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3.2016届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统练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9 浏览数:126

一、单选题

1.

 (2016·北京顺义一模·13)下表是我国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自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②经济生活中存在雇佣关系
③土地兼并问题比较严重 ④工场手工业占据重要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感恩节作为美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二者共同反映出(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世界B.农耕经济决定社会生活C.各地的节日起源于民族文化D.节日文化排斥祖先崇拜

3.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西汉发明造纸术

西汉以后竹木简就不再使用

B

火药于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加速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进程

C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

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D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4.

图7是近代著名漫画家张漾兮发表在1945年10月24日《自由漫画画报》的漫画《小距离》,该漫画主要反映出(  ) 

A.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B.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的合作D.北平和谈的即将破裂

5.

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与土耳其凯末尔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A.创办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B.废除政教合一体制C.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近代工业D.开始进行文字改革

6.

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 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 与黄的评价相吻合的 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7.

《世界美术史》一书介绍某画派时写到: 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不少法则被他们推倒,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 这一画派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二、材料阅读

8.

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36分)
材料一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 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中国人的饮食开发出不少美味佳肴,可是其中最为丰富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质与素食的蛋白质。
《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到:雅典人 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 …… 雅典的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城邦1/4的消费量,更多的粮食需要用橄榄油、葡萄酒的土特产品与外部交换。
材料二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 享乐 糜烂 ,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 ……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三 历史上传入中国的瓜果蔬菜有很多,名字上留有明显外来痕迹大致如下。 

由来

名称举偶

今名

胡系列

系列大多为两汉至唐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

胡瓜、胡桃、胡豆、胡蒜等

黄瓜、核桃、蚕豆、大蒜

番系列

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

番茄、番薯、番椒等

西红柿、红薯、海椒

洋系列

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洋葱、洋芋、洋白菜等

洋葱、土豆、圆白菜

(1)阅读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饮食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特点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 这一结论的理解。(12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 胡系列、番系列、洋系列 传入中国的主要时代背景。(6分)以 吸纳与兼容 为主题对上表进行解读。(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9.

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一种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 长征精神 。(8分)

(1)观察图片,结合所学指出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的艰难险阻。(6分)并分析 长征精神 的内涵。(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