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3. 广东省湛江市2016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281

一、单选题

1.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分封制受到冲击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2.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3.

王守仁认为,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王守仁的话(  )

A.强调了 知行合一 的重要性B.反映了因果报应源于良知C.体现了 格物致知 的实践论D.体现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

4.

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图。据此,可以推知(  )

时间

人口亿

全国耕地万倾

人均耕地

雍正

1734

10942

82035

750

乾隆

1753

18368

67758

369

乾隆

1784

28633

70094

245

嘉庆

1812

33370

72708

218

A.土地兼并有所好转B.人地之争矛盾日益突出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失效

5.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 裕厚昌 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 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 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

A.近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C.机器生产冲击手工业者的生计D.地方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6.

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 大奸臣 。材料主要表明(  )

A.维新危害了广大人民利益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

7.

1935年《妇女共鸣》中强调说: 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 字,而拒绝用 字……”。同年的《读书生活》则反驳说: 五四以后, 斗也 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 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上述争辩集中表明(  )

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B.近代中国思想派系众多C.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D.近代中国重男轻女严重

8.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以 反对共产主义威胁 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 输出革命 。中国政府最能戳穿这一言论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组织志愿军进行 抗美援朝 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9.

公元前5世纪末,亚西比德煽动性演说误导公民大会批准远征西西里。而反对派利用公民的弱点,让公民大会通过亚西比德渎神等决议,结果导致远征军的覆灭。这反映了雅典存在(  )

A.坐庄式的轮番而治B.间接民主的随意性C.独裁统治的武断性D.国家决策的非理性

10.

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君主制,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德国确立了二元君主制,法国确立了 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 。这主要反映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发展具有(  )

A.渐进性B.连续性C.曲折性D.多元性

11.

下图是江帆的漫画《美国宣传家的兴趣——都是提高……!总算找到了一条减少的新闻!》。从中可以看出(  )

A.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B.美苏合作共同应对法西斯的威胁C.冷战时期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D.罗斯福向苏联寻找挽救危机之道

12.

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 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  )

A.《巴黎圣母院》B.《等待戈多》C.《大卫·科波菲尔》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 睦族敬宗 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中国慈善发展历史》

材料二 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1941年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 福利国家的橱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弗里奇报告成为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社会保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西方社会保障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的原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社会保障发展的趋势。(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就 是否应在学校设置科学课程 展开了争论,有人赞成削减古典学科(宗教,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设置科学课程;有人反对削减古典学科,设置科学课程。
请您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对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和充分。)(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中血汗工厂大量存在,工人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童工普遍,贫困、犯罪、疾病蔓延,城市管理低效无能。为了获得工程承包合同、逃避税收,大企业大肆行贿市政府。还获得了对政党核心集团的控制,这种集团控制了大多数城市。这些被称为 城市之羞 ,联邦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1890年代一些城市开始了市政改革运动。首先建立由人民直接提名政府候选人的制度,取代党魁控制的代表大会提名的旧制度,依靠都市选举人联盟驱除 党棍 ,选出进步市长,组成 诚实政府 。继之进行机构改革, 还政于民 ,使公众能有效参与政治,力图建立大公无私的政府。最后实施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艰多城市开始尝试接管公用事业,到1915年,全国所有城市的水厂当中,将近2/3收归公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城市之羞 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市政改革的意义。(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虽然达尔文强调种群内部的竞争,但十九世纪末,严复却鼓吹“(种)群与群争 ,而不是个体竞争,结果进化论在中国变成了 群学 。革命党人认为进化包括革命,是宣传 排满 革命的良药。梁启超则强调应该谨慎对待,只有 斟酌通变 才能 日趋于善 。进入民国,学者批评中国社会滥用竞争、无序竞争: 政治界也,不竞于营私,即竞于揽权;工商界也,不竞于垄断,即竞于倾轧 。西方文明是自私自利的竞争, 徒为罪恶之渊薮 ,以致演变成悲剧。蔡元培认为,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 本兼有竞存与互助两条公例 ,后人误解了他的学说,遂多倡竞争而忘了互助。杜亚泉提出,人类进化的目的是实现幸福与自由,以往的进化论 专重进化之形式,而蔑视进化之目的……致使人类堕落于禽兽之域 。他提出社会协力主义:一方面不废弃自己的国家,同时也不排斥他人的国家。

——根据洪九来《宽容与理性》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在宣传进化论方面的特征。(9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民国时期学者在宣传进化论方面呈现新特征的原因。(6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认为:以往竞争性的联盟体系是一群特定的国家与另一群国家的对立,是一种均势体系,具有排他性,这将导致国际秩序不稳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提出建立合作型的、集体的国际体系:国际联盟。所有国家都参与其中,对国际体系稳定更有保证。国家间的争端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倘若仲裁失败,无法阻止侵略,那么整个共同体将联合起来剥夺入侵者的侵略成果。但是这种构想从未变成保证世界和平安全的现实机制。二战后,杜鲁门政府筹建联合国的时候,威尔逊遇到的困境再次重演,比如联合国虽然承诺国家平等的原则,但这被其中的寡头政治式的权威冲淡了。作为联合国的基本原则,合作型安全的理念也一事无成。

——威廉·科勒《联合国:全球合作型安全的守护者》

(1)国际联盟没能实现威尔逊的设想,请用史实说明。(9分)
(2)为什么说联合国具有 寡头政治 式的特征?你是否认同联合国合作型安全理念一事无成的观点?为什么?(6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唐朝之前,官方对关羽的评价同三国时期基本一致:主要强调骁勇、忠义:勇在前,忠次之,义在后。对其性格缺陷,一般用 刚而自矜 评价。唐政府对关羽的评价还不高,不过唐朝以后很少再有关于其缺陷的评价。宋朝抑武扬文,关羽排名颇低。元朝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开始由皇帝祭祀,民间则认为关羽可以灭妖除怪。清代关羽排名仅次于孔子,称为 关帝 ,允许关帝庙使用黄色的房瓦,加封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等称号。对关羽的评价演变为忠在前,义在中,勇在后。百姓将其与观音菩萨并列,认为可以斩妖除魔、劝善惩恶、指点迷津、护国战神、救人济世、为民伸冤、治病,科举考生也要祭拜关羽。江湖绿林帮会认为关羽披肝沥胆、超越血缘,加以崇拜。

——荆学义《经典的传播:关羽形象传播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关羽的评价的特征。(9分)
(2)根据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候应注意什么原则?(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