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0.2015—2016学年度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39 浏览数:183

一、单选题

1.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 鼓吹 是王的祖宗神,王是 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 家天下 制度

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其中履行监察职责的是(  )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刺史

3.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汉代)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据材料判断,汉代实行(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4.

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这说明(  )

A.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

某条约第八款规定: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第九款规定: 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 这些条款应该出自(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6.

表1中政权名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1

时间

193111

19379

政权名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国共两党由对峙开始走向合作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7.

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文中从 喜剧 走向 悲剧 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天京变乱的严重内耗C.小生产者的先天缺陷D.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8.

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以60年为一个周期。在1851年 辛亥 年和下一个 辛亥 年中,各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对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采取暴力革命斗争的形式B.都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C.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朝统治者D.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9.

1923年,陈独秀说: 五四运动乃是在欧战后世界革命的怒潮中和中国城市工业开始发展中发生的,因此,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这新方向便是社会中最有革命要求的□□□□参加革命,开始表现他的社会势力。 文中的空格应该是(  )

A.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地主阶级

10.

图1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它最早流行于(  )

A.1924 ~1927年B.1927—1937年C.1937 ~1945年D.1945—1949年

11.

号外是定期出版的报刊在发行间隔期间,为及时报道重大事件而出版的一种增刊。图2的号外所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2.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 四人帮 ,胡耀邦随即建议中央: 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与第二条建议相一致的是(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C.完成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D.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3.

1986年9月,邓小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采访时说: 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 材料体现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是(  )

A.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D.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14.

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一主张能够于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写入《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并被亚非国家广泛接受,主要得益于中国提出(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方针B.另起炉灶 的方针C.一边倒 的方针D.求同存异 的方针

15.

图3,70年代共和国建交高潮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主要是(  )

A.社会主义国家B.非洲新独立国家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D.中国周边国家

16.

2015年12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向台出售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对此,中方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决定采取必要措施,中方认为美方严重违背了(  )

A.独立自主原则B.公平竞争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分权与制衡原则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愈益民主化 开始于(  )

A.希波战争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里克利改革

18.

古罗马法中关于 排放雨水之诉 的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

A.强调遵循自然规律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意在调解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D.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19.

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英国人赋予这次政变以 光荣革命 之名,予以高度肯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以不流血的方式达到革命的目的B.建立起对王权的法律约束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使国王居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20.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权力的制约与制衡C.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D.选举和议会立法

21.

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说:“(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B.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D.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22.

有一种理论被誉为 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其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D.《四月提纲》的发表

23.

某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 1776” 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独立宣言》发表B.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C.自由女神像落成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24.

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在俄国成功了。其客观原因是(  )

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C.列宁同志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D.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25.

图4到图5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央集权加强B.中央官制简化C.君主专制强化D.行政效率提高

26.

民国学者蒋廷黻曾指出: 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 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C.英国蓄谋已久发动战争D.战争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

27.

太平天国提倡 剪辫蓄发 ,认为当时人的发饰 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 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 ,提倡 剪辫易服 。二者的 剪辫 行为(  )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B.弘扬了传统文化C.体现了民主自由思想D.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28.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 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 不流血式 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 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矛盾与分歧
C.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D.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29.

《工农兵三字经》中写道: 人共党,组红军。打土豪,除劣绅。废军阀,莫容情。 该材料所描述的革命实践是(  )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B.发动南昌起义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0.

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 是对某一区域的地理描述,1958年10月我国在这里设立省一级地方政府进行管辖,这一地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

下列图片所包含的信息能体现 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合作 的是(  )

32.

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会议向全体公民开放,其职责是向公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五百人会议进行修订。这表明(  )

A.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尚不明确B.五百人会议按部落抽签产生C.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公民大会实为国家权力机关

33.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普鲁士王国的政治优势B.促进德意志帝国的统一C.保留和坚持君主专制政体D.减少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矛盾

34.

亚当·斯密在1859年发表的《道德情操论》中主张: 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 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尝试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共同纲领》的通过

二、材料阅读

35.

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到(位次)从必尊……以世(世系)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

——《荀子·君子》

材料二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适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 平民政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是哪一种选官制度?据材料一,分析荀子反对它的原因。(5分)
(2)归纳材料二中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不得摘抄原文)。(6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4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特点。(2分)

36.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
……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 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 天下 ,是 家族 ,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大公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危害。(8分)
(2)材料二发表于哪一历史时期?你如何理解中国 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 ,这种觉醒取得了什么成果?(7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实现救亡图存的两种途径。(4分)

37.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就伯利克里时代来说,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约四万人,其中有二万三干人从军常驻国外,还有一些人派驻盟国境内任监察官。留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公民,老弱病残者不少,加乏乡下农民和城镇手工业者难以与会(公民大会)。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

《自由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侵犯

1628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41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1679

《人身保护法》

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

1689

《权利法案》

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701

《王位继承法》

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

材料三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就是一套 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麦迪逊语),这种机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雅典在公民权的法律规定方面有何缺陷?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享有和行使公民权两方面加以说明。(6分)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 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的内容。说明这种机制对美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38.

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理想,先进的中国人做了许多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这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

——《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 《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四章

经济政策

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第五章

文化教育政策

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少,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三 1954年以后我国宪法的修改历程

方式

结果

全面修改

将原来宪法重新改写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部分修改

对宪法部分条文进行修改

1988年宪法

1993年宪法

1999年宪法

2004年宪法

请回答:
(1)为了实现材料一中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 的国民志愿,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做了什么努力?有何意义?(5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几部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年全面修改宪法的原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自近代以来,我国宪政建设的历程有什么特点?(2分)

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目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罗斯福

材料二 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吴景平《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一再延长《租借法隶》,来满足蒋介石的物资需要。自日本投降日至1946年10月31日.美国给国民党的租借物资已达七亿八千多万美元。

——王伟《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1945—1949)》

注:《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
材料三 (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说: 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 海盗 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1960年11月4日)

材料四 图6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漫画。
请回答:
(1)抗战期间和抗战结束后美国《租借法案》均对华适用,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及对中国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的对华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使材料四漫画人物 去北京 的因素。概述 去北京 取得的成果。(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中关系的总体特征。(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