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0.2016届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四)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吉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2 浏览数:123

一、单选题

1.

有一位思想家,在其社会主张上,理想和功利是并存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位思想家是(  )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2.

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 。材料说明古代 丝绸之路 (  )

A.更重要的作用是加强了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沟通B.商贸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促使商人改变了初衷
C.商贸活动承载了风俗习惯,所以推动文化相互融合D.商贸活动加快民族融合,到元朝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3.

1935年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 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 材料表明(  )

A.国民政府大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B.国民政府做好了发展西部的规划C.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意图D.抗日战争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

罗马帝国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 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的原则与下列哪个人物的主张比较吻合(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梭伦

5.

1978年后,中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形势马上改观。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材料表明(  )

A.包干到户 不适合苏联B.苏联改革走 中国模式 C.经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D.苏联改变单一的公有制

6.

各大国在宏观政策协调、应对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合作在加强。……各大国已经拉开新一轮更高水平综合国力竞争的序幕,而且,其争夺焦点的层次更高,都在抢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国际规则的主导权。这表明当今世界(  )

A.合作发展是主流B.经济全球化趋势C.合作与竞争并存D.和平与动荡并存

7.

有学者认为: 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基督信仰和王权政治。对西方的传统文化而言,16世纪开始兴起的自然科学是新文化,17世纪发端的民主政治也是新文化。它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西欧国家 。据此理解新文化(  )

A.继承古代西方哲学思想并发展为新的民族精神B.是人类理性进步的必然结果,不分地域与民族
C.从本质上看它是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神权的胜利D.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而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材料阅读

8.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所谓古代中国的 现代化 ,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 理性设计 ,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 礼仪政治 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 现代化 趋势。

——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材料二 通常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其顶峰是唐朝时期)的结束和所谓 现代 发展的开始。……那种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体系 没有变动 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 现代 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

——罗兹·墨菲《东亚史》

材料三 戊戌启蒙运动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原则来批判中国传统小农社会流行的君权观念、行为模式和伦理精神,显示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的觉醒与成长;而其对传统宗法等级观念的冲击和对自我独立的意义、价值的推重,又体现了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6分)根据材料二,从社会、科技等角度概括宋朝带有 现代 特征的 变动 。如何理解 它们……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 。(7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戊戌启蒙运动的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启蒙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6分)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古代汉语中引入的部分外来词

骆驼匈奴语、琵琶一说古波斯语、阿弥陀佛梵语、刹那梵语、频婆罗苹果,梵语、芒果马来语、豆蔻阿拉伯语、胡同蒙古语、萨其马满语、几何意大利语

近代汉语中引入的部分外来词

德律风电话,英语、咖啡英语、马达英语、荷尔蒙英语、逻辑英语、芭蕾法语、苏维埃俄语、吨日本用自创汉字音译英语、主义日本改动汉字愿意,音译英文后缀ism、社会日本改动汉字愿意,翻译英文society

比较古代汉语与近代汉语外来词,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1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 的单位 来表示。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 为官员等级标准, 为官员的报酬)以 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 的单位 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
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一顷至五顷不等。
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摘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影响。(9分)

1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人权派是1929年至1931年在中国出现的一个政治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胡适、罗隆基等一批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 五四 后,中国各种思想搏击争鸣,自由知识分子办报办刊传布思想,各种论争不断。1928年8月,国民党宣布 军政 告终, 训政 开始,党国体制及蒋介石的权威地位初步形成。此时国民党内反蒋力量将 民主 等原则高高举起,与人权派所追求的 民治 人权 宪政 形成了呼应。同时,上海出现多个商业团体组织请愿团,要求国民党中央实行民主。
从实质上看, 人权运动 乃十足的 宪政运动 。但由于实力弱小,他们不具备从事实际政治运动的实力和条件,只能幻想国民党自上而下推行宪政。
人权运动在精英知识界掀起波澜,但广大民众却充耳不闻,实际成效也微乎其微。国民党对于人权派不断采取封杀手段,始终没有实行宪政。一直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宣布由 训政 进入 宪政 ,结果是演出了一场滑稽剧,最后被赶出大陆。

——摘编自袁刚、邓博宇《人权论争与国民党的训政、宪政》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人权运动的内容并简析失败的原因。(9分)

1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美国对德国的统一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支持德国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 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 。英国对德国的统一开始持消极的态度……法国对德国统一的心情是矛盾和疑虑的,在开始时也是持不积极支持的态度。
材料二 两德合并大大增加了新德国综合实力。在德国统一之前,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是西欧、东欧集团(前苏联除外)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两德统一之初,新德国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 超级大国 。两德统一,又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德国的主动努力下,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吴友法《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英法对德国统一问题持不同态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德国再次统一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