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5.2016届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7 浏览数:238

一、单选题

1.

西汉、西晋先后出现分封诸王的情况,隋文帝、唐高祖也曾以亲王为总管出镇地方。北宋以前反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

A.需要遵循分封祖制B.宗族治下家国同构C.中央集权尚不完善D.借鉴历史经验失误

2.

宋代行业组织曾一度空前发展。在 的数目上,曾发展到440行。如北宋后期的开封城内,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种行业。这些行业组织的发展(  )

A.反映商业环境的变动B.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C.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D.扭转了北方经济颓势

3.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 行走 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 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 。这表明(  )

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内阁地位已然被军机处取代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

4.

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

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

5.

1906—1907年,清政府先后颁行了多个奖励实业的章程,规定对所办实业开办资金达到一定数量者赏赐子、男等爵位。该政策(  )

A.鼓励绅商从政以巩固统治B.使商人活动合法化C.刺激传统理财方式的更新D.导致资本高度集中

6.

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 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将此作为 效力 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 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 。这些主张(  )

A.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B.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C.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D.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7.

在中共的某文献中明确提出 中共愿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停止推翻国民党政权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据此推知此时的中共(  )

A.以三民主义为行动指南B.坚持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C.欲与政府实现联合执政D.革命的理论修养仍显不足

8.

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扩大了立法权的主体范围,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基本构建起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新的立法体制(  )

A.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B.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C.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扩大了立法机关的职权

9.

据下表可知,建国初湖北的高等教育从全国来看(  )

类别

1950

1953

全国

湖北

全国

湖北

工科院校

27

2

38

2

师范院校

12

1

33

1

农林、医科院校

53

3

58

3

财经、政法院校

15

0

10

2

艺术、体育院校

15

0

16

2

——摘编自《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和《湖北教育年鉴(1949—1987)》

A.尚未紧跟形势需要B.高校整体实力较强C.文法教育优势明显D.苏联模式影响深刻

10.

下图认为,中国经济之树迅速长大、硕果累累,主要得益于(  )

A.邓小平理论的提出B.注重科技创新C.坚持独立自主发展D.引入市场机制

11.

苏格拉底是被迫害的,这种迫害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雅典人怀疑他影响了公元前404—403年的寡头政权的最主要的30个领袖;这种怀疑是正确的……这种迫害建立在对苏格拉底正确的理解之上,因为苏格拉底的政治观点里面,隐含着寡头制优于民主制的倾向 。这说明(  )

A.雅典民主的弊端明显B.苏格拉底罪有应得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D.雅典缺乏言论自由

12.

法国有自己的国情——它有强大的专制传统,却没有产生革命。……在法国非用暴力方式才行。在这个意义上讲,……法国需要卢梭。 法国需要卢梭 主要是因为(  )

A.卢梭是大革命的思想先导B.卢梭宣扬浪漫主义C.卢梭倡导了人民主权学说D.法国缺少政治理性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从1820年马拉耘田机问世后,割草机、脱粒机、收割机、小麦播种机等各种机械相继出现。……到1855年,全国共有收割机1万台。由于存在大片可供开拓的自由土地,西部农业从一开始就走向以家庭农场为主导形式的大农业发展道路,并随着拓疆活动的西移,农场规模渐次扩大。19世纪中叶以后,家庭农场纷纷向资本主义大农场过渡。
……曾经是 农业神话 中自豪的社会中坚力量,如今沦落为经济窘迫、受人轻视的边缘人群,农场主们决心行动起来改善自身境遇。他们……在州议会通过并颁布了一些关于制定铁路、农产品储存以及农用升降机最高限价的法律;此外,还在个别州成立了一些 委员会 对以上企业进行管制,这是美国政治中的新概念。

——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欧阳惠《农业神话与美国平民主义运动的兴起》等

材料二 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由于较为封闭的传统观念及缺乏必要的技术保障和其它政策性鼓励和要求,从而导致了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

——据:李向东《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综合评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中两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6分)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业的不同发展模式对美、中两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11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被动地吸收外来文化,而是把外来文化加以 中国化 ,纳入中国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以保持中国的固有发展格局与方向
根据材料提取观点,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05 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舆论大都认为这与俄国未行宪政而日本实行了宪政有着密切关系。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分赴日本及欧美各国 考察政治 。次年,他们向朝廷密陈实行立宪的三大好处,即 皇位永固 外患渐轻 内乱可弭 ,建议朝廷诏定国是,仿行宪政,以便安抚人心,稳定大局。1906 年,清廷正式宣布 预备仿行宪政 ,受到立宪派的欢迎。 1908 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的统治 万世一系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议院不得干预君主。1911 年,清廷宣布成立 皇族内阁 ,暴露出 预备立宪 的骗局,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清廷变得更为孤立。辛亥革命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宪制 的尝试最终结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 预备立宪 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推行 预备立宪 的影响。(7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政策是,凡满18岁的赞同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从陕甘宁边区来看,实现了普选、直接、平等、自由的选举原则……边区和各县参议会,对同级政府和司法部门领导有选举、罢免、质询和弹劾等权力;政府执行同级参议会的决议并对其负责,无权解散参议会;司法部门保持审判独立,由同级参议会监督,政府领导。参议会、政府、司法部门三者相互协调合作、约束,构成了廉洁的组织体制……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一是共产党内的监督,有中央和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党的机关、干部和党员的行为;二是来自参议会的监督;三是来自政府内部的监督,各根据地大多设有自我监察部门;四是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五是来自舆论监督,各根据地的报刊经常刊登廉洁奉公的先进事迹,揭露典型的违法违纪案件。

——摘编自文永林《毛泽东关于党在抗日民主政权中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1)根据材料,从权力监督的视角概括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践行民主执政的历史意义。(9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 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 ,并派遣 使者以六条察州县 ,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货。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融之,或加刑诛。抉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增长。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措施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