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5.2016届 四川省德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6 浏览数:153

一、单选题

1.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  )

A.天子地位一落千丈B.宗法血缘关系衰落C.正统观念仍受重视D.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2.

周太王(周族始祖)长子泰伯为让位给弟弟季历而出走,《论语》称赞泰伯品德高尚,而朱熹却称泰伯出走是因为不赞成太王的翦商意图。由此可见,朱熹(  )

A.重视君臣之义B.重视心性修养C.强调知先行后D.认同宗法秩序

3.

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  )

A.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B.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C.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D.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

4.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 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5.

陈独秀赞同欧洲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工人及贬低农民的普遍看法,认为进步的城市力量应充当运动先锋,而落后的农民应顺服地跟从。他的这一思路(  )

A.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D.有利于正确认识革命的性质

6.

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 首祸 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  )

A.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B.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C.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D.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

7.

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上说当地百姓 舶艚船,则运达各省,虽盗贼、风波不惧也 ,光绪年间的《嘉应州(广东梅州)志》说当地人意识到上海开埠后乃 南北仕商往来孔道 ,纷纷来沪谋生。这反映出当时广东地区(  )

A.社会风气较为开放B.人口大量移居上海C.商业氛围较为浓厚D.外贸中心地位丧失

8.

1952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技术性工作。成立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  )

A.进行所有制的变革B.加强对企业的管理C.保障经济计划完成D.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9.

罗马法规定,对父母一方不是自由人的,采取 子女身份从母 的原则,还详细规定自怀孕至产子,只要生母曾一度取得自由权,即使分娩时是奴隶,子女仍为自由人。这一规定(  )

A.反映出阶级矛盾缓和B.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C.传承母系社会的特点D.扩大罗马的统治基础

10.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曾发行大量公债,战后许多人迫于贫困将公债低价出售,购买者多为大商人和企业家,后来联邦政府又宣布按票面价格偿还公债。这种做法(  )

A.客观上对工业革命有利B.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C.帮助政府度过财政危机D.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

11.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的(  )

4485. 四川省德阳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A.中苏关系B.美中关系C.法德关系D.美苏关系

12.

白寿彝先生曾说, 史学创新只能如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而不能如瓦特的发明蒸汽机 ,白寿彝先生意在强调(  )

A.历史解释重在自由发挥B.历史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C.历史研究需要学以致用D.历史解释要尊重材料本意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据学者研究,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朝人口总数为1.5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增加到3.13亿,道光30年(1850年)达到4.3亿的人口峰值,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人口最高纪录,这创造了中国人口的奇迹。增长的人口,基本依靠本国生产的粮食来供养,这意味着,在清朝期间,粮食总产量比明朝的最高纪录又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是中国为这一奇迹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庞大的人口压力使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工矿业、商业的发展受到粮食需求的严格制约,大批多余劳动力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转移。这既加剧了社会矛盾,也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人口发展史》)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是最先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家。圈地运动开始后,英国就产生最早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政府往往采用血腥立法的手段来惩治失地农民(流浪汉或 懒汉 )。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该法令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19世纪末,英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开始向福利国家方向发展。1905年,在工党推动下,英国通过了《失业工人法》,规定了对失业工人的救助措施和解决失业工人再就业的办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彻底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开始建立福利国家,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摘编自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 人口奇迹 出现的条件,并简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危害。(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13分)

14.

统计数据的变化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注:图1、图2为《人民日报》 三八节 新闻报道中女性职业的统计。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新闻报道中女性职业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历经唐末五代的军阀战乱,北方人口大量流失,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953

下令以天下系官田仅万计,悉以分赐见佃户充永业。改变了官营土地为官吏所侵占,营田收入为的官吏所侵吞的现象,而且出户三万百姓既得为已业,比户欣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

954

派人巡视黄河堤防,发丁夫修治决口,减轻黄河水患。同时,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世宗还连年修治汴水,使开封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之地而日趋繁荣,也促进了沿岸农业的发展。

954

下令减免人民欠交的两税及其他财物布帛等苛捐杂税;规定征税时间从当年开始夏税到六月,秋税到十月开始征收,民众得到很大方便。

955

下令毁佛,全国寺院非敕额者悉废之,共废寺院30336956所,强迫僧尼还俗20余万;后下令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改变五代以来钱币缺乏的情况。

958

制成《均田图》,颁给诸道节度使、刺史,令其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租税制度,不久又遣艾颖等朝官三十四人分行诸州,均定黄河以南六十州的田租,并查出许多不缴租税的欺隐土地。

(摘编自吴枫等著《隋唐五代史》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背景,并概括其改革的特点。(9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影响。(6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8分)
材料 1901年夏天,邹容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自费进入东京同文书院学习,由于参加留日学生的反清宣传,1903年被迫离开日本,回到上海,1903年5月出版《革命军》,鼓动国民 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 同时,《革命军》说 革命之前,须有教育,革命之后,须有教育。 应该教育国人知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 、知 平等自由之大义 、有 政治法律之观念 。中国若想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 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就 不可不革命 ,革命是 天演之公例 去腐败而存良善者 ,邹容急呼 请执卢梭请大哲之宝旌,以招展于我神州上 ,建立 自由独立 中华共和国 一国之政治机关,一国之人共司之 所有国家权利与各大国平等 ,仿行美国,参照中国性质立定宪法和其他法律, 于各省中投票公举一总议员,由各省总议员中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又举一人为副总统,各府州县,又举议员若干。 全国无论男女,皆为国民。均有 军国民 承担国税 效忠新国家 的义务,国人的 权利均由天授 ,国家不得 侵人自由 ,必须保护 各人权利 ,如果政府 干犯人民权利 ,人民 即可革命 更立新政府 。(摘编自邹容《革命军》)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邹容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9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邹容的主要主张,并简要评价。(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