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3.2016届 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9 浏览数:127

一、单选题

1.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履至尊而制六合 ,此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

A.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B.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D.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

2.

《四库全书总目》中说: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材料反映(  )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 的观念彻底改变

3.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受到英国女王的高规格接待。英女王曾对英国人民说: 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女王说的 其他一些事情 是指(  )
①作为国家元首接见外宾 ②任命首相 ③组织内阁 ④维系英联邦成员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 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  )

A.遵义会议B.国民大革命C.重庆和谈D.社会主义改造

5.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 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6.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二、材料阅读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自汉代以来,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经济圈。……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老的东亚经济圈走向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约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摘编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亚经济圈形成和解体的原因。(8分)
材料二 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年份

区域

1860

1880

1900

联合王国英国

199

229

185

法国

79

78

68

德意志日耳曼各邦

49

85

132

美国

72

147

236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三 如今,全球银行业遭遇到空前困境不是个别现象,应该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最大的影响还是互联网新经济新金融大发展对传统银行带来的挑战。目前除了中国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外,Apple pay与谷歌、三星支付已经在全球开始普及。传统银行如果继续跟不上新经济新科技新金融步伐,很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摘编自《国际银行业遭遇空前困境的警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代背景。(4分)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2分)

8.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希腊的古风到古典时代不仅在时间上大体相当,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上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发财致富和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王大庆《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1)从人的社会地位变迁的角度,分别说明 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 。(6分)
(2)从思想史的角度,分别说明 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6分)
材料二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 师夷 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 西学 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3)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请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材料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各项允诺 是如何 立即付诸实现 的?英法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政策的实质及导致的最终结果。(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