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6.2015—2016学年度 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8 浏览数:121

一、单选题

1.

朱元璋综合历朝的统治经验,创立新制度。废中书省,朝政由六部尚书分任,废枢密院,军卫分五府都督分统,皇帝一人总揽大权,不容有第二人偷窃权柄。这表明(  )

A.封建制度生机勃勃B.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明朝权力分配合理D.朱元璋雄才大略

2.

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解释说: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这表明(  )

A.中朝形成于三国时期B.中朝和外朝相得益彰
C.中朝的形成削弱了相权D.外朝官员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

3.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中的 指的是(  )

A.军机处B.内阁C.唐中书省D.宋提点刑狱司

4.

各路义军发布檄文,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一壮举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八国联军侵华时D.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时

5.

《彭德怀自述》在谈到一次战役胜利意义时这样写到: 对于揭露日、蒋各项欺骗宣传是有利和有力的,对于积蓄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当时还不给敌伪以必须和可能的打击,根据地就会成为游击区;我们就不会有近百万正规军,二百万基于民兵,和广阔的解放区作为解放战争的战场,给进犯的蒋军以适时的打击。 这一战役是指(  )

A.太原会战B.枣宜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6.

后来,太平军士兵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这一歌谣反映了(  )

A.天京事变的影响B.石达开出走使士兵绝望C.《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让农民不满D.平均分田不能实现,士兵出走

7.

孙中山在任临时大总统期间,有一位老人专程去看他。一见面,老人就要下跪,孙中山急忙将他扶起,说: 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 老人问: 那总统离职后呢? 孙中山答道: 总统离职后,就和老百姓一样。 老人高兴地说: 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封建等级思想仍然存在D.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8.

蒋介石把这30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民党联俄容共到全面清党、中俄断交。蒋介石所说的第一阶段应是(  )

A.中共建立初期B.国民革命时期C.十年内战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9.

1950年6月28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 外长 叶公超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他特意在声明中表示: 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 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 。毛泽东看到叶公超这个声明后说, 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 。这表明毛泽东(  )

A.支持蒋介石当总统B.称赞蒋介石一个中国的立场C.同意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D.认为新中国的建设急需一个安定的环境

10.

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A.公民原则和义务原则B.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C.人民民主原则和多党制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公社原则

11.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说: 亚洲这两个迫切问题如果能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的和平,并进一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 亚洲的这两个迫切问题是(  )

A.中国和印度问题B.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C.印度和缅甸问题D.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12.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 这说明(  )

A.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对中美两国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B.美国继续实行 遏制和孤立 中国的政策
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D.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13.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是(  )

A.多边外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D.不结盟

14.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 人是城邦的动物。 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A.希腊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B.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C.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D.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15.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表现在: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据此可以推知(  )

A.众多的奴隶仍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殿堂之外B.雅典所有公民都开始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C.雅典民主的范围很宽广D.能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16.

《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超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

A.注重保护平民利益B.注重维护私有财产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D.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17.

共和制 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1701年《王位继承法》B.1781年《邦联条例》C.1787年宪法D.1871年宪法

18.

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第三共和国时期,以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法斗争成为各阶级、阶层的首选方式。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这主要说明(  )

A.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B.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C.和平方式取代暴力才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D.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有时要经过各种尝试

19.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这一句话应该出,自于(  )

A.《共产党宣言》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国工业革命

20.

当时的报纸报道: 1871年5月25日,当国民自卫军的战士放弃水堡街的街垒时,突然有一群妇女冲出来接替他们。她们稳稳地端着枪,口里高喊着: 公社万岁! 这报道的是(  )

A.普法战争B.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C.保卫公社的战斗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1.

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一切先进国家或至少要有多数先进国家内无产阶级共同发动。联系十月革命,对这一理论认识正确的是(  )

A.革命导师的理论也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完善B.革命导师的理论句句是真理
C.十月革命的成功得到了多数国家无产阶级的支持D.俄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革命取得了胜利

22.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 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这表明(  )

A.西欧经济实现一体化B.西欧实现政治一体化C.欧洲联盟成立D.美国开始调整对欧政策

23.

日本首相小泉在发言中说: 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 这说明日本(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B.成为世界经济强国C.追求政治大国D.已经摆脱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24.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正面临着(  )

A.机遇与挑战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成为发展中国家

25.

1991年,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解体B.俄罗斯加强与欧盟的关系C.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D.《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周公杀武庚,灭奄国,开始大封建。据说,周公姬诵建立七十一国,其中兄弟十五人,同姓四十人,周子孙不是发狂生病,都有封做诸侯的权利。
(秦朝)从李斯议,改封建诸侯为郡县。全国分36郡,郡各辖县若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调动,防止割据互斗。郡县制确比诸侯制优良,所以成为历代不变的定制。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的制度,(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秦朝这一制度。(4分)
材料二 从1860年到1894年,慈禧当政中,国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折。也就是1884年有个中法战争,中国是不败而败,打胜了却签约。这三十四年在中国历史上叫做同光中兴,就是同治争光绪年间的中兴大业。湖南的曾国藩,安徽的李鸿章都是中兴大臣。这三十四年,就是中国在传统的、纯粹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构起了一个具有工业基础,拥有现代军事,一个接近现代的国家。原来的中国是没有工业的,但是这些年当中,构建起了初步的工业基础,而且是重工业的基础。这是了不得的贡献。

——摘编自马勇著《甲午战争十二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光中兴的原因和表现,(4分)并结合国内外背景简要评价同光中兴。(4分)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的设想,表示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务都由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派人参加中央政府。1979年1月,邓小平在美国国会演讲时指出: 我们不再用 解放台湾 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摘自岳麓版高中课标教材《历史》必修一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领导人重视台湾问题?(2分)后来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2分)这一构想取得了什么成效?(2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 ,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 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邓小平提出必须加强法制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历史任务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个重要讲话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系。(4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法学是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科学,我们所适用的全部法律,或是对物的法律,或是关于诉讼的法律,都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的实现,首先需要考察人,因为如果不了解作为法律对象的人,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法律。

——古罗马《法学阶梯》第一卷第二篇

材料二 在17世纪的英国,议会战胜了国王,结束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君主制,代之以建立在宪法原则上、受到议会制约的新型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正如马克思后来指出的: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在此之后,凡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地方,君主制只有向君主立宪制转变,才能延续下来。而立宪政体的不断完善,则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材料三 为了制止进攻性力量的增长,将开始严密封锁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的军事装备。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他们转回。这种封锁在必要时将扩及其他类型的货物和载运工具。

——(美国总统)肯尼迪关于封锁古巴的演说(1962年10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法律的基本原则。(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新型制度的君主权力来源。(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新型制度与经济的关系。(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当时的世界格局,(4分)并指出这一事件的解决对世界的影响。(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