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5.2015—2016学年度 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32 浏览数:150

一、单选题

1.

舜是儒家理想的圣王之一,《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如果这一记载是准确的,那么以下对诸冯具体位置的有关历史考证,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①山东诸城

有诸冯这一地名,史学名家范文澜与郭沫若都一致认为舜出生在该地。

②河南濮阳

《墨子》记载舜渔雷泽,据东汉学者应劭考证雷泽在濮阳周边。

③山西

一可能为永济市,该市又称诸冯,该地也有雷泽;二可能在垣曲,该

地有诸冯山,其附近有诸冯村;三可能在洪洞县,其有诸冯村。

A.①最可信,因为有地名与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的双重证据B.②最可信,《墨子》为第一手史料,且东汉学者距舜的时代最近
C.③处有较多遗迹,说明其作为舜出生地的可能性大于①和②处D.考证各地诸冯之名的起源是论证舜出生地的重要环节

2.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的秦简记载: 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缿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一甲。 这一规定有利于(  )
①统一国家的巩固 ②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③各地的经济交流 ④官府掌握商业收入

A.②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

为实现 君明臣廉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置谏官 ②完善内阁制 ③以御史治吏 ④慎用刑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4.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说,梁启超曾有这样的议论: 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他是在强调(  )

A.不能仅以时人的诋毁或赞誉来评价历史人物B.不同时代对庸人和豪杰的标准在发生变化
C.不同时代对同一人物必有不同理解D.不能以非常人的标准去评价常人

5.

下列对下图所示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汉代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交流B.唐太宗经营边疆,揭开民族史新篇章
C.玄奘西行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D.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巩固了统一国家

6.

康熙帝曾说: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稳固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他的这一认识主要基于(  )

A.蒙古贵族已正式臣服,北方威胁解除B.统治者以德治民,国家根基方能稳固C.木兰围场加强了边防,长城作用降低D.长城仅具有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意义

7.

孔子说: 未知,焉得仁? 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两位先哲都(  )

A.强调人之善恶取决于其知识的总量B.将知识和美德作为挽救时弊的良方C.认为真正的道德是基于理性的认识D.主张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匡扶社会

8.

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青年在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当时雅典(  )

A.民主政治的范围较狭窄B.对外殖民扩张战争频繁C.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D.城邦体制漠视个体权利

9.

清末思想家严复在谈到牛顿力学时说: 自其例出,而后天学明、人事利者也。 这一评价直接揭示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
①引导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②促成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飞跃
③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④实现了对近代物理学框架的突破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

目前关系吾国前途之最大者,莫如铁路之建筑 苟全国之铁道皆在一二资本家之手,则制旅客、 货商、 铁道工人等之死矣 。 孙中山发表于1912年4月的这段言论,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实业救国

11.

1930年,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与其他红军合编为红一方面军,其共同所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2.

1919年11月7日,历来谨慎的英国《泰晤士报》出现醒目的标题文章:《科学中的革命》,两个副标题是 宇宙新理论 牛顿观念的破产 ,爱因斯坦迅速成为万人敬仰的科学英雄。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狭义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B.广义相对论第一次提出了思维时空和物质分布相联系的思想
C.光量子假说的提出,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光电效应D.英国天文学家通过天文观测证实爱因斯坦的光线弯曲预言

13.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发表于19世纪后期的该文献(  )

A.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第一个作品B.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发展C.系统总结了第一次工运斗争高潮D.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14.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 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作者赞赏华盛顿的原因应该不包括(  )

A.不设王侯之号 B.君民共治天下 C.公器付之公论 D.不循世及之规

15.

关于右侧连环画封面反映的战役,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一战役发生于法兰西帝国成立后B.这一战役彻底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C.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D.拿破仑凭借此役成为欧洲大陆霸主

16.

在查理一世戴着王冠的头被砍下来的那一瞬间,英国学者描述道: 当时围观人群的反应不是欢呼,而是低低地沉沉地叹息。 这些 叹息 折射出英国民众的复杂心态是(  )

A.反对国王专制与维护公民自由之间的矛盾B.国王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展带来的矛盾
C.废除王权专制与国王作为精神领袖之间的矛盾D.信仰国王与崇拜克伦威尔之间的矛盾冲突

17.

美国《时代周刊》上刊登的邓小平形象和所用的标题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变化历程。下列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

18.

在1922年3月的 十一大 上,列宁把对新经济政策的强调重点放到了从政治上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方面,认为新经济政策 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又一斗争形式 。其实质含义是(  )

A.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B.新经济政策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重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以阶级斗争作为经济抗争的手段

19.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身为总办兼工程师的他,所面临的困难不包括(  )

A.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B.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设备C.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D.外国人冷眼旁观,准备坐收渔利

20.

完整性是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之一。下列对文化遗产完整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是包含范围上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B.尽可能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的完整性
C.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周围环境作任何的不必要的 修复 D.对遗产相关的一切都必须保持一成不变以体现其历史感

21.

