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2.2016届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毕业班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137

一、单选题

1.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 魏诏守令劝课农事 而发议论说: 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 劝农 ,实质上等于伤农。 有人把这称之为 王夫之定律 。据此分析 王夫之定律 (  )

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

2.

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

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3.

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为法国的民族主义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前者的指是一个民族的 自决权 ,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宣传、介绍和接受的是德国的民族主义。究其原因是(  )

A.中国经济发展更接近于德国经济B.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C.梁启超企图效法德国君主立宪制D.法国大革命过于激进与改良不符

4.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遵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说明(  )

A.孙中山对民主执着追求B.袁世凯得到人民的认可C.中国社会发展出现倒退D.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5.

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  )

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B.摆脱 倾错误的束缚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B.公民意识淡漠C.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D.缺乏民本思想

7.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 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材料主要说明伏尔泰(  )

A.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8.

1649 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 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 。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辩护道: 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 据此分析,国王认为(  )

A.共和国是非法的新权威B.英国国王乃人民选出C.革命者企图贬其为庶民D.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

9.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 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

10.

2015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日元、欧元及英镑之后第五个加入全球货币篮子的货币。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下列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其资金可用于国际间金融领域的合作B.为成员国经济复兴建设提供长期贷款C.美国在SDR货币篮子中的地位被动摇D.人民币此后开始成为最重要世界货币

11.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 财富从一件教徒可以随时抛弃的斗篷变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 这一观点(  )

A.是工业革命的产物B.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C.揭露社会财富悬殊D.使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12.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维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抱负。当他踏上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的正直、嫉恶如仇的个性,也不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甚至还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无法自拔。最后,社会遗弃了维特,而他在郁闷中产生了厌世的心理。在威廉这位好友的劝告下,维特在绝望中自杀了。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自由主义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当时最好的科学意见,是反对这个新体系(指哥白尼体系)的。罗马和日内瓦都认为是异端的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意大利人)等革命知识分子或许赞成哥白尼的见解,但比较谨慎的哲学家都敬而远之。布鲁诺也相信宇宙是无限的,而星星则散布于无尽的空间里。布鲁诺是热忱的泛神论者,公开地攻击一切正统的信仰。他受到教会法庭的审判,不是为了他的科学,而是由于他的哲学,由于他热衷于宗教改革;他于1600年被教庭烧死。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二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LIGO的 两条腿 都有4000米长,最近的一次升级就花去了几十亿美元)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 拼图 被填补了。
虽然引力波在现时段已经被发现了,但是引力波到底能多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活,目前还是无法确定的。……LIGO天文台的执行官莱兹说: 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实现了50年前就设定好了的伟大目标:直接探测难以捕捉的事物,更好地理解宇宙,以及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之际完美地续写爱因斯坦的传奇。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鲁诺、爱因斯坦两人在科技方面的贡献有何不同,并分析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引力波从预言到探测及发现的过程。(10分)

14.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车票,大变迁。小小的车票,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火车票变化的主要历程

194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的第一代火车票是事先印制好的硬板式火车票。

1997

铁道部确定了计算机车票的统一式样,在售票时采用非击打式打印技术的热转出票机现场打印

2007

硬板式火车票完全被全国联网的电子车票取代,车票下方的一维码防伪标记变成了二维码防伪标记

2011

火车票实行实名制,票面上加了二维码、购票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2013

12306手机客户端正式开放下载,购买火车票至此进入拇指时代

2015

网上购票预售期由20天延长至60天;新的购票、改签、退票政策出台,在列车开车前半小时内,旅客可以通过网络操作办理业务

请提取两项有关新中国火车票变迁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说明逻辑严谨。)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 郡县制 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8分)
(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7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严复(1854—1921),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早在英国学习海军期间,他就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他说: 赋税贡助者,国民之公职也,取之于民者,还为其民。 后来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1895年他发表介绍西学的政论文章《原强》,他提出,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 尊民 。他对当时上海径正女学的创办大为赞赏,认为这是中国妇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开始,也是中国妇女自强的开始。他从救亡图存的目的出发,认为妇女自强 为国至深之根本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9分)

17.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海明威一代年轻人当时极为崇拜的英雄老罗斯福号召青年: 目前,每个优秀的美国青年都要在不利或不完善的条件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如果他到了打仗的年龄,就应该让他去参加战斗的行列。……身强力壮、心灵健康的青年应当有自己的自由去战斗的行列担任合适工作。 但海明威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被视为美国文学 迷惘的一代 代表作之一。其梗概如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 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情。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 ……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 和平万岁 ……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 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 整个世界都失去意义,他陷入无边的迷惘中。

——詹志和《海明威》(1998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欧美年轻人对战争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谈谈海明威的小说对你有何启示?(5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章士钊于 1922 — 1926 年间先后有两年四个月的时间担任农大校长,时间不长,但其影响很大。 五四运动 中,章士钊是一个 新旧调和论 者,因此遭到新文化运动中革命派的批评。1921年,他决意脱离政界,遂去欧洲游历一番。1922年9月回国,章的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用他的话说: 我以前研究中国的政治,失点在什么地方 ? 多久没有答案。近几年来,往欧美考察,得着了一个答案,就是:中国忘记了他的本身是以农立国的,当注重农业 觉悟这层,所以要提倡以农村立国。所以我愿意来办本校的,也就是因为可以促成我的主张 今之主持农大,盖以其校适为农 ,他自称是个 农迷 。章士钊的农业立国论一出笼,即遭到当时陈仲甫(陈独秀)的反对,陈曰农村立国论是 祸国殃民,亡国灭种的议论 ,是拒绝现代化,复古倒退 和野人接近一步 的谬论。陈仲甫全盘否定 农村立国 的历史背景,自然与章士钊在新文化运动中所持 新旧调和 的立场有关,章鼓吹礼教复兴,坚持文言文学,反对新文化运动。但,章氏农村立国论,并非没有市场,他的主张深受农大师生的赞赏。

——转自中国农业大学校史档案——章士钊的农村立国论与农大办学宗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独秀否定章士钊农业立国论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章士钊农业立国论的认识。(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