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9.2016届 浙江省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389

一、单选题

1.

古代西方的思想家提出“Logos”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则提出 物物各有理,总只是一个理。 下列思想流派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是(  )
①智者学派 ②斯多亚学派 ③程朱理学 ④陆王心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现代学者对老子生活的时代有不同主张,胡适等学者认为老子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早于孔子;钱穆等学者认为老子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晚于孔子。下列关于此问题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此问题只能通过发掘老子的墓葬才能解决B.史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胡适的观点正确C.研究《老子》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推测时代D.应该由国内外学者通过民主表决加以确定

3.

下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 再拜上书太后陛下 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

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

4.

史载: 合户部、度支、盐铁为三司,各设使、副,分案办事。又设三司使、副以总之号为计相。 这一制度变革(  )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始行于元朝初年C.增加了财政收入D.导致了宦官专权

5.

研究者发现:武昌起义虽由革命党人发动,而各省咨议局的立宪党人,无不加入革命动作。……没有一省的立宪党人与革命党作敌对行动的。下列对此解读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武装革命的主张已经深入人心B.清朝政府反动卖国遭到唾弃C.同盟会促进了革命力量的联合D.立宪党人伺机夺取革命果实

6.

1918年,有人在文章中批评林纾等翻译家 把外国异教的著作,都变作班马文章,孔孟道德 抱定老本领旧思想 。这一主张体现的时代思潮是(  )

A.翻译外国作品要忠实于原著B.通过新文学推动新思想的传播C.用西方的宗教取代孔孟之道D.使传统文化与西方学说相结合

7.

1956年浙江省永嘉县确定了 三包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 的责任制, 队向社包工包产,户向队负责专管田上分摊的包产量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这种做法反映了经济建设中出现了 的错误B.这种 包产到户 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
C.责任制在改革开放后才实行,此事件应是虚构的D.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后各地探索经济发展的道路

8.

下图是某人收藏的一份识字证书,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说明(  )

A.向工农 开门 的教育方针B.教育革命 在全国展开C.科教兴国 战略的提出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9.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拥有强大的权力,这些全国性的权力列举在宪法中,称为 列举权力 授予权力 。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 这些规定体现的政治原则包括(  )
①三权分立   ②中央集权   ③权力制衡   ④主权在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学者指出:20世纪20年代巴黎公约的发起人使用的 宣布战争为非法 的术语意味着存在一种普世的未成文的法律,违反这一法律而进行的战争被宣布是一种犯罪。这里的发起人主要是指(  )

A.法国和德国B.法国和美国C.苏联和德国D.英国和法国

11.

下图所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次军事行动。下列对这两次军事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盟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B.落实了德黑兰会议的战略部署C.均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协同作战D.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2.

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真实地展现了英国社会的黑暗,揭露了慈善机构虐待儿童的罪恶,抨击了当时的 新济贫法 。下列作家中,与狄更斯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  )

A.维克多·雨果B.普希金C.列夫·托尔斯泰D.泰戈尔

二、材料阅读

13.

几百年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而金融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白银流入中国的情况  

美洲生产的白银

日本生产的白银

总数

流入中国的白银

数量

30000

8000

38000

7000—10000

——据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一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郑观应提出了 漏卮(白银外流)在洋货 的观点,指出 一则曰鸦片每年乡耗银三千三百万两,一则曰棉纱、棉布两种每年约共耗银五千三百万两。……此外又有杂货约共耗银三千五百万 。主张学习日本 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 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欲挽权利,以塞漏卮。

——施正康《困惑与诱惑一一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投资理念与实践》

材料三 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美国就中国 入世 问题达成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开放问题上,中美协议具体规定:银行、保险、电信领域的美国公司可以得到新的市场准入;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两年后,可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进入中国五年后,可从事零售银行业务;在获准经营的地域内,外国银行同中国银行一样享有开展业务的权利,即享受国民待遇;五年内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设立分支机构。

——庄芮《世贸组织规则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

(1)指出材料一中世界白银流向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影响当时白银流向的主要因素。(8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晚清 漏卮 现象的根本原因,概括并简要评价郑观应的 商战 主张。(10分)
(3)阅读材料三,归纳中国银行业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8分)

14.

关键时间段和关键时间点常常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在1500—1800年间,全世界所有处于温带地区的主要文明,包括欧洲、中东和中国,都经历了类似的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并在17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两次达到顶峰。17世纪中期的社会混乱尤其恐怖,其后果就是使得统治者们更为关注如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二 让我们想一下那些在本书所阐述的60年时间里发明出来,或者是在这个时期获得其现代意义的词汇。比如 工业 工业家 工厂 中产阶级 工人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即没有宅们赋予其名称的那些事物和观念),如何去估量发生在1789—1848年之间的这种革命的深远意义?如何去构想人类历史上自从发明了农业和冶金术,发明了文字和城邦以来,那遥远的时代的最伟大变革?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三 关于世界现代史始于何时,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1917年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第二种认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有的学者提出: 1914年才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分界线,才是近代历史与现代历史的分水岭。1914年远比1900年重要。

——据李世安《世界现代史》等整理

(1)以中国和英国为例,列举17世纪中期 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 的史实,并指出两国为 保证社会稳定 所作的制度选择。(11分)
(2)根据材料二中列举的词汇,概括1789—1848年之间欧洲历史发展的时代特点。(8分)
(3)材料三中关于现代史开端的三种观点所依据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7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