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2.2016届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119

一、单选题

1.

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  )

汉帝

太尉

在任时间

任前职位

去职原因

备注

高祖

卢绾

公元前205202

列侯

迁燕王

高祖世交

周勃

公元前196196

列侯

罢省

惠帝

周勃

公元前184179

列侯

迁丞相

高祖遗命

文帝

灌婴

公元前179177

将军

迁丞相

景帝

周亚夫

公元前154150

中尉

迁丞相

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B.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D.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

2.

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

3.

浙江大学陈剩勇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材料认为(  )

A.新中国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B.政治协商制度独具中国特色C.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协商民主D.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国情

4.

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5.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作用在于成为了方便西、葡两国作为重金属货币的传输漏斗——为了国内的消费,用新大陆发现的重金属货币换取东方的奢侈品.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后(  )

A.西葡封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B.东方在贸易中占主导地位C.西葡未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D.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

6.

恩格斯曾说:“(英国19世纪初)下院通过它的贿选问题委员会宣布下院是靠贿赂选出来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不是靠贿赂而是由选民自由地选出来的。 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营私舞弊充斥各个社会领域B.代议制民主仍受制于财产多寡C.腐败已成为主要的社会同题D.基层民众仍不享有民主权利

7.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  )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8.

司各特的小说向法国文坛吹来了有悖于纯粹依赖凭空想象原则的新鲜空气,以对真实辉煌画面的描绘、繁华人物的展示、盛大场合的铺张,吸引了大批读者。这表明司各特的小说(  )

A.引领了现实主义新篇章B.修正了浪漫主义的缺陷C.有再现社会风貌的特色D.体现了文学风格的融合

二、材料阅读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还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宋朝编辑出版了大量医药书籍,传播医药文化。仁宗时,两次集中校刊医书。1026年编辑出版了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并在汴京刻石。978年,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一百卷,按1792种症状,收集16834份处方,分1670门类编排,在992年和1088年先后出版。太宗雍熙年间,贾黄中等人编辑《神医普救方》达一千卷之多。徽宗时,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二百卷,收录药方二万多个,已雕板而不及付印,北宋亡。全军占领汴京时取走书板,后在金、元刊刻。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金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3)我们应如何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材料反映出政治斗争的若干因素,请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探讨。(12分)(说明:可以就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正、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四、材料阅读

1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士大夫将清王朝的 第二次繁荣 称为 同治中兴 。同治中兴主要是指通过整肃士气和经世致用来恢复传统秩序的种种努力所取得的成效。科举考试再度举行,这些考试尽管还是采取考八股文的形式,但却强调当时的现实问题。在官场内,更严厉地整肃纲纪,严惩贪污腐败。与此同时,在对外事务中,殚精竭虑地保持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以便为国家提供重建和自强的机会。然而,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变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争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 同治中兴 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 同治中兴 。(9分)

1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1801年1月就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召开会议这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的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行,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共有2281条,分为3篇、35章。它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剐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法典在父权、夫权、妇女地位、离婚事件、继承权等同题上,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子为主宰的色彩。但在政体上,如恩格斯所说,这部法典 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 ,是一部 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拿破仑的《民法典》基本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法典》在的局限及其成因。(9分)

1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在亚洲的两场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的战争。对这两场战争,中国人常以 抗美援朝 援越抗美 来称呼。与 朝战 越战 相比,这种提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与这两场战争的关系以及中美两国在这两场战争中不同的对抗形式。

——摘编自章百家《抗美援朝援越抗美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地球上没有再爆发过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它造成的损失累计起来人员伤亡迭到千万,财产损失敷万亿美元,比世界大战毫不逊色。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争取和平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战争力量,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但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尤其是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战争形态,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

——摘编自杨恕《世界局部战争12种典型类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不同对抗形式。(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8分)

1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参加农民起义以来,李自成在各地流动作战,并无固定的据点和严密的组织,也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战斗目标。他在河南聚众获胜后,军中文士牛金星与李岩向李自成献策,提出 均田免粮 的战斗口号。 均田免粮 这一朴素的口号,恰好反映了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极大地便利了农民军的发展。李自成还提出农民军 平买平卖的口号。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取代明朝而处于四面受敌的被动地位。特别是北面的清国和江南的明室残余,构成了夹击大顺的严重形势。北京城内的大顺政权正忙于筹备李自成做皇帝的登基大典,军士们则竞相 追赃 积财,准备还乡。大顺强敌压境,而军心涣散,失败不可免了。

——整理自《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自成 均田免粮 平买平卖 口号的政治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