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2016届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147

一、单选题

1.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根源于(  )

A.诸侯争霸的推动B.铁犁牛耕的使用C.分封制走向崩溃D.法家思想的推广

2.

史学家徐中约曾说: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制度 最有可能是(  )

A.世官制B.察举制C.皇帝制D.科举制

3.

朱熹说,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不知不自觉,自然醒悟 。陆九渊则说: 读书……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

A.明 的方法B.读书的方法C.明 的目的D.读书的目的

4.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 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5.

清人戴鸿慈在日记中说: 观(伦敦)博物院。……陈设者率以国分室。中国室内,则有内廷玉玺两方存焉。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若扣其所从来,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 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  )

A.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刺激了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C.打开了近代西学思潮的闸门D.标志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

6.

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  )

A.为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B.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C.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D.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7.

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其中,科技教育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这次出访潮(  )

A.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B.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

亚里士多德说: 城邦兴,则政论起,城邦灭,则政论息 。这反映出(  )

A.自然地理条件决定民主的兴衰B.雅典民主政治与城邦相始终C.商品经济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D.雅典民主政治有明显的缺陷

9.

17世纪自然神论创始人赫尔伯特说: 神造了世界却不照管护理这个世界,任其发展 。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 始因 造物主 ,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该观点(  )

A.谴责传统宗教的非理性主义B.强调恪守宗教的原创经典理论C.成为天赋人权观的理论依据D.不利于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

10.

有史学家认为:英国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 对十八世纪纺织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这主要是因为《专利法》(  )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前提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推动了纺织生产的根本变革D.激发了社会创造的活力

11.

1921年列宁指出: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 。该政策之所以会 同下层脱节 ,客观上是因为俄国当时(  )

A.地主富农反抗强烈B.计划体制脱离了国情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

12.

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B.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北宋开国初,太祖赵匡胤即颁布《盗窃律》等系列律令,同时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的专制政治下,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基于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思考,自1938年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据《建党85周年特稿: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等资料整理

材料三 现代西方国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治透明度等系列举措,从而使清正廉洁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例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反腐法案(见下表)。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

官员个人及亲属必须申报财产,并规定了离职后的从业行为

《文官制度改革法》

公开、平等选拔官员及政府雇员,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

《监察长法》

监察长办公室独立监督,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

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摘编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初反腐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些方式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 这一现象的理解,并分析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廉政建设 历史的和现实的 必要性。(12分)
(3)从材料三可见,美国的反腐败措施具有哪些独特之处?由此概括西方 清正廉洁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 的共同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百年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实际上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结果。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请以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 为视角,结合史实,对 世界需要 多元 还是 单极 国际货币体系? 这一论题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论题中所给的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南宋孝宗赵眘(1162年-1194在位)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主。他强调 水利不修,失所以为旱备 ,并对为此失职官员给予降官以示惩罚, 是以年谷屡登,……民无菜色 。诏令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收田赋,禁止预催赋税,违者劾奏, 以致 民力少宽 。下诏将会子加盖 隆兴尚书户部官印会子之印 ,以表明是由朝廷户部发行的纸币, 楮(会子)未至于滞(指民众不信任而难于流通)也,而已虑其滞,……不复增印,民间艰得,自然贵重而楮币通矣。 采取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学术政策,统治期间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人学者,所谓 “……诸儒彬彬辈出 。宋孝宗在位期间,宋朝进入到一个相对兴盛时期,史称 孝宗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 孝宗中兴 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孝宗措施的影响。(7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自联邦宪法生效之日起,州丧失了作为主权政府的地位,仅能行使其保留权,既未让与联邦政府又未被禁止行使的各种权力。由于州的权力是与州俱生而来的,所以各州的保留权不像联邦的权力那样,被州宪法详细列述,界限十分明确,甚至使州的保留权与联邦的授予权的界限也模糊不清。……地方政府,由州政府设置或撤销,其权力由州政府授予。城市的宪章由州议会颁布。未经州议会的同意,地方政府不能采取任何新措施。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州立法机关控制市的权力开始放宽。到20世纪,一些州开始实行与地方政府分权。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美国地方行政管理特色的原因。(9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这里 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成为 一具优雅的尸体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它完全以太阳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沈括说 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 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 十二节气历 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