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3.2016年4月 浙江省衢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92

一、单选题

1.

公元2世纪,哲学家希波利特曾如此形容某一哲学流派的命运观: 好比一条狗被拴在一架车上,当它情愿遵从时,它拉车;当它不情愿遵从时,它被车拉。 据此判断下列观点属于这一哲学流派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2.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 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 而被废黜。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些考古发现可完全颠覆历史文献中刘贺的形象B.考古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历史文献的局限性
C.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文献与考古的相互印证之上D.出土文物因其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而最为可信

3.

下列官职或机构中,主要负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是(  )
①典客 ②三司使 ③宣政院 ④理藩院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4.

史学家陈衡哲在评论欧洲某一历史运动时说道: 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 这里所说的 反动 主要指的是(  )

A.否认宗教神学B.追求高雅精致C.享受现世人生D.反对君主专制

5.

蒋勋在《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中描述某位画家的作品时写道: 画里如火焰般晃动的笔触和色块,正是其炽热的内心在燃烧和迸发。 这位画家最有可能是(  )

A.德拉克洛瓦B.列宾C.毕加索D.凡·高

6.

清朝旧称内地十八省,1884年新疆建省为第十九个省,1885年台湾建省为第二十个省。下列对近代两省历史的认识有误的是(  )

A.两省的设立都是为了加强边疆防务B.两省的命运都与洋务派官员关系密切C.左宗棠通过军事手段收复了新疆全境D.台湾被日本割占了50年后重回祖国怀抱

7.

美国历史学家K.S.平森认为,直到1870年至1900年,德国才真正 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③电气时代的来临 ④英法结成军事同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1903年,上海爱国学社教师张继发表了一篇题为《祝北京大学堂学生》的文章,号召北京大学堂学生学习欧洲学生 撞自由钟 树独立旗 杀皇帝 倒政府 。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发表在(  )

9.

下表是《近代青岛大事记》(部分)下列对该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时间

事件

191411

日本占领青岛

192212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19381

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459

国民党政府接管青岛

A.一战期间日本从中国手中夺取了青岛B.北洋政府通过华盛顿会议收回了青岛
C.青岛的命运折射出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D.国际力量的支持是中国两次收回青岛的重要因素

10.

1942年夏,苏联对美国和英国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纳粹德国军队对苏联红军的压力。 英美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决定在这一年秋天实施一场出其不意的登陆战役。下图所示位置中,属于这次战役登陆地点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C·泰维斯认为,列宁的 新经济政策 为中国的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性质 提供了重要参考。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

A.一五计划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中共中央针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C.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D.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

12.

由于墨西哥对外资开放的步伐太快,经济过分依赖外资,而且吸收的外资中有70%左右是投机性的短期证券投资,加上国内政局动荡不稳,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监管水平不足,以至于在加入NAFTA的当年年底便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说明(  )

A.贸易自由化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B.美国的霸权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威胁
C.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区域合作过程中应防范风险D.NAFTA的成立没有遵循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

二、材料阅读

13.

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明和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是一个民族应当具备的博大胸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6分)
材料一 一般通史的写法偏重于政治史,但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因为文明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文明的各种要素的发展不平衡,在综合考察的同时还必须有重点,重点就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标志性文明成果。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往往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怯懦和奴性。这实在是政治大格局使然。
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就此而贬低秦汉思想的境界与价值。思想家在时代所提供的有限舞台上,依然演出了精彩纷呈的节目,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

——孙家洲《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

材料三 对于外来文明,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接纳力和融合力。汉唐时代,众多的外来文明落脚中华大地,融入中华文明……从明中叶至清末,中西文明有两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后一次的接触,引发和加速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时期的标志性文明成果。(6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以董仲舒为例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佛教是如何 融入中华文明 的?与之相比,清末中西文明的 接触与交流 具有怎样的鲜明特点?(10分)

14.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历史悠久,二战后建成了 从摇篮到坟墓 的全民福利制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6分)
材料一 16—17世纪,随着英国圈地运动发展,社会矛盾尖锐。16世纪70年代,伊丽莎白女王在全国开征济贫税,设立 教养院 济贫院 。1601年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救济有工作能力的人,贫困劳工得到救济的唯一办法是参加工作。

——刘汝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渊源》

材料二 一直以来,英国的有产者们普遍认为贫穷是个人行为所至,因此济贫法对贫民的救济措施也常常带有惩戒的性质。但《济贫法修正案》实行了几十年,社会财富成倍增长,却依然存在着一支近百万的贫困大军。这迫使人们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思索。布思和朗特里认为工业进步并不能自动消除贫困,贫困也不是个人奋斗失败的产物,而是由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于是,主张政府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时发挥积极主导作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整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英国经济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即一方面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物价飞涨,出现著名的 滞胀现象“,通称 英国病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届政府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滞涨现象愈演愈烈, 英国病 已病入膏肓。

——整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四 英国福利制度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民众拥有了民主投票的权利。……但当福利国家制度造成一系列麻烦乃至危机,迫切地需要改革时,其改革的主动权却把握在民众的选票之中。普通民众对自己的直接物质利益显然有着更为感性的认识,因此他们往往本能地反对一切有可能削减福利的改革。事实证明,现代民主选举制度与福利国家制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现代福利制度改革无法破解的怪圈。

——吕磊、陈晓律《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一一以英国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济贫法颁布的社会背景分别是什么?并分析《济贫法修正案》的颁布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人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二战后初期英国的经济政策和模式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为医治 英国病 而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陷入 怪圈 的认识。(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