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4. 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2016.5)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140

一、单选题

1.

孔子说: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说: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荀子说: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上述义利观(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B.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C.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2.

帝曰: 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这位皇帝是(  )

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宋太祖

3.

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时, 六卿伺色探旨,若六曹吏称次者,也惕息屏气,而不敢有所异同。 《明史》记载: 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注: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黄宗羲指出明朝 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 材料表明(  )

A.六部成为内阁法定的从属机构B.宰相制被废除后,相权流向皇帝、内阁、六部、太监
C.明中后期内阁走向宰相化和法定化D.后宫地位提高,分享一定的政治权利

4.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5.

1910年开始立宪派曾三次向清政府请愿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当时梁启超就指出 现今之政治组织不改,不及三年,国必大乱,以至于亡……”。请愿后清政府预备立宪使梁启超更为愤懑,认为 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 。材料表明(  )

A.梁启超当时民族意识增强B.清末预备立宪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C.梁启超在三次请愿之前已倾向革命D.梁启超在三次请愿后已倾向于推翻清政府

6.

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率达到了13.4%;1919—1922年期间中国私人资本的工矿交通业投资年增长率为13.94%;1923—1927年新设企业共608家,创办资本额共约1.03亿元,新设企业家数超过了一战期间的数字;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对上述材料蕴含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B.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D.20世纪早期民族资本主义总体处于发展态势

7.

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 该言论是为了(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促成重庆谈判

8.

此战是一个主动进攻的战役,使日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 治安肃政 以战养战 等阴谋计划 。此战是(  )

A.太原会战B.淞沪会战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

9.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 汲取了传统中国 从俗从宜 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其评论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

10.

在古希腊文中, 民主政治 (demokratia)一词由 人民 (demos)和 统治 (kratos)复合而成,因此雅典的民主就是 人民统治 ;亚里斯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雅典时,其存在才有意义,不属于雅典的个体非鬼即兽。这说明(  )

A.雅典民主限制了个人自由B.城邦为个人服务C.近代西方民主与雅典民主的内涵一致D.全体雅典居民都有充分参政的权利

11.

苏共在不同时期提出过不同的奋斗目标,斯大林提出在苏联建成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并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提出 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概念并写入宪法;戈尔巴乔夫则提出 我们的目标是多一些民主,多一些社会主义,劳动者过上美好生活,国运昌盛 。结合苏联历史可知(  )

A.苏共社会主义建设从始至终都存在左倾错误B.苏共的社会基础在自己描绘的蓝图中日益削弱
C.苏共的奋斗目标基本符合苏联的国情D.斯大林时期基本上实现了奋斗目标

12.

某学者评论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通过这些扭曲滑稽的:但却着实让人心酸的意象,我们从 变形 中看到了 正常 ,从扭曲的社会中看到了其应有的模样。据此可知《变形记》属于何种流派的作品(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二、开放性试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份历史高考题(节选)

1978年历史高考题197879

一、填充题:(共20分。答案填在题上空白处)

例:4.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的革命口号。

例:1.《史记》

例:2.扼要举出周恩来同志在我国民主革命各个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18

考查主要内容:农民起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马克思主义、列强侵华事件、战争事件等等。

2015年全国文综一卷历史试题 201568

1卷,选择题48

例: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

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

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

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卷,非选择题52

例:41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

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考查主要内容:古今中外经济问题、传统文化、民主法治、抗战纪念、社会保障、亚投行、科教兴国、民族团结等等。

概括说明上述两份试题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史论结合。)

三、材料阅读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据《通典》载: 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 ……注意按照职务分类,选拔那些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人来担任此职。秦《内史杂律》规定 除佐必当壮以上 。刘邦进入壮年才试为亭长;秦汉时的博士限年五十以上。《为吏之道》提出的处理君臣上下关系的总原则是: 为君则怀,为臣则忠。 并将 君怀臣忠 视作为政的根本。秦始皇在巡游全国各地所立的记功刻石上,就曾留下不少要求臣民效忠于皇帝的说教。秦《除吏律》有多处规定,不得以 废官 为吏,不得任刑徒和未决犯为吏等。

——摘编自黄崇岳《中国历朝行政管理》

(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官吏选拔入仕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前代相比,秦朝选拔官吏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地历史作用。(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