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6.2016届 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9 浏览数:213

一、单选题

1.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 这表明(  )

A.君主权力被削弱B.用人机制较完善C.宦官专权已出现D.行政规则受干扰

2.

刘石吉在《近代城镇手艺工人抗议形态的演变》一文中指出:晚明农民运动掀起的前夕,大规模的城市民变已在全国各处展开。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江宁、常熟、景德镇,也见之于武汉、临清、福州、广州各地。……这些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材料可用来研究(  )

A.晚明农民运动B.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C.晚明经济结构的变动D.晚明商业市镇的崛起

3.

对中国古代书法,有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晋人尚韵 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 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C.宋人尚意 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矛盾心理的反映D.元明尚态 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

4.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 新思潮 的意义》中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故胡适倡导 整理国故 运动。这表明胡适(  )

A.对传统思想文化完全否定B.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5.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 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这次 战略失误 后,国民党(  )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6.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换代办,双方建立 半外交关系 。这种 半外交关系 (  )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7.

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 制度释放 的具体表现有(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 世界时间 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 世界时间 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

A.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 世界时间 中的重要标志B.英国从文艺复兴开始跻身到了 世界时间 当中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 世界时间 之中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 世界时间

9.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 启蒙 就是(  )

A.社会契约B.思想的自由C.主权在民D.人身的自由

10.

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 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 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11.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 金砖四国 这一概念,特指新兴市场投资代表。2008年一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 展望五国 (VISTA)是由越南(Viet 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 Africa)、土耳其(Turkey)、阿根廷(Argentina)的英文首字母组成谐音英文单词Vista,意为展望、眺望的意思,被日本《经济学人》认为是将继 金砖四国 之后,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兴国家。原 灵猫六国 (CIVETS),正是由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等6国国名首字母组成,其共同特点是 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经济多元、有活力 ,被看作是未来新兴的市场及投资焦点所在。材料可以说明(  )

A.苏联解体的原因B.新兴国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C.金融危机的原因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12.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 媳妇煮粥 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最有可能指的是(  )

A.大国沙文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布雷顿森林体系D.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材料阅读

13.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
1947年6月5日 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
6月底7月初 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7月9日 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
8月 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9月 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
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目标之一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某西方学者观点

(1)欧美国家围绕 马歇尔计划 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中的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1947—1948年,围绕 马歇尔计划 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进行归纳概括。(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辨析材料三中这位学者的观点。(5分)(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四、单选题

15.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 启蒙 就是(  )

A.社会契约B.思想的自由C.主权在民D.人身的自由

五、材料阅读

1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
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 壬子学制 ,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7分)

1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分别成立于上世纪20至40年代,他们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在政治上不赞成激进的阶级斗争,但他们主张民主、自由,希望政府更加开明、更加民主,希望能够和缓地改革进步。

——于刚《中国各民主党派》

材料二 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承认蒋介石政府宣布民盟为 非法团体 之无理而又狂妄的举动,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总结了民盟斗争的历史经验,清算了中间路线。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根据材料,指出民盟政治主张的变化。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盟政治主张变化的原因及影响。(9分)

1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 委以统治 形式予以瓜分。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摘编自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7分)

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冀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

材料二 19世纪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