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7.2016届 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2 浏览数:154

一、单选题

1.

秦统一后, 废封建,立郡县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历代皇帝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朝。这一现象说明(  )

A.分王子弟是封建专制的体现B.宗法体系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周代制度在后代得以延续

2.

《汉书》中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这反映了(  )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④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梁启超说: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 三代之治可复 。吾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材料论述的是(  )

A.君主立宪的理论基础B.夏商周的政治制度C.对民权共和理论的宣传D.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4.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天主教、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B.马丁·路德强调信仰的重要性C.教会腐败是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D.马丁·路德完全否定了天主教教义

5.

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 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 这里的 是指(  )

A.总统B.议会C.法院D.内阁

6.

下图所反映的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这一历史现象,包括(  )

①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②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印第安人、黑人遭受劫难  ④新的生产方式得以传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④

7.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 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这表明(  )

A.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C.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相同D.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

8.

美国二战后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外清偿力不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该政策正是要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 材料所反映的美国战后所行欧洲经济恢复计划,主要目的在于(  )

A.扭转贸易逆差带来的不利B.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C.增强西欧出口能力D.为美国商品开辟欧洲市场

9.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 他律 指的是(  )

A.仁者爱人B.君主法治C.礼乐规范D.三省吾身

二、材料阅读

10.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公元前594年,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实行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早期政治发展概况。梭伦改革如何动摇贵族统治的基础?(4分)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德国裔历史学家卡尔·魏特夫在其出版的《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认为,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东方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治水等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密不可分。大规模的政府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导致了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权。
(2)材料二作者认为东方专制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简要评析其观点。(4分)
材料三 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材料三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20世纪前后,中国近代史上两例政治事件加以说明。(4分)
材料四 这些年,世界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关注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民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2009《人民日报:鲜明的特色独创的优势》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极大成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 特殊的民主方式 基本框架是什么? (4分)
(5)综上所述,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4分)

11.

(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依据材料一,概括 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的特点(不能照抄材料)。(4分)
材料二 1954年9月,全国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它正式确定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明确提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 利用、限制和改造 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 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2)材料二中,1954年宪法在经济方面有何政策?导致私营企业 集体消亡 的事件是什么?试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历史原因。(8分)
材料三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国企进退的浪潮经历了几个轮回,尽管每个轮回都有各自的原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它们共同的本质是政府的政策工具。

——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国有化的浪潮的原因有哪些?(2分) 反映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何变化?(2分)
(4)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第一号
第一款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
第五号
第一款 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
第三款 ……因此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

——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的条约内容节选

(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条约?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指出该条约的实质及背景。(6分)
材料二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内容节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上中日争端如何解决?对中国有何影响。(4分)
(3)综上,说明这一时期美日在亚太势力实现平衡的过程。这一平衡最终又如何被打破?(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