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0.2016届 辽宁省抚顺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120

一、单选题

1.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 职能性官职 ;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 品位性职类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A.秦汉 以吏治天下 ,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 士族化 ,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2.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出现于(  )

A.秦朝B.西汉C.唐朝D.魏晋时期

3.

表2为唐代天宝、北宋初年全国户数统计表

唐天宝年间

北宋初年

秦岭、淮河以北

545%

401%

秦岭、淮河以南

455%

591%

表中呈现的变化(  )

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D.说明北宋初年北方战争频繁

4.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 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 不变的中国 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 内在生命与动力 ’。这表明作者认为(  )

A.理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理学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
C.理学推动了四大发明及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D.理学使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5.

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适应一定的民族特殊性才能实现。据此阐述正确是(  )

A.三大改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B.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C.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是一个探索过程

7.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根据图一、图二,下列提取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我国工业化布局重心集中在沿海、沿江,内地相对薄弱B.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C.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显著,铁路公路发展尤其迅速D.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重点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

8.

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上述材料可以佐证(  )
①中山装出现、旗袍改良 ②废止缠足成为社会风气
③干部服、列宁装一度流行 ④喇叭裤、踩脚裤在女性中盛行起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9.

西塞罗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下列与这一原理相符的是(  )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D.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

10.

英国 光荣革命 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将孟德斯鸠 以权力制约权力 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 光荣革命 胜利标志着 全新政体 建立B.英国 全新政体 是伏尔泰启蒙思想的实践产物
C.美国 首创性 是孟德斯鸠政治学说的全面运用D.美国 体制设计 与英国 全新政体 原则一致

11.

刘继峰《斯大林模式的几点思考》: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普遍有效的 后发先进 的现代化模式,它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改革斯大林模式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应该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层面下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

A.是适应苏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产物B.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C.是普遍有效的现代化模式D.符合社会主义制度

12.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3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7个。虽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几乎美国所有的主要盟友都已经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和韩国。这表明(  )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一超多强政治格局形成

二、材料阅读

13.

心态史,是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运动中因年鉴史学的首倡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而兴起,并逐渐成长为当今西方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阅读下列材料:(26分)
材料一 饶州安仁书生连少连,被一富商箫氏看中,箫家请媒人求婚,连少连不甚乐意,媒人于是劝道: 秀才终岁辛苦,所获几何?今箫女奁具万计,及早成婚,即日化穷薄为富商。

——《宋代笔记小说》(第五册)

材料二 而倘若一个人有靠自己的职业活动赚大钱的机会而不肯加以利用,那么他就造了孽,就是对上帝缺乏虔诚心,就是不道德。……在这种世俗、趋利、乐观、积极的新型社会心态下……成为自身命运与万物的主宰……

——《心态史视野下的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

材料三 这场思潮是从比较中西之民性,反思 民族 ”自身存在的劣根性开始的。1895年2月,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一文 ,首开中西 性比较之先。

——《论中国近代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 (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平凡的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6分)
(2)结合所学分析,哪些事件有利材料二中新型社会心态的形成。这种心态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8分)
(3)材料三中的 这场思潮 是指什么?这场思潮对中国近代 性起着什么作用?(4分)
(4)材料四中孙少安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除中国农民 孙少安式的重压 ?(8分)

14.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请结合图三(一幅苏联漫画),图四(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提取两项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04年,清政府正式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设立了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学校系统。纵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三段七级。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段,每段包括数量不等的级次。如初等教育段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三级……中等教育段只包括中学堂一级;高等教育段包括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和通儒院三级……横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三个板块。……前述三段七级主要针对普通学校而言。至于师范学校,也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实业教育初等教育段包括实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中等教育段包括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高等教育段包括实业教员讲习所和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除三大板块以外,还为在职官员培训设立了仕学馆和为新进士学习现代知识设立了进士馆。

——摘编自陈向阳《现代中国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

(1)根据材料,概括癸卯学制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颁布 癸卯学制 的背景。(9分)

16.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中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

——王栻《严复集》第1册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黄宗羲与严复同各自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严复思想主张的异同。(7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分析日军兵力分布,已认定日军开战后必首先以华北为进攻重点,而我方应 以战术补武器之不足,以战略弥武力之缺点 ,在上海 先发制敌 ,以牵制和分散日军在华北之攻势,又保证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京、上海等地之安全,且 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
淞沪会战爆发后,蒋介石号召将士 固守阵地,坚忍不退 。但在日军的重武器绝对优势之下,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而且,上海是河网地带,又无山势倚仗,对中国军队作战极为不利,但机械化的日军却自陈 无碍用兵作战 ,多重因素之下,终致上海、南京先后沦落。不过,《泰晤士报》等外国媒体亦盛赞 十周之英勇抵抗 为历史上最光荣之一页

——改编自余子道《蒋介石与淞沪会战》等

(1)根据材料,分析蒋介石筹划淞沪会战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指出淞沪会战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淞沪会战对中国抗战有何积极影响?(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在宋教仁案以后)孙中山将袁世凯定性为 独夫民贼 ,并谴责袁世凯 改毁约法,解除国会,停罢自治,裁并司法,生杀由己,于夺唯私;侦谍密布于交衢,盗匪纵横于邑都;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军府艰难缔造之共和,以是坏灭无余,而贼恶盈矣!

——《近世人物传记——袁世凯》

材料二 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的第一功臣,自然是袁世凯。袁世凯最初也曾主张在中国实现君主宪制,而革命派反对,革命派的方法显然是二千年 农民革命 的继续,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变革不仅仅是打倒一个皇帝的问题,而是要彻底改变皇权体制,在中国实现 宪制体制 。袁世凯时期,实际上不仅北京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共和和民主时期,也是中国共和和民主时期的开创初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按照和平过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共和制,而且民族工业此时也进入第一个真正的春天。

——于永年《重读袁世凯》

(1)材料一、二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