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4192.2016届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36
浏览数:329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雅典城邦成员的法律权益及社会地位不尽相同。一些享有一定政治权力的人,他们或许是最贫穷的不得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些人是雅典的( )
A.公民
B.农民
C.平民
D.人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英国学者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
“
20世纪30年代,卫城北坡的一口井里,出土191片陶片……陶片上全写着太米斯托克利,分属14个人的笔迹。显然这些陶片是预先准备好,打算说服群众反对太米斯托克利之后,发给他们使用。
”
下列理解准确的( )
A.实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B.陶片成为驱逐政敌的工具
C.彰显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D.是民主普遍性的集中体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有学者称罗马法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天才的法学家们的思想;第二个阶段,权力支持下的效力;第三个阶段,不断加以增减修正和完善以致形成体系。其中第三个阶段出现于( )
A.王政城邦时期
B.贵族共和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
D.元首制确立时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
这一场的崛起分享着昙花一现的荣耀,里斯本取代了威尼斯成为香料交易的贸易中心,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在美洲源源不断的金银资助下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君主。
”
这则材料描绘的景象大致出现于( )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约翰·威克里夫坚信
“
圣经是信心的基本
”
,最终于1382年完成了英文版《圣经》全集译制。此举( )
A.标志着新教诞生
B.推广了民族语言
C.确立了君主专制
D.加速了殖民扩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
除了艺术和建筑,文艺复兴也的的确确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
思想深入人心。
”
在“
”填写较为恰当的是( )
A.平等主义
B.批判主义
C.世俗主义
D.浪漫主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在西欧,
“
小麦的价格从十六世纪初到世纪中未有上升,而在世纪末却涨到了四倍于世纪中的价格
”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风调雨顺农业获得大丰收
B.贵金属大量输入冲击市场
C.机械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
D.圈地运动推动农业的革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
面对海上航行的竞争者,荷兰联省共和国政府、阿姆斯特丹市及私人贸易公司于1602年创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图垄断印度与荷兰之间的贸易。
”
这家公司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有( )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葡萄牙
D.英国与法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
英国革命圆满落幕了,我们不能不被它独有的特征所打动。这里,只有在这里,13世纪的君主制保存到17世纪而延续;而后没有议会代表的同意,任何立法文件都不能出台。
”
其意为( )
A.肯定了逐次渐进的模式
B.权力的更替未引发动荡
C.遗留下君主专制的隐患
D.推崇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
美洲的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从而扩大了英国的土地基础。在十八世纪后期,美洲的土地还成为欧洲过剩人口的接收地
”
。其意为( )
A.欧洲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
B.促使英国于北美殖民区域的急剧扩大
C.美洲的殖民开拓了新市场促进新分工
D.北美取代西欧占据世界市场中心地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条文中体现出( )
A.人权至上
B.制约王权
C.三权分立
D.议政合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确明规定
“
维护人类自然的不因时效而消灭的人权。这些权利是自由、所有权、安全与面对压迫的反抗
”
“
每一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没有界限,其唯一界线即是保障社会其他分子享有这些相同的权利。这些界线只能由法律给予确定。
”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高度弘扬了人权与法治观念 ②理论源于启蒙学说自然权论
③首次庄严宣告
“
人人生而平等
”
④推动了美国1787宪法的出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这是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新思想几乎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而在政治上他们开始质疑长久以来的君主制,通常将政府视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这就逐步构成了对当时政治秩序观念的挑战。这一时代大致于( )
A.15、16世纪
B.17、18世纪
C.18、19世纪
D.19、20世纪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德国经济学家,主张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的幼稚工业,反对不加区别的自由贸易。下列对其观点评价准确的是( )
①提出于德国四分五裂时期 ②主张国家对经济有限干预
③其观点不符合工业化潮流 ④对后发工业国有较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
谁能想得到那样的一场战争,打破了欧洲大陆的贸易壁垒,废除了阻碍技术发明和劳动力自由流通的行会。
”
“
这场战争
”
是指( )
A.英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拿破仑战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
社会主义
”
是一种社会学思想。19世纪30至40年代在西欧广为流传,它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基于公众利益对社会财富给予管理和分配。恩格斯指出
“
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
”
下列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
①体现出对公正、平等社会的追求 ②力图对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化提升
③致力于减缓工业化以来社会问题 ④社会演进推动学说新分支的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家庭功能是家庭多方面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它总是与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后逐步呈现出日趋明显弱化的家庭功能是( )
A.经济功能
B.生育功能
C.情感功能
D.休息功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1922年)极盛时在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广阔的属地。下列解读合理的有( )
①帝国一度掌控了欧亚陆路贸易通道 ②客观上担任过联接东西文明的角色
③阿里改革开启了与近代西方的接触 ④凯末尔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终结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在某部史学书籍目录中,甘地领导的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应属于下列哪一章节( )
A.农耕者与中亚游牧民族
B.工业文明的演进与反弹
C.欧洲人在印度洋的探险
D.对超级大国霸权的挑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有人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称为
“
焦虑的时代
”
。不确定性、创伤、悲观等情绪充斥着科学领域、政治领域及当时的各个方面。下列论据属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有( )
①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法西斯势力猖獗 ③创立狭义相对论 ④荒诞派戏剧诞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
“
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
”
,其中“ ”可填( )
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
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
在20世纪中期发生的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冲突中,一方自称为是一次联合国主持下的警察行动,另一方的数十万军队采用了志愿军的微妙措辞
”
。这一冲突是( )
A.美苏双方于远东的直接交战
B.美苏冷战出现的第一次高潮
C.北约与华约全面对峙的产物
