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2.2016届 陕西省安康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6 浏览数:355

一、单选题

1.

汉代太学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从数十人增加到汉成帝时的3千人,东汉太学生最多时达3万人。太学教育的发展(  )

A.宣扬了黄老 无为 学说B.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C.提高了官员执政能力D.缓和了西汉以来的阶级矛盾

2.

有历史学家曾对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作了如下评价: 他的激进主义使温和主义者、传统主义者和担心失去财产者——当然不仅是富人,对它敬而远之;领导人无法信守他们自己制定的教义标准;领导内部很快分裂,而且愈演愈烈。 其评价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3.

下面是近代部分时期上海和广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这反映出(  )

年份

广州

上海

年份

广州

上海

1844

3340

480

1851

2320

1600

1845

3840

1110

1852

1640

1600

1846

2520

1020

1853

1050

1720

1847

2530

1100

1854

930

1280

1848

1510

750

1855

650

2330

1849

1930

1090

1856

1730

3190

1850

1670

1190

A.近代中国农副产品出口贸易量剧增B.鸦片战争使上海区位优势得到巩固C.鸦片战争推动中国外贸格局的变化D.近代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4.

1905年2月,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安徽公学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等人,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于芜湖关帝庙,借烧香宣读誓约并订立章程,以反清为宗旨,其用意是 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 。这说明岳王会(  )

A.盲目效仿古人不符时代潮流B.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C.具有狭隘的民族革命思想D.凸显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5.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其治校理念之一是 大学不仅要致力于介绍西方文明,还要创造新的中国文化;不但要保存国粹,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之重估 。可见蔡元培(  )

A.注重学习借鉴B.重视自然科学C.强调学术自由D.提倡学贯中西

6.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 这一描述反映出(  )

A.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性B.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加速推进C.工业化建设带动了农业发展D.毛泽东有改革农村关系的意愿

7.

苏格拉底认为, 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

A.知识即美德B.拯救人类心灵C.认识你自己D.追求生命价值

8.

罗马皇帝曾引用《伊利亚特》史诗里的一段话并作了小小的演绎, 罗马人,你们的职责是治理百姓,维护和平,饶恕被征服者,抑制狂傲者。这些是你们的特有才华 。材料中 才华 的内涵是(  )

A.公民权可以授予外邦人B.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C.武力征服后采取怀柔政策D.扩大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9.

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殖民者将大量金银运往亚洲, 在中国及印度大部分市场上,纯金和纯银的比价通常是10:1,至多也不过12:1。而欧洲的比价是14:1,甚至是15:1”。这种差异(  )

A.加速了亚洲商品流向欧洲B.导致欧洲传统手工业消失C.使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加快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10.

当前,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会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会员国。这一现象说明(  )

A.北美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自由贸易区C.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包容性D.美国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组织者

二、材料阅读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魁奈以御医身份进入凡尔赛宫后,经常引用中国典籍论证自己的思想,促使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于1756年模仿中国古代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 籍田大礼 。重农主义者指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他们认为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自然秩序的实质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重农主义者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进行人为干预。重农主义加速了法国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并最终使法国成为一个小生产者掌握的共和国。

——摘编自谢新刚《重农主义与18~19世纪法国农业市场化》

材料二 雍正二年,世宗上谕: 朕自临御以来,无刻不谨念民意,重农务本,各地督抚,有丝毫妨于农业者,必为除去,扔于每乡中,择一二老农之勤劳作苦者,优其奖赏,以示鼓励。 乾隆皇帝时也下旨,以农桑为致治之本,明令严禁私宰耕牛,一经拿获,从重治罪。

——摘编自李勤《清前期重农抑商政策及其法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重农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重农思想的差异。(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与社会发展的认识。(4分)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提炼一个或多个主题,并予以分析。(12分)

1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据宗法制下的宗庙 亲尽迭毁 之礼,祖宗与主祭者的血亲关系超出了五代,则不必祭祀。而西汉前期,凡即位帝王或由帝王指定而立的宗庙皆享受天子之礼,宗庙祭祀体系及仪式繁琐而铺张。西汉后期,元帝的重臣多为名儒,他们对继承秦制的汉政展开猛烈批判,纷纷 言礼制,追古昔 。御史大夫贡禹向元帝奏言: 古者天子七庙,今孝惠、孝景庙皆亲尽,宜毁。 元帝接受了宗庙迭毁的礼制,但同时表示 尊祖敬宗 是为了彰显血缘亲情,有意为其生父刘进(未当过皇帝)立庙,这与儒家欲减少皇家祭祀的血缘色彩、树立不顾 私亲 的君统原则、变 私祭 公祭 的目的相悖,从而引发了争议。元帝经过一年多的考虑,最终确定以祖宗功德作为入选宗庙的首要条件,还采取君统原则,一方面承认与生父 亲未尽 ,另一方面已不再将对生父的祭祀看作合法的。通过宗庙礼制改革,元帝政权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得到加强与传播,皇权乃 公权 的儒家理念也得到了彰显。

——摘编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1)根据材料,概括汉元帝实行宗庙礼制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元帝宗庙礼制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改革的影响。(9分)

1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等社会政治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欧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楷模,主张创立 民有、民享、民治 三权分立的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民国,设立了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得西方民主制度第一次在中国得以部分实现,中国民主政治真正开始起步。

——黄立文《从民主化角度透视看辛亥革命》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提倡 民主 科学 。这里的民主是以法国为榜样,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大声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而自由亡。

——王辉《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反专制、兴民主上的不同。(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二者在反专制、兴民主上出现不同的原因。(7分)

1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法国败降后,依照希特勒的意图,下一个征服目标应是苏联了。但他在回头向东进攻之前,必须保持西线的平静。当时英伦三岛在其首相丘吉尔的顽强领导下,并没有放弃抵抗的念头。而希特勒在1939年秋决定向西欧发动攻势时,却并未想到入侵英国的问题,他天真地相信法国一旦被击败后,英国就会接受和谈。于是他从1940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频频向英国人摇晃橄榄枝,还通过瑞典和梵蒂冈教廷向伦敦做出和平试探。但他听到的回答始终是一个坚决的 字。于是,对英作战计划开始形成,这个计划被定名为 海狮作战 计划。1940年7月,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希望实施 海狮 登陆作战计划,然时机不够成熟,在实战不利后,德军又实施 鹰日 计划,对英伦三岛实施全面轰炸,但始终没有令不列颠屈服。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鹰击不列颠》

(1)根据材料,归纳德军实施 鹰日 计划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实施 鹰日 计划的结局和影响。(9分)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隋文帝登基时,正值荒年,再加上南北朝末期那些小朝廷的统治者穷奢极欲,横征暴敛,以致民怨沸腾,人心不稳,国库空空。……要求各级官员和全国人民从吃食到着装都务必节俭。令下之后,他以身作则,并给自己规定:一、今后吃饭不大摆宴席;二、不带酒带肉;三、穿普通布服。此后,有一年多的时间,隋文帝没有吃肉喝酒。

——《隋文帝节俭治国》

材料二 隋朝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 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贞观之治真相》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节俭治国的原因。(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隋文帝。(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