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159

一、单选题

1.

孔子曰: 君子喻于义 君子义以为上 ;孟子曰: 义,人之正路也 ;荀子曰: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由此可知, 旨在确立(  )

A.礼仪规范B.价值准绳C.处世之道D.施政之术

2.

西汉时期,晁错向文帝提出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人粟县官(即国家),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的建议。照此办理,富商大贾要想得到爵位或赎罪,就必须向农民购买粮食。这一建议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持全国粮价稳定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促进农业生产发展D.争取富商大贾支持

3.

《颜氏家训》中曰: 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寄居异乡),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材料反映的是(  )

A.士族不学无术腐朽无能的现象B.庶族逐渐崛起而替代士族地位C.士族可凭借门第世代把持政权D.士族阶层由兴起到消亡的过程

4.

明代《续通考·市籴考》记载: 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 由此可知,明代(  )

A.奉行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B.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C.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D.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

5.

《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写到:原本人文荟萃、富庶繁荣,一向吸引西部、北方各省移民前往的华东、华中地区在连年征战中饱受摧残。曾国藩一面计划将被驱逐的地主发还原籍,重新课征土地税,一面也避免佃农遭到剥削。此外,他还重新安顿成千上万遭受兵焚之灾而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曾国藩意在(  )

A.医治战争创伤B.恢复王朝统治C.重整农耕秩序D.实行仁政治理

6.

1905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 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但又能戒除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 ;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 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 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  )

A.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B.蕴涵了社会主义的要素C.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D.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7.

某一历史文件中写到: 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据此判断这一文件(  )

A.促进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兴起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表明国共谋求实现第三次合作D.在形式上奠定了和平建国的基础

8.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 一年之内,中美外交从不可调和的冲突状态进入了总统使节去北京为总统访华筹备的阶段,其间双方避开了20年来的敌对宣传,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 。这里 最重大的战略目标 具体是指(  )

A.维护亚太地区平衡B.遏制日本和西欧崛起C.共同应对苏联威胁D.联合推进多极化趋势

9.

罗马人认为,生活于罗马法之下是罗马公民的一个重要特权,所以帝国对属民的公民权授予是很缓慢的,直到公元212年 卡拉卡拉诏令 公布时才告完成。诏令的公布意味着(  )

A.罗马公民受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B.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C.罗马法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D.罗马法最终形成了系统化和法典化的完整体系

10.

从1848至1875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始终领先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到1870年时,德国的煤产量达到3400万吨,生铁产量139万吨,钢产量17万吨,分别比1850年增长了4.l倍、5.6倍和28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有的重工业基础较好B.德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C.德国工业资本较为雄厚D.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11.

1945年11月4月,艾奇逊在讲话中含沙射影攻击苏联时,被人民嘘下了台。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 铁幕演说 后,美国纽约市区百老汇大街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标语,群众还举行了抗议示威。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  )

A.敌视苏联没有得到各界支持B.称霸全球的战略部署未完成C.允许民众表达和平民主诉求D.对苏联的外交政策摇摆不定

12.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增长了51.l%,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3倍。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C.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D.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这叫传统被继承了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 国议 (或公议),权力很大, 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雍正七年(1729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以亲王、大臣充任。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雍正十年三月,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军机处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 无专官 。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摘编自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也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 首相 ,意指他的地位在各大臣中在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尔波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子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

——摘编自吴与堇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英两国在政治形态方面各发生了哪些变化(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13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

