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1. 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7 浏览数:130

一、单选题

1.

《国语·鲁语上》曰: 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这主要表明 先王制诸侯 (  )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B.具有制度性保障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D.提高了行政效率

2.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  )

A.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

钱穆指出, 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  )

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

4.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

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民族危机日益深重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

5.

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散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 由此可见,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  )

A.列强控制中国水运局面被打破B.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C.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D.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

6.

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刨垂,竞毫无可贵?何必先自轻致,一闻新说,遂将敷千年所尊倌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嚼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 这种观点(  )

A.体现了狭隘的民族情绪B.充分肯定了新文化运动C.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

1957年,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 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 的主张。该主张(  )

A.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符合当时经济建设客观需要C.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D.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彻执行

8.

现代法学概念中的 国际私法 主要负责调整涉外法律关系中的民事和商事,有的国家称其为冲突法。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罗马的(  )

A.习惯法B.自然法C.公民法D.万民法

9.

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  )

A.世俗王权的演变B.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教会势力的演变D.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

10.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反映了(  )

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D.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

11.

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但它的主要盟友几乎都是其成员。这表明(  )

A.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多极化政治格局形成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

——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材料二 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战前美国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19%,而战时则增加到83%。……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学家并肩合作,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恩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锢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耿自己的力量。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三 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着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摘编自叶荭《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及影响。(14分)
(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发展趋势的看法。(7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变化情况统计表

版本

封面

内页印刷

防伪程度

备注

1949

手工填写

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中俄文对照

1953

棕色漆布硬皮

繁体、竖摊、手工填写

很低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 1956 8 13 为因公、因私两类护照

1971

栋色人造革软皮

同上

有一定防伪措施

中法英文对照,印章有革命委员会字样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75

同上

简体、姓名及地名用汉语拼音

同上

同上。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

1980

同上

同上

同上

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地有效

1992

红色PVC涂塑软皮

资料页内容为机器打印

采用较多的防伪技术措施

1997

玫瑰红色、由植物纤维、乳胶及硝化纤维合成

相片等个人资料全部机器打印、反转膜加印

采用大量防伪技术措施

制作防伪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前沿

2005

相片等个人资料全部机器印刷、反转膜加印

同上

前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年均签400万本,80%因私护照

——根据陈永利《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签发历史沿革》等资料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我国护照主要版本变化中所折射出的历史信息。(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严密)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宋代沿袭唐的监察体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之一,与谏院构成中央行政监察机构,合称为台谏系统……宋以前,御史台和谏院的职责范围有严格的区别,到了宋代,谏官的谏诤对象扩大至包括皇帝、宰相、文武百官等,二者事权退浙呈现出相互渗透的倾向,御史兼有言谏之任,允许谏官弹劫百官,使得宋代苴察权独立而强大……宋代君王主张不罪言者,优叙轻责,使谏官能够保持正义,防范权巨,规正过失,促进了宋代皇帝纳谏、士大夫敢谏的良好政治风气的形成。
在选用标准方面,司马光对选择台谏官提出三条标准: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宋代通过三个层级来对台谏官实施监考,第一层级为君主亲自通过诏令、月课等方式的监控,第二层级为中枢行政部门等中央行政机构的监督,如尚书省可以弹奏御史的失职,主持考绩台谏官,第三层级则主要通过台谏官之间的互劾互监实现对台谏系统的全面控制,形成完善的双向互察机制,实现奖惩分明。

——王洁《宋代台谏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监察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监察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1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英国)议会职能历经多年发展,……两院制确立后,下院享有优先请愿权。……1340年议会法案规定: 非经议会中高级教士、伯爵、男爵和平民的普遍同意,国王不得征收任何赋税。 从而比较明确地确定了议会决定征税的职权,并首次将平民和贵族相提并论。……议会产生前期,国王和政府习惯上只把郡、市下院代表视为民众请恳者,而非立法者。国家制度新法之权几乎全被国王和资议会以及议会上院所把持。1332年,议会通过一项重要法令:凡关系国王财产和人民财产的重大议案,均需在议会中讨论制定,凡属重大立法事宜,均需得到国王和议会中教士、贵族和平民的赞同。……议会弹劾大臣的最早记录见于1308年,起因是爱德华二世即位伊始就滥用外国宠臣,淫乱宫廷。他们通过议会并以人民的名义对国王宠臣实行弹劾。

——阎照祥《中国晚期和都铎王朝英四议会制的演进》

材料二光荣革命 的重要性还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了英国人 自古就有的权利 ,……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是政治体制上一次真正的 革命

——钱乘旦、陈晓律著《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议会所拥有的相同权力。(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社会的变化。(9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条约名称

《布列斯特和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签订时间

及国家

19183月苏俄同德奥集团成员国

1939 8 23 苏联和德国

主要内容

双方立即停战,结束战争状态,俄国军队全部复员。俄国承认乌克兰和芬兰为独立国家,放弃对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管辖权。

缔约双方互不以武力进行侵略和攻击,也不勾引他国以对付缔约国另一方;缔约国一方如与他国交战,另一方决不支持该第三国;缔约国双方不参加任何直接或间接反对缔约国另一方的国家集团;条约有效期10年。

在俄国全部军队复员及全面和约签订之后,德军才全部擞出其占领的有关地区。和约批准后双方立即恢复外交关系。

《附加秘密议定书》规定: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划归苏联的势力范围,立陶宛划归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大体上以纳雷夫河、堆斯杜拉河一线为界;德方承认,属于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备注

苏俄还与德国签订了不平等的贸易协定,予德国赔款60亿马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有在同时签订一项特别议定书,并以之为该条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方属有效。

——摘编自周启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布列斯特和约>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苏俄方面分析《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所产生的影响。(9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郭嵩焘作为一个思想家,在其长期的政治生涯中,通过实践和反复思考,避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认为:(英国)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意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西洋各国以通商为治国之本,广开口岸,设立领事,保护商民,与国政相为经纬,官商之意常亲,中国通商之利一无经营;战与和二者,因时度势,存乎当国者之运量而已,未有不问国势之强弱,不察事理之是非,惟瞋目疾呼,责武士一战,以图快愚人之心。
郭嵩焘逝世后,他的密友李鸿章根据王先谦、周开铭等人的一个联名公呈,向朝廷写了一个奏疏,请旨为郭立传并赐谥。疏中说: 光绪二年,(郭高焘)充出使英法大臣,遣使之初,人皆视为畏途,朝命特以竞选。在西洋三年,考究利病,知无不言。英国于南洋开辟新嘉坡一岛,闵、广人流寓贸易工作者,不啻十万,悉受制于英官。该侍郎据约力争于英外部,乃设中国领事官,英埠设华官自此始。自是华人得官保护,遇事不王见陵。其品望最为西人敬服,去任后犹称颂弗囊 。光绪十七年(1891年),奉诏旨: 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者不准行。

——摘编自王兴国《郭嵩焘评传》

(1)根据材料,概括郭嵩焘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贡献。(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拒绝给郭嵩焘立传和赐谥的原因。(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