大小,铜铁钱之间、大小钱之间作价不一,致使流通无序,但也为宋代货币兑换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等

中国货币形式和数量,1910年(以百万计)

——摘自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注:①不包括作为货币的鸦片,19世纪80年代,鸦片每年消耗量约值51000000元。②新铜币即铜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与近代货币发展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宋代货币流通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哪些社会经济问题。(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中国货币发展的新变化及消极影响。(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12分)
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

——李招娣《析近代以来服饰的政治元素》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认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认识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之际。在形成初期,府兵制并不和均田制结合在一起,府兵不从事耕作,府兵的兵籍和编户齐民的民籍是分开管理的。北周武帝时,为了扩充兵源,征募大量均田农民充当府兵,府兵制开始和均田制结合起来。隋文帝时期,规定军户编入民户,兵民共籍,府兵制和均田制进一步结合。军人按均田令受田,免除租调,平时生产,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轮番宿卫,成为一种窝兵于民的兵役制度。府兵需要自备一部分装具和兵器,因为可以分配到足够的土地,有一定的经济保证,能够以优良的装备出现在战场上。但军府分散,军队编组复杂,致使指挥不灵、反应迟钝唐初规定府兵三年一代,随着唐朝中期之后边患增加,用兵不断,戍期延长,致使厌战情绪日增,加上边将侵吞士兵财物,强迫士兵为自己服苦役,甚至沦为权贵的奴仆,人们以参军为耻。自高宗以后,国有土地不足,立功将士又日益增加,使府兵得不到足额田地,经济地位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难以自备资粮和武器服役,国家不能保证按规定加以奖赏,打击了军人的战斗积极性。中唐以降,募兵制取代征兵制,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免除了兵役,部分地分担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士兵由朝廷招募而来,长期服役,军器衣粮均由朝廷供给,一旦为兵,终身仰食官府,由专门将领统御,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有利于军队的训练、调遣,使军队更加专业化。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募兵也逐渐成为了将领的私人军队。边镇的节度使更掌握了驻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逐渐脱离中央,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便是如此发展而来。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两种兵制有哪些方面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代兵制改革。(9分)

16.

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 所有的行政官员,除军事基金司库官、观剧基金管理官以及水井监督官外,都由抽签任用;这三个官吏则用举手选举,他们的任期从一次泛雅典娜节到下一次。所有军事官吏也用举手选举。 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怒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参议院: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步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材料一、二体现的共同民主思想(5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孙中山的民主理想相比存在什么落差,并从人(民)权的角度说明这部宪法的进步性。(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