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6. 浙江省嘉兴市2016年高三教学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107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 群体的仁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

2.

据东汉崔寔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

3.

一位美国学者评价中国古代火药发明时说: 还有什么能比人们想寻求长生不死丹而结果却找到了能杀死千百万人的物质更具有讽刺意味的呢? 下列也具有这种 讽刺意味 的史事有(  )
①造纸术的传播  ②清末 新政   ③英法 绥靖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由光绪29年至宣统3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光绪33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 。该材料可以反映(  )

A.等级制度的强化B.民族工业的产生C.买办阶层的壮大D.贱商观念的变化

5.

在《青年杂志》创刊时,陈独秀向读者声明: 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那么,其旨在(  )

A.推动思想启蒙B.鼓吹政治革命C.倡导文学革命D.宣传马克思主义

6.

下面是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1936年日记节选: 12月22日抵西安后,我与张、杨进行了讨论。……委员长说……倘若共产党服从他如同他们之服从总理,他将同意:……抗日容共联俄;……”, 12月25日?我督促周(指周恩来),必须让委员长即速离开……(委员长)所允诺之一切均会履行。……我们(指与蒋一道)……4时30分抵洛阳。 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B.中国共产党积极斡旋C.国共两党从内战走向和平D.日本侵华威胁日益加剧

7.

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建成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时间,毛泽东则认为 要保护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要在他们头上泼冷水 。这一分歧最有可能发生在(  )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8.

古罗马有法学家认为,万民法就是自然法。这一说法主要指的是(  )

A.万民法、自然法都不是具体法律条文B.万民法适用范围广并蕴涵普世价值C.万民法是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D.自然法的具体法律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

9.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该条款出自(  )

A.美国1787年宪B.德意志1871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

阅读下图。对图中所示战役解读正确的是(  )

A.直接导致美英等国对日宣战B.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出现转折C.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D.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11.

有人这样评价美国某位总统:他把共和党不喜欢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进一步明确化,提出了缩小政府规模,减少干预,通过减税,让美国人自己来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钱。还有人认为这位总统不费一枪就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这位总统是(  )

A.杜鲁门B.肯尼迪C.里根D.克林顿

12.

用大事年表的方式来串联中外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同一年的是(  )
①邓小平 南方谈话 ②欧共体首脑签署 马约 ③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二、材料阅读

13.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限制君权的思想学说与制约机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对贤良策》

材料二 中书省有中书舍人掌起草命令,中书省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门下省有给事中专掌封驳,……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吴晗文集》第三卷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概述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对君主诏令的发布形成了怎样的审核机制。简述这一机制的积极作用。(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黄宗羲为什么认为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为限制君权,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有何进步意义?(12分)

14.

通过解读历史典例宏观理解人类文明进程,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与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在哥伦布等航海家探险以后,与以往不同的物种交流出现,有学者称之为 哥伦布交换 。美洲作物在非、亚、欧等洲生根发芽。小麦、马、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食物供给有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了。天花、麻疹等在西半球等地的人群中肆虐,引发大瘟疫。1500—1800年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西半球,还有一些规模可观的欧洲移民浪潮,他们到美洲定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美洲文明孤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大战对欧洲人的扰乱无与伦比,因为它紧接着 进步的时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而来。物质繁荣以及对于科学技术进步的热情信仰使许多人相信,他们正在走向稳定、富足的文明时期。然而,1918年之后,欧洲人普遍对西方文明的进步不再抱有幻想了。

——摘编自【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等

材料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中国的时间制度与观念悄然变化。

现象

20世纪30年代有报纸报道: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同期有作家描写: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这里的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的城市

评述

上海工作与娱乐生活的快节奏反映了上海工业经济的发达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地小城虽有新式通讯工具但生活节奏很慢,体现了内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后。上海与内地时间节奏的差异说明了工业文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生活观念的差异。

现象1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初社会主流。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

评述

现象2

新式工厂对于钟点时间有明确而硬性的要求。有作家这样描写上海工人上班情形:大家都急忙的出了门,在临着臭沟的乱泥路上奔着。在工人们的回忆里,准点上班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每个人的神经处于极度焦虑紧张的状态。

评述

(1) 哥伦布交换 是指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或迁移。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 哥伦布交换 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欧洲人普遍 对西方文明的进步不再抱有幻想 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场战争推动欧洲文明进程的主要表现。(9分)
(3)参考材料三中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作简要评述。(只选现象不作评述不给分。6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