海龙囤文化遗产本是一座规模宏大、防御体系完备的山城。最新考古发掘表明,其被称为 新王宫 的地方实际上是一处土司衙署遗址,其中出土了大量朝廷赏赐的青花瓷器。遗址有 前殿后寝 的整体布局,又有土司建筑特点,在嘉靖、万历时期达到鼎盛,毁弃于万历年间。由此可见,这一文化遗产(  )

A.保存了古代中国成熟的军事防御体系B.见证了元明时期 改土归流 的历史变迁
C.是中央与土司始终保持良好关系的证据D.体现了古代中国一体多元的国家管理特点

22.

皖南古村落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得以遴选的标准为(  )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杰作
②为已消逝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见证
③作为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了某个重要阶段
④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3.

截止2005年6月,我国已拥有30项世界遗产,数量居世界第三;此外,还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2项。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是(  )

A.丽江古城B.昆曲C.九寨沟D.乐山大佛

24.

明朝有诗云: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该诗描写的是长城的(  )

A.山海关B.嘉峪关C.居庸关D.雁门关

25.

山西商人雷履泰在平遥城开设山西第一票号 日升昌 ,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该票号是中国最早的(  )

A.私人金融机构B.现代银行C.地方金融机构D.贸易转换机构

26.

下列人物对昆曲的形成、发展有重大贡献。有关这些的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顾坚改进北方戏文,形成后来的昆山腔B.明朝的梁辰鱼改革昆腔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C.梁辰鱼创作了《浣纱记》,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D.魏良辅革新后的声腔被时人称为 官腔

27.

古代中国建屋与造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观察下面两幅平面图,对两处建筑在整体布局上中所蕴含的直接信息,下列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前朝后寝格局孕育着国重于家的理念B.贯通南北的中轴线突出了皇权至上C.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设计原则D.不同园林建筑形制的和谐统一

28.

颐和园中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的建筑群有(  )
①万寿山前山景区 ②后山后湖 ③政治活动区 ④居住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9.

作为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贸易的中转站,戈雷岛曾被几易其手。下列对戈雷岛的争夺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国→葡萄牙→荷兰→英国B.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C.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D.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

30.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达了国人对侵华日军犯下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愤慨,及对死难同胞的集体哀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已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以期世人牢记这段血腥的历史。这一天是(  )

A.8月15日B.9月3日C.11月12日D.12月13

二、材料阅读

31.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在空中任意浮动,而是具有其特点的空间概念。文艺复兴本质上是一种城市文化,这种文化只有在城市环境中才有可能产生……佛罗伦萨历史中心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摘编自《佛罗伦萨之城市建筑史与文化保护分析》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佛罗伦萨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在《佛罗伦萨人民史》中着重指出如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共和国的兴起导致的政治自由对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发展的巨大意义,他还极力歌颂了佛罗伦萨人,正因为他们的聪明才智,佛罗伦萨才能创造新文化、新艺术。

—— 朱龙华 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材料三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纪录片《双城问道:上海与佛罗伦萨》首映式在2015年11月16日在沪举行,纪录片通过不同的视角,对两座城市各自不同层面、不同场所的人与物,采用访谈纪录和实景拍摄的方式,阐述如何 活态 地进行建筑文化遗产继承,如何留住鲜活温馨的传统居住文化。

——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理由及其依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修建为例,概述佛罗伦萨能成为文艺复兴发祥地的若干原因。(12分)
(3)谈谈你对材料三中 活态 地继承建筑类文化遗产的理解。(2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中央不负责任,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二 九一八 事变原由于关东军少壮派制造而产生。事变次日,若榇内阁即宣布 不扩大 政策。至9月24日又宣布关东军仅采取 自卫行动 ,且即将撤回南满铁道。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蒋介石日记》

材料三 关于蒋介石对日 不抵抗 的史实考证列表

时间

史实

1931 9 18

A:蒋介石当日日记云:下午,研究地图,看《中山全集》。筹划对粤、对匪策略。

B:张学良在他的自传体著作中说到:当晚约在十点卅分许,来人报告沈阳有长途电话,……有紧急事项,……我嘱切戒我军勿乱动,……”

1931 9 19

C:下午2时半,张学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惟东北既无抵抗之量,亦无开战之理由,已经由沈,严饬其绝对不抵抗,……”

D:晚上9—10点,蒋介石致张学良电,中云: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近情盼时刻电告。

1931 9 21

E:蒋介石回到南京,在紧急会议上提出:先行提出国际联盟……,以此时惟有诉诸公理也。一面则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于相当程度,乃出以自卫之行动。

1932 1 12

F:蒋介石在奉化武岭学校演讲中说:中国国防力薄弱,一旦给日本提供绝交宣战的口实,必至……虽欲不屈服而不可得

1932 1 28

G:日军进攻上海闸北,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

——摘编自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Ⅱ》

(1)运用所给各则史料,填写下列 蒋介石与对日 不抵抗 关系演变 表:(10分)

填写材料序号即可

材料一,材料三A.B.C三则史料

                  3

                 4

蒋介石默认对日不抵抗

材料三G

                  3

(2)依据材料回答:基于哪些考虑,蒋介石默认对日 不抵抗 ?(6分)
(3)充分利用本题所有信息,概述上述学者在分析历史人物时所用的方法。(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