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2.2016届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144

一、单选题

1.

韩非子在《韩非子》中提出: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这表明韩非子(  )

A.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B.具有民本思想C.反对儒家的道德教化主张D.强调忠君思想

2.

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 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 ,如果再发展下去, 失之不治,必为痼疾 。材料中贾谊(  )

A.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B.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C.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D.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3.

《宋史·艺文志》,载有宋一代,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封建政府鼓励民间印刷书籍B.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较大变化D.科技、文艺获得较大发展

4.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 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 洪武三年,正式明确 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 。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

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5.

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记载: 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徐光启文集》载: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材料反映当时(  )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B.田庄手工业比较发达C.大商入买田置地现象普遍D.士大夫经商致富

6.

有著名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之 ,不在 民主 科学 ,而在个人主义。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  )

A.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B.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已缺乏新意C.对广大民众的影响较小D.阵营内部存在分歧

7.

1978年—1989年,停办十年之久的俄国史研究工作得到恢复,全国高校研究所纷纷成立,人才培养逐渐好转,从中可以得出俄国史研究工作(  )

A.直接受中苏外交关系的影响B.受到了极 思潮的冲击
C.其恢复是新时期进行改革的迫切需要D.起步晚,不利于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

8.

《十二铜表法》确认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的原则。同时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这种规定(  )

A.不尊重个人意愿B.表明罗马法中私法规范需要完善C.允许财产留给无血缘关系的人D.被后世欧美各国继续沿用

9.

他们鲜明地提出 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 的口号,并着力塑造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均具有 巨人 风采的崭新形象。这表明 他们 (  )

A.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B.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C.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D.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

10.

有学者这样评价美国前领导人的外交思想: 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 材料中的 外交思想 (  )

A.可能出自杜鲁门总统B.有利于改善美国自身的国际处境C.意味着冷战政策结束D.激化了美国与西欧、日本的矛盾

11.

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 第三条道路 的重大交革。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

A.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B.极端化倾向明显C.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2.

读下面某时期世界贸易图,从中可以看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中国等亚洲国家牢牢掌控着世界贸易主动权
C.世界贸易集中地正逐渐向大西洋沿岸转移D.贸易交往的主要内容为原材料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现代学者李长莉在对近代国内外的货品质量进行全面研究后总结道:洋货高档精致,价格偏高,国货低档粗糙因而价格低廉。使用洋货还是国货就成为区分上下阶层和贫富的一种外在标志,洋货成为高档时尚流行和品质的符号和标志。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可以与垄断中国市场的洋货相匹敌,如荣氏企业的 兵船牌 面粉、大生毛纺厂的 魁星牌 棉纱等。
材料二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抵制洋货运动,是从1904年开始的为反对美国虐待华工、华侨而开展的抵制美货运动。1915年反对北洋政府承认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 引发了抵制日货运动。五四期间,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打出了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的口号,得到了工商界的积极响应,迅速扩及全国31个城市和地区。1925年 五卅 运动期间,全国进行了抵制日货、英货的斗争。1931年 九一八 事变以后中国又进行了抵制日货的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洋货与国货质量上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抵制洋货运动的特点,简要指出近代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13分)
(3)对比今昔中国百年之发展史,在对待洋货问题上,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表达民族情结?(6分)

1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该题。(12分)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 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 不变的中国 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 内在生命与动力 ’。
材料二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中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和英国学者李约瑟对待理学的态度有何相似之处?据材料与所学给出理由进行说明。

15.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汉宣帝承六世之基业,励精图治开创了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的局面,故史家称之为 孝宣之治
材料一 公元前66年,宣帝下诏: 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悯)之。盐,民之食,而贾成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
针对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的现象,先后三次诏令把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还把国家苑囿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后叉对遭受旱灾、地震、病疾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公元前67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
材料二 汉宣帝坦言郡太守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 吏民之本 ,如果时常调动变易就不会被其属下尊重,上下难以相安;如果实行 久任 制,百姓知其 将长时期在职,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会 服从其教化 。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公元前67年,汉宣帝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公元前66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他还先后多次下诏,大赦天下。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概括 孝宣之治 局面出现的原因。(8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汉朝实施的 盐铁官营 政策。(7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1793年6月3日,雅各宾派颁布了第一个土地法令,宣布没收逃亡贵族、王室和教会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购买者可以分期付款,十年还清,以后又延长到二十年还清;6月10日,又颁布了《分配公有土地法令》,规定二百年以内被地主、贵族侵占了的农村公有土地以及牧场和森林,一律归还农民,允许农民按村社实际人口平均进行分配。7月17日颁布了第三个土地法令,宣布彻底、全部、无偿地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烧毁一切封建地契和文据,私藏者判处五年苦役。9月29日,国民公会颁布了全面限价法令,在全国规定主要粮食、日用工业品和原料等三十九种商品的最高限价。法令以1790年各地物价的平均数为基础再加上30%为最高价格,违者轻则罚款二倍,重则处以死刑。
材料二 到了1794年春,雅各宾派开始日益分裂,以丹东为首的 宽容派 主张结束恐怖,成立 宽赦 委员会,要把司法和人道结合起来,珍惜人类的鲜血。以埃贝尔、肖美特为代表的埃贝尔派主张继续加强恐怖政策,更严格地执行最高限价法令,狠狠打击投机商,镇压一切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要求平均分配财富,建立世界共和国。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概括雅各宾派颁布的土地法令与限价法令的积极作用。(7分)
(2)材料二中 宽容派 和埃贝尔派的主张明显出现分歧。据所学知识,指出哪派观点更符合当时法国的实际?请说明理由。(8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 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 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材料二 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 地处沿海前沿 靠近前沿 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1937年7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等。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 ,从1937—1940年,共内迁工厂450家,机器材料近12万吨。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个新工业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 的特点和积极作用。(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孙家鼐,清咸丰状元,与翁同酥同为光绪帝师,是晚清著名教育家和京师大学堂的 首办人
材料一 孙家鼐清醒地意识到 泰西各国……凌抗中朝,荤荤群才,取之宫中而皆备,非仅恃船坚炮利为也 非有人才,不能自立
孙家鼐在奏报官书局章程中,将农务、制造、测算之学置于律例、公法、商务的同等地位。在他看来,无论 中学 西学 都不是一门 学科 ,它们是学问的门类,是学习和求知的方式。至于京师大学堂所要传授的 学问 ,孙家鼐则分立10科,并不作中西学之分,其中有6门学科涉及科学和技术。这6门学科的内容均包括基础科目与应用技术。
材料二 孙家鼐认为 开民智 通下情 为第一要义的主张最要紧。他指出:自古以来, 圣帝明王,未有不通达下情,而可臻上理者也 国家积弊,惟在敷衍颟顸,事无大小,多以苟且塞责了之 贫弱之患犹小,壅蔽之患最深 。1895年,康有为创立强学会,议论时政,译书译报,孙家鼐 尝为代备馆舍,以供栖止,且列名北京强学会 。他认为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杂引谶纬之书,影响附会 ,向光绪上奏, 以为康有为书中,凡有关孔子改制称王等字样,宜明降谕旨,亟令删除,实于人心风俗,大有关系 。对于维新派的民权说,孙家鼐认为: 若开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矣。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背景和重要贡献。(10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家鼐对维新变法的态度。(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