年份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1998

2083

390

33621

6290

17750

3321

1999

3245

562

35571

6157

18954

3281

2000

5520

794

40554

5832

23465

3374

2001

8761

1118

42408

5410

27221

3473

2002

12951

1430

45179

4987

32459

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变化趋势,说明形成的原因。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目眸(15分)
材料 唐朝前期沿用隋朝的府兵制。中央的左、右卫等12卫各领40到60个折冲府(即军府或兵府)。每一府统领卫士千人左右。折冲府设在州县,但分布极不平衡。关中一带因是京城长安所在地,拥有40%左右的折冲府,形成 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 的军事布局。卫士挑选壮丁充当。他们平时在家乡进行农业生产,农闲时受军事训练,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轮番到京城宿卫,谓之番上。卫士不服徭役,不纳租调,但是要番上、出征,并自备兵甲衣粮。遇有战争,临时委派将领率兵出征。战事结束,将归于朝,兵归于农。
开元初年,唐朝在沿边先后设立了安西、北庭、范阳等九个节度使和岭南经略使,各自总管一个地区的军事。天宝元年,边镇兵达到49万人。而中央禁卫军只有八九万人,且缺乏训练。开元十一年,唐政府废弃了府兵番上宿卫的制度,招募强壮男丁12万人,免其征镇赋役,号长从宿卫。此后,卫士不再简朴,冲央禁卫军和边镇兵全由招募而来的雇佣兵组成,府兵制完全破坏。

——摘编自兹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朝由府兵制到募兵制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募兵制的影响。(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大清律例》于顺治初年开始制定,乾隆初年基本完成,系中国历代刑律中最繁苛的一部, 新政 期间的法制改革即是从修改删减这部律例开始的。经过数年的删改,1910年以《大清现行刑律》颁行,作为新刑律颁布前的过渡性刑律。同年底,颁布《大清新刑律》,预定1913年开始实行。新刑律是中国第一部近代刑律,它以 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而又 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 为基本宗旨。
自古以来,中国的法典基本上是刑法典,但又包含有民法、诉讼法及行政法等法律内容,形成了 民刑不分、诸法合体 、民商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无别的法律结构。为此,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等部门法与单行法规。在古代中国,政刑之权 丛于一人之身 ,上自皇帝,下至州县长官莫不如是,负责修订法律的刑部左侍郎沈家本认为 东西各国宪政之萌芽,具本于司法之独立。 且可为 异日宪政之始基 。因此,制定了《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和《法院编制法》。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 新政 期间法制改革呈现出的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 新政 期间法制改革的作用。(6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约有350万德意志人居住在西北边境的苏台德区。早在1933年10月,希特勒就唆使康拉德·汉来因,成立了苏台德德意志党,专门从事分裂活动,阴谋把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占领奥地利后,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在英法的压力下,捷政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他的要求,可是汉来因仍以政府拒绝苏台德区完全自治为借口中断了谈判。
1938年5月18日,捷情报机构报告说德军正在边境集结。19日,莱比锡的一家报纸登出了德军调动的消息。20日,捷政府宣布局部动员,征召后备役人员和某些技术人员入伍。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成了所谓的 五月危机
21日,法国外长宣称,如果德军越过德捷边界,法国将履行《法捷同盟友好条约》的义务。同日,英国声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英国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自己不会介入。苏联政府也多次声明,要同法国一起采取措施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23日,希特勒指示外交部通知捷驻柏林公使,说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德军在边境集结的传闻是毫无根据的。

——摘编自吴于度 齐世剃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五月危机 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五月危机 得以化解的主要原因及启示。(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20世纪 80年代,玛格丽特·撒切尔在英国政坛崛起。她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政府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总资产达200亿英镑,包括英国航空公司、英国电讯公司、英国钢铁公司等。撒切尔政府严格控制货币,将通货膨托率降到 5%以下。并大量削减各种补贴,包括住房、医疗、失业、教育等等,这些削减对社会下层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政府还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对罢工进行限制,使罢工的决定很难做出,罢工需经过工会会员的投票及一系列法律程序的批准才可进行。
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欧美国家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在此后举行的两次大选中保守党都获胜,撒切尔也成为20世纪在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并且是1827年以来惟一在连续三次大选中获胜的首相。

——摘编自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政坛崛起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采取的措施及产生的积极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