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6.2016届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贵港、梧州市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8 浏览数:132

一、单选题

1.

传统观点认为,铁器的使用是在西周末期。战国时的《禹贡》和战国初至西汉初年成书的《山海经》都记载,禹时已经开始使用铁器。《山海经》指出: 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 这说明(  )

A.古代书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没有价值B.《禹贡》《山海经》的记载有待考证C.夏商时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D.战国时期仍然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

2.

秦朝建立了完备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 吏不廉,背公向私 阿附豪强,进行贿赂 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D.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

3.

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 建国之本,必在于农 家足人足,则国自安 。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B.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C.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D.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4.

《明史·陈循传》载:“(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肖鎡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拟了旨)”上述材料表明(  )

A.内阁已成为影响皇帝的决策机构B.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C.皇帝与内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5.

表1显示了1865~19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部分),该表反映了(  )
表1

年代

进口万两

出口万两

平衡万两

1865

5571

5410

-161

1875

9780

9890

+ll0

1895

17169

14329

-2840

1905

44710

22788

-21922

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B.列强不断增加工业品倾销并减少原料输入
C.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造成货币大量外流D.民族工业 短暂春天 深刻影响中外贸易

6.

史学家左舜生认为 辛亥革命是合政治与种族的两个因素而形成的,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什么显著的成绩。 该观点(  )

A.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B.承认政治民主化取得突破C.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D.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7.

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 讲习团 ,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

8.

历史爱好者杨宁在一次藏友的交流会上得到一张上面盖有 洛阳市制粉合作作坊 公章的股票凭证(图5)该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  )

A.见证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B.导致了中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反映了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D.说明了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9.

全盛时期的希腊政治舞台充满着竞争精神,公民大会和陪审团里都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政治决策可以说都是多数与会者主观意向的产物。与这一形势互为因果的是(  )

A.陶片放逐法 被通过B.民主政治体制建立C.城邦弘扬集体精神D.智者运动的发展

10.

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9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这反映了英国(  )

A.历史上并没有民主的形式和传统B.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C.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D.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斗争非常激烈

11.

1935年美国财务部授权华盛顿银行在全世界发行债券,全球发行总计225亿美元,永久有效。该债券的发行反映出当时美国(  )

A.银行信用已经迅速恢复B.在世界市场上独占鳌头C.财政赤字正在继续扩大D.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12.

屠格涅夫在评论法国文学时指出: 没有一个作家像俄国的果戈理和英国的萨克雷那样,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实情况……只有少数作品的作者试图在其中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 材料中 少数作品 包括(  )

A.《西风颂》B.《人间喜剧》C.《战争与和平》D.《毕加索自画像》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

材料二 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成果。(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综合材料一、二,谈谈英国工业化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2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

3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

1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社会经济

2.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

 1.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深化改革、推进开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商鞅主张对轻罪用重刑。认为这样可以迫使民众连轻罪也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商鞅为了保护私有的耕牛和马,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为了统一度量衡,规定 步过六尺者有罚 。……新法规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努力搞好生产,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这场变法历时二十三年,分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体系严密,其最终的结果是把秦国变成了一个纪律严明、高效好斗的战争机器。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4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商鞅变法所采取措施的影响。(6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1939年2月,在国民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上,周览等50名参政员提出《请确立民主法治制度以奠定建国基础案》……该案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政府行为应法律化;(二)政府设施应制度化;(三)政府体制应民主化。……该案表示:它并不谋求改变目前政府由国民党指导和组织这一现实, 然由党所组织,且受党所指导之政府,仍应向国民负责。国民如依法对政府表示不满,政府仍不能设法满人意时,党应分别轻重,加以改正或改组。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9卷《抗日战争》

材料二 参政会连同蒋介石政府在一起,按照于斌主教在开幕词中所说,是一辆破车;反动分子们坐在这辆破车中,是这样暴躁,这样慌张,这样昏迷失次,他们并不能按照预定计划把戏演好。

——1947年 新华社社论《破车不能再开》

(1)据材料一,概括参政员提案的内容和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提案的提出背景。(11分)
(2)据材料二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社论关于参政会的结论。(4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迅速提升,美国的对外战略比以往更带有明显的扩张性、进攻性和侵略性。……在亚洲地区,美国的利益核心是东亚地带……1949年12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NSC48/2号文件,它标志着美国在亚洲遏制战略的形成。为了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势力扩张、预防 多米诺骨牌 效应的出现,美国政府一方面要对日本、台湾、菲律宾等地区的控制,确保亚洲大陆沿海岛屿防卫链的完整,一方面要通过对亚洲非共产党国家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干预援助,加强这些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自立。而且,通过提高日本、菲律宾的国际政治影响,在东南亚建立新的经济市场等一系列措施,断绝这些地区与共产党中国的政治经济往来。在二战结束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的远东策略已具体调整为:一个经济稳定和亲美的日本;一个稳定和对美忠诚的菲律宾;一个由英、法、荷、控制(或影响)并与美合作的东南亚保险式的近海岛链战略防线。

——中国社会科学网《战后初期美国亚洲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台 亚洲遏制战略 的背景及其目的。(9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亚洲遏制战略调整后的具体实施情况。(6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公初筮仕入馆职,即身任天下,讲求治道,博极群书,要诸体用。诗赋书法,素所善也,既谓雕虫不足学,悉屏不为,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天人指趣。

——张溥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写序言

材料二 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又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等各种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因此,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徐光启上海徐家汇雕像、《泰西水法》(与熊三拔共译,1612)等等。其中,《农政全书》又堪称代表。

——改编自百度文库

(1)据材料一,指出徐光启思想认识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6分)
(2)据材料二,归纳徐光启 经世致用 活动的主要表现,并说明促使徐光启取得农学成就的主要因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