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7.2016届 陕西省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6 浏览数:210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B.家长制受到挑战C.公民意识增强D.中央集权的削弱

2.

(汉初)吴王渧招天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想为消长。这一现象反映了(  )

A.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B.商人低下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C.封国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D.商品专卖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3.

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B.程朱理学的盛行C.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D.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4.

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

1895

1913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中4%

A.民族工业快速发展B.贸易逆差得到扭转C.民族工业发展落后D.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5.

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  )

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B.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

6.

一直把中国当成未开化的落后民族、而不以为战争对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怕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散漫且分裂的中国人……在应对现代侵略战争的这种组织力日渐形成的过程中……一步步开始迈入了现代国家的行列。 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C.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7.

1958—1962年间,上海家庭妇女参与工业生产景象盛行一时,短时间里,大量妇女走出家门,成为新生的劳动力大军。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B.妇女冲破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实现了男女平等
C.妇女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D.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8.

在雅典,对于将于次年任职的议事会成员、执政官等重要官吏,首先由500人议事会审查其资格,而后再由陪审法庭审查,最后决定权在于陪审法庭。这说明雅典民主(  )

A.真正体现了公正、自由和平等B.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C.保证公民对国家官吏实施有效监督D.主要特点是人民主权

9.

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美国共和政体中能体现借鉴了传统 君主制的长处 的是(  )

A.总统变成政治独裁者B.采用联邦体制C.强化总统的权力和地位D.总统权力受到宪法制约

10.

有学者认为,二十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革命,两者均属 共和革命 性质,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这一观点(  )

A.建立了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导思想的一致性C.客观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D.准确评价了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

11.

由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如图所示)亚投行的建立(  )
①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②有利于国际金融领域的多极化
③表明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④使新兴经济体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2.

二战后物质文明的高度膨胀反而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极度空虚,那些在竞争中失去自我、失去精神家园的人们面对茫茫宇宙大声询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这反映在文学领域便产生了(  )

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D.现实主义文学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士大夫为中心的 四民社会 四民社会 乃是一个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 的社会。士农工商这四大阶级,形成了以儒家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分层。凭借着科举制度,士大夫阶级在古代中华帝国,成为了帝国王权制度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和纽带。……以儒家价值和科举制度为核心所得以建枸的士大夫阶级(亦称为士绅阶级),其一身兼二任也,在朝廷辅助君王统治天下,在乡野为道德表率和地方精英领导民间。

——摘编自许纪霖《科举废除与断裂社会

材料二 1905年科举制废除,切断了传统士大夫跻身、晋升官僚体制之路……漂泊、游移于体制之外的新型知识分子,在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职业架构中寻求谋生之路与社会角色。虽都以知识资源、文化资本谋生,但不再如以往士大夫仅有读书做官的单一通道,而是有了职业上的 分工 。状元出身的张謇在1894年蟾宫折桂之后远离官场,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进士身份的张元济在维新运动失败后,由翰林而入商,于1902年投资商务印书馆并很快成为灵魂人物;严复、梁启超等人致力于以译书、创办《国闻报》、《新民丛报》等报刊,成了以媒介影响社会的传媒知识分子;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等现代大学与各类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催生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等新的职业和人生路径。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社会变迁视阁下的知识分子成长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儒家士人生存的社会基础,并说明他们在社会中发挥了哪些主要作用?(10分)
(2)综合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知识结构、学习知识的组织形式、出路等方面概述近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的儒家士人有何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17—19世纪的英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并以文明史观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四、材料阅读

15.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元朝立国,将民间的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手工业服务,这些工匠单独编入户籍,称为匠户。他们世代承袭, 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绣 ,不能脱籍,而且不许分户而居。官工匠由官府直接管理,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官工匠由官府按月支给口粮……
材料二 明朝将手工业者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两种编入匠籍,应征到官府手工业作坊服役。轮班匠每三四年为官府服役三个月,住坐匠每月服役十天,其余时间则可以自由安排,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嘉靖四十一年,明政府进一步改革匠役制度:每名轮班匠每年纳 班匠银 四钱五分,政府则以银雇工,住坐匠仍需按月当差。
材料三 清代顺治二年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康熙二十年,各省将匠班银摊八地亩,工匠最终摆脱了匠籍制度的束缚,彻底结束了无端服徭役的时代。乾隆帝说: 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受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萧国亮《中国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独特的食货之路》

(1)根据材料,概述元、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者生存状况有什么不同?(9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匠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6分)

16.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厦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责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

——《后汉书·蔡伦传》

材料二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撰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名列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这恐怕得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哈特是这么阐述他的观点的——公元二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一直落后于西方文化。但到公元100年左右,中国文化却把西方文化甩在后面。从多种角度考察,中国文化在那时达到鼎盛时期……我认为蔡伦发明纸张是个很关键的转折点。

——王洪江《大家感悟》

(1)根据材料一说明范晔认为蔡伦是一个怎样的人?(10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哈特特别推崇蔡伦的原因。(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