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6.2016届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高三模拟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153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 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A.韩非子提出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的思想B.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西周的宗法制D.李贽提出 各从所好,各聘所长 的观点

2.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3.

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C.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4.

中国传统医学把 天人合一 叫做 天人相应 人与天地相参 。这里所谓的 是指(  )

A.最高神的人格化概念B.社会发展的规律C.具有生命意义和价值伦理的世界D.自然的气候、地理等因素

5.

下面是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情况表。这说明(  )

年份

进出口总额千关两

出口额千关两

1890

94865

48655

1936

1057308

452979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B.对外贸易有效抵制了西方的经济入侵C.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

6.

康有为将孔子形象从万世师表的 圣人 转化为开宗立派的 教主 ,倡导变革的 先师 ,但并没有得到清政府及时人赞同。这说明(  )

A.清政府加紧了舆论控制B.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C.康有为思想较为激进D.康有为未关照传统心理

7.

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持久抗战胜利的因素等四个方面论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认识。对上述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认识较为准确的是(  )

A.报纸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报纸凸显了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的精神
C.国共双方都强调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决心D.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以牵制日军成为主战场

8.

1798年,英国人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主张通过饥饿、限制结婚及战争等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1957年,鉴于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人口状况,马寅初在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 节制生育、提高质量 为中心的 新人口论 。下列有关马寅初 新人口论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马尔萨斯的 人口论 有着明显区别B.针对建国初期人口的快速增长而提出
C.体现计划经济特点,适应建设客观需要D.第一时间被采纳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9.

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 不言而喻的真理 ——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C.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10.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第十一条规定: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11.

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 新经济体制 ,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

A.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B.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C.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D.反映出苏联积极吸取西方国家经验

12.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材料表明(  )

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新格局形成C.多极化趋势出现D.区域集团化发展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道家的崇尚自然,儒家的仁义思想,宗教不杀生观念在古人的环保思想上都有一席之地,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中国古代早期的 环保部 ,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职责范围包括了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古代环保立法可以追溯到夏禹执政时期,《田律》可以看成最早的环保法,除了规定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包括不得堵塞河道,即所谓 雍堤水 ;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所谓 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 至于保护水源方面的规定,也很多,如唐宋法律上都有规定 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 等,这些立法体现了小农经济时代生态意识中不违农时而增加农业收入的现实功利主义。

——来自互联网

材料二 英国是典型的 先污染,后治理 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
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法规方面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英国当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原因。(7分)
(3)在治理环境方面英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8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序号

历史材料

1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2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3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4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5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必须写出 材料序号 主题 ;论述不得照抄材料)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公元前422年,刚过 而立 之年的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主持变法。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主张,对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
李悝变法方案,首先以法律形式公开宣布废除自商周以来一千多年的奴隶制世卿世禄制度,一大批新兴地主阶级的 进入国家统治机构,上升为统治阶级。该措施为建立封建官僚制奠定了基础。李悝变法还制定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统一法律——《法经》。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法典,是集先秦法制的大成者,它不仅为李悝变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成为后世法典之蓝本。李悝变法还以法律形式宣布废除井田制,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开战国时期确认土地私有制之先河,确立了小农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尚志迈《李悝变法的意义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变法的影响。(6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希望并且相信袁世凯能成为具有现代化导向的 新式独裁者 ,因此积极挺袁。但是,历史证明袁其实也是 旧式独裁 ,梁启超在《袁世凯之解剖》一文中对袁盖棺定论: 袁氏诚不失为一大人物,然只能谓之中世纪史暗黑时代东方式之怪魔的人物,而决非在十九二十世纪中有价值的人物
中国社会并没有为 新式独裁 提供理想的条件。所以胡适在《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中呼吁人民警惕 今日提倡独裁的危险 ,并坚定地说道: 我可以断断地预言:中国今日若真走上独裁的政治,所得的决不会是新式的独裁,而一定是那残民以逞的旧式专制

——雷颐《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大论战反思》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梁启超对袁世凯的论断。(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胡适的观点。(9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从1948年下半年起,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美国重新调整了它的远东战略,以日本代替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府,迅速地改变了它的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复兴经济,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

——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影响。(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海瑞,广东琼山人,1549年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 海青天 之誉。

——摘编自《海瑞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海瑞治理地方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时代的 海青天 现象。(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