D.冷战全局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杜鲁门主义的续篇》记有:从1948年到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国被要求美援必须用以购买美国物品和技术,并确定以美元为结算单位;受援国家部分工业发展要接受美国监督;必须打破各国间贸易关税壁垒等。该项援助( )
A.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诞生
B.是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
C.标志战后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D.正式启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有人说在日本崛起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现代化历程,一次来自内部自发,一次来自于外部强力。其中,与第二次密切相关的是( )
A.列强战舰厉兵秣马逼迫开关
B.中国是列强全球扩张主方向
C.美国对日从打压削弱到扶植
D.计划经济体制在欧亚的延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戴高乐(1890~1970年)于2005年荣获
“
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
称号。1913年从军;1940年号召抵抗德国侵略成为
“
自由法国
”
的领袖;1953~1958年隐退,撰写《战争回忆录》;1959年任第五共和国总统;1964年促成中法全面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宣布脱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保留联盟的成员国身份。下列说法准确的有( )
①
“
为法国而战
”
,亲历两次世界大战 ②见证法兰西共和国诞生的曲折历程
③签署《罗马条约》,加速一体化进程 ④推行自由独立政策,冲击两极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
德意志统一
”
与
“
两德合并
”
是人们对近代以来德国两次统一的习惯性称谓。这两次统一的共同点是( )
A.东部地区被西部地区合并
B.促成欧洲格局重大变化
C.经济需求决定了统一进程
D.确立联邦议会共和体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TPP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
在2015年10月签约国达到12个,该组织被一些学者称作
“
经济北约
”
。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A.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
B.亚太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C.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与集团化的产物
D.战后经济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的里程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2015年底,专家们对国际形势提出了这样的预判:新的一年仍会是大国平衡之下的总体稳定以及动荡中的基本和平状态。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一个与预判较为贴切的( )
A.冷战
B.两极
C.多极
D.制衡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9.
有学者称,到20世纪末世界现存6000种语言中只有一半还保留着日常表达方式,
“
日不落
”
帝国的建立和美国的强权应为英语的扩散和地方语言的灭绝负责。该学者主张文化应( )
A.优胜劣汰
B.多元并存
C.去粗取精
D.弃旧图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0.
下图源自生物学史上的一部
“
具有革命意义
”
的经典著作。对该图隐含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A.这种观点普遍流行于18世纪西欧
B.体现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
C.肯定了
“
神创论
”
和
“
物种不变论
”
D.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1.
有学者认为,在1763~1871年的一百年间,德国人占据了西方文明的鳌头。 (1724~1804年)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歌德是西方这一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和莫扎特使西方古典音乐达到极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康德、贝多芬
B.卢梭、贝多芬
C.卢梭、德彪西
D.康德、德彪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2.
“(当)照相机征服了视觉世界,反而使得艺术家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心理世界及其感受方式。
”
下列绘画作品不符合材料表达的意思的是(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公元前五到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人把外来文化因素和他们自身的文化特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希腊古典文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纯粹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文化是如何体现出
“
构建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的
”
?(4分)
十六世纪以来,学者们运用着科学观察和数学推算,开始重新定义地球和更为广阔的宇宙,开启了一场我们称之为科学的革命。其力量如此强大,促使知识分子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文化权威对道德、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手术。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结合所学,概述对
“
彻底的手术
”
的理解。(8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4.
奴隶,通常指失去人身自由并被他人任意驱使,后引申为受制于某种事物或者行为,丧失了独立自主,自由支配能力的人。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非洲奴隶贸易统计数据柱状图(1501—1875年)
(1)结合所学知识,对
“
非洲奴隶贸易统计数据柱状图
”
进行分析。(要求:阶段划分合理,状态描述准确,阐释全面客观)(8分)
机械性的工作越来越使人在精神上遭受痛苦,它把男人们和女人们变成了传送带和装配线上
“
被科学地管理
”
着的机器上的齿轮。现在产业工人的经济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却被雇来干类似划桨奴隶那样的工作。新兴的劳工运动者们认为应该制定一条国际性的法律。这项国际性口号的确自1890年起造成一年一度的五一节的示威。
——摘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时代》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成产业工人奴隶般劳动状况发生改变的原因。(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开放性试题
35.
在短短两百年的历史里,美国从一个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的国度发展为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有人说:一个现代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大稳定的中央政府;充满自由活力的地方;规范化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1)结合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转变,对上述观点加以阐述。(4分)
19世纪中叶起芝加哥、底特律相继发展;与此同时,与西部
“
淘金热
”
相关的旧金山、洛杉矶迅速兴起。到19世纪后期,兴起的工业部门不仅吸纳了美国本土农业的剩余人口,也吸纳了欧洲经济的剩余人口。一位在1900年访问美国的英国人写道:
“
在美国的生活是一年四季都旋转在电话、电报、留声机、电铃、汽车、电梯和各种自动化机械中
”
。
——马骏 刘亚平 《美国人的非凡成就:19世纪中期以来经济繁荣》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城市化
“
加速完成
”
的原因。(8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四、材料阅读
36.
关于俄罗斯的工业化,有观点认为
“
自上而下
”
是其实现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重要手段。(16分)
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工业化与西欧有很明显的不同,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驱动力的来源不是源于企业而是政府。
进入二十世纪,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不得不为保卫政权抵御敌人进行了快速的国有化进程。1921年,列宁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的倾向,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经济手段相反的政策。随后,斯大林及联共党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苏联资源与劳动力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外部世界的人们怀着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的变化。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以
“
国家与工业化
”
为主题解读上述材料。(1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