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9.2016届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146

一、单选题

1.

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 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 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一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2.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论述 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 ,作者认为科举 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B.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D.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3.

在唐代,皇帝的出令都受到明确的规制。制敕由中书省负责,皇帝不能径自制敕。中书省若认为 词头 (即皇帝的诏书要点)不妥,可以封还,要求另发 词头 。中书省草拟制敕以后,交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如果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没有中书出书、门下复核,皇帝是不能发布合法诏敕的。 关于古代这种国家机构的设置产生的效应,下列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各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与制衡,导致了行政效率降低B.各部门分工合作,有利于责任明确,减少决策失误
C.中书、门下省的设立,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各部门权力分散,实质上有利于皇权集中

4.

乾隆四十年(1755年),两江总督商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 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 上述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B.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C.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水稻

5.

中国革命 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①人民军队的摇篮②中国革命的摇篮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 圣地 ,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错误的是(  )

A.①这支人民军队的诞生,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B.②在此产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C.③这里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D.①南昌、②井冈山、③瑞金

6.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所有权C.劳动者的积极性D.劳动成果的分配

7.

当美国以高新技术作为制造业的主力时,中国则得意于东莞小工厂里密集劳作生产的牛仔裤和运动鞋。如果说,19世纪中国制造业第一的神话,是由易碎的瓷器和易霉的丝绸堆垒起来的话,那么,今天中国所谓制造业第一,背负的是 世界工厂 的压力。中国又被扔到了十字路口。 该作者意图说明(  )

A.当今中国制造业存在缺陷B.中美制造业差距明显C.中美制造业具有互补性D.中国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8.

下图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一问世就惹怒了沙皇当局,一位总检察官在给沙皇的奏折上说: 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这事件,其用意究竟何在? 该作品与下列哪一作品风格相似(  )

A.《拿破仑加冕》B.《人间喜剧》C.《向日葵》D.《老人与海》

9.

阿克顿说: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达尔也说: 民主依赖妥协 。下列事件与 妥协 相距甚远的是(  )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0.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⑤凸显了 美国世纪 的来,其标志是(  )

A.美元帝国 形成B.罗斯福新政C.知识经济兴起D.冷战 开始

二、开放性试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时代周报》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史实,你认为史景迁的观点是否合理,并对此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的观点进行认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认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三、材料阅读

1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摘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康有为 请断发易服 与中华民国政府 剪辫法令 的目的差别。(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说明近代中国习俗变迁的意义。(10分)

1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予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额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 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5分)
(2)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

1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目的带有军事安全战略性质,即西汉王朝迫切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攻打匈奴,以 断匈奴右臂 。其实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没有达到……。但 无心插柳柳成荫 ,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所以,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 凿空 之行。张骞……出使西域则更多地带有畅通丝绸之路的战略含义。

——《从凿空西域一带一路

材料二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下简称 一带一路 )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 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张骞 凿空 和当前实施“—带一路 的时代条件有何异同?(7分)
(2)根据材料,指出张骞出使西域和我国倡导 一带一路 的主要目的有何异同?(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