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2 浏览数:803

一、选择题

1.

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哪项政治制度有关?(  )

A.分封制B.禅让制C.郡县制D.九品中正制

2.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 ,二是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

A.商鞅变法B.长平之战C.楚庄王称霸中原D.合纵与连横

3.

(2016·四川内江·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其中 宋祖 一代天骄 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B.赵匡胤和忽必烈C.赵构和铁木真D.赵构和忽必烈

4.

南宋诗人陆游说: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 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5.

南宋时,南方人的主食是(  )

A.米饭B.面食C.肉类D.鱼类

6.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1936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7.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

A.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B.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C.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D.人们见面称呼 大人 老爷

8.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9.

改革开放使城乡人民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变,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也发生了变革,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些变化的是(  )

A.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已达到小康水平B.江苏华西村成为文明村镇的典型C.人们以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为荣D.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10.

14至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些思想文化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他们是(  )
①但丁 ②达·芬奇 ③哥伦布 ④达·伽马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④

11.

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一项发明评价很高,指出,这是从根本上改变英国工人状况的第一个发明。恩格斯评价的这一发明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的 珍妮纺纱机 B.凯伊发明的飞梭C.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D.富尔顿建造的汽船

12.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创办于1853年。它首先见证的美国历史应该是(  )

A.葛底斯堡战役B.南北战争爆发C.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3.

图1是小明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C.第一次世界大战D.凡尔登战役

14.

下列事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是(  )

A.巴黎公社革命B.苏联的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十月革命

15.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

A.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B.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D.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16.

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

A.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B.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D.丘吉尔的 铁幕演说 ――最先发出 冷战 信号

二、改错题

17.

2016·四川内江·1712分)下列各小题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19977月香港回归祖国,199912月澳门回归祖国。香港、澳门的回归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

错误:                               改正:                           

2)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元老院、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机构。

错误:                               改正:                           

31982年,中共十三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错误:                               改正:                           

三、材料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50年代,苏联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西林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当这位桥梁专家在1996年去世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墓碑后面,刻的就是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说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得到了哪一个国家的帮助?(2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始终坚持的方针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牢牢记取文革的历史教训,牢牢坚持党对文革的政治结论,坚决防范和抵制围绕文革问题来自的和右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网—人民日报任平2016—05—17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概括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影响。(4分)
材料三 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4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 神造的 、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达尔文的科学成就是什么?(2分)这一成就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 最高大上的面试!联合国公开遴选秘书长候选人 联合国秘书长8名候选人于(2016年4月)12日至14日首次接受联合国会员国公开面试,进行自我陈述并回答提问。这是联合国成立70年来,候选人首次有机会在公开、透明的平台上做自我展示。

——据新华社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2分)这次会议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分)
材料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在继续,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美国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企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的典型事例是什么?(2分)列举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2分)

20.

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6分)
(1)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这次变法又称作 百日维新 。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 富国强兵,___________,文明开化 的口号下进行改革,史称 明治维新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正式成立。______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一个新的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1793年,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_掌握了国家政权,一度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䜣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内容。(4分)
材料二 1869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办人方举赞开始添置车床等,用机器进行生产。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开办继昌隆缫丝厂。

――摘编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材料三 1945年5月14日,共产党员林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今天中国的抗战反攻,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根据地的地方军、民兵基干队、广大百姓来担任反攻任务……”

――摘编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重读抗战家书》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战反攻的主要力量。(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利于中国抗战反攻的国际背景。(2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从法令颁布到1866年,俄罗斯地区先后有2000多万农奴获得解放。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法令指的是什么?(2分)这一法令使俄国有了怎样的发展?(2分)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电力成了带动机器生产的新能源。随之电灯、电车、电钻等众多的电气产品也先后问世。在远距离传输电力的方法解决以后,电力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2分)其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三

(3)图2、图3反映的历史内容各是什么?(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