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5.2016年5月 浙江省鄞州慈溪余姚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3 浏览数:222

一、单选题

1.

关于人的道德修养,东西方思想家大都有白己的见解。有的认为 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有的提出“ 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有的却明确主张 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
①西塞罗 ②苏格拉底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

黄仁宇认为: 第一帝国 (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 第二帝国 (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据此材料, 官僚政治 第二帝国 的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儒学开始影响官僚政治C.社会中下层开始出任官僚D.世家大族垄断官场被破除

3.

学习历史讲究 时空统一 。下列关于图中标注地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王莽时曾在⑤地设 五均官 ,控制市场物价B.杜甫曾称赞②地的瓷器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C.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技术已推广到③④地区D.清设立理藩院来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加强了对①地的交通与军事防卫

4.

下表是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一些变化,从表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①市镇经济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纺织业成为政府最大财税来源 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A.②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③④

5.

1900年12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某一政治派别作出这样的述评: 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能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到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其)最大弱点是在做出政治判断时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依据。 下列属于这一政治派别的人物是(  )

A.严复B.左宗棠C.蔡元培D.邹容

6.

报刊杂志在近代中国是新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下列刊物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④②①

7.

1956年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下列符合该年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

A.双百方针 上山下乡 向科学进军 中共八大的召开B.《论十大关系》 北京电视台开播 二为方针 鲁迅文学奖设立
C.科教兴国 教育向工农 开门 《红高粱》 第二次绿色革命 D.《论十大关系》 向科学进军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双百方针

8.

下图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发展阶梯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

A.共和主义B.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D.殖民主义

9.

历史漫画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图所含的历史信息的理解合理的是(  )

A.德国法西斯投降B.美国对德国宣战C.德军 闪电战 破产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10.

菲利波夫在《俄罗斯现代史》中描述:工业品和食品的经常性短缺,而且经常是生活必需品短缺。西伯利亚、北部、乌拉尔和远东这些地方,在1970年代末期就出现了只向某类居民(哺乳的母亲、参加过战争的老兵、重病患者等等)凭票出售某些种类的食品的一些尝试。这种现象表明(  )

A.苏联社会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B.赫鲁晓夫改革改变了斯大林体制C.美苏军备竞赛对苏联产生严重影响D.加速发展战略 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11.

下列文艺作品同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以及民主思想的进步等因素无关的是(  )

A.《老人与海》B.《红与黑》C.《日出·印象》D.《星月夜》

二、材料阅读

12.

研究了解近代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要细察外因和潜在的内变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向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局部)

时间

条例名称

主要内容

1937

《工厂迁移案》等。

组织企业有序向大后方迁移。

1939

《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川康铜业管

理规则》等。

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

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1941

《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管理工业机器、

化工材料细则》、《管理液体燃料规则》等。

扩大国营,联合民营;部分企

业实行收归国有。

——据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编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思想主旨,并分析洋务工业是如何将 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民族经济 归于失败 的外因。材料二认为一战前后 政府之无扶植诚意 ,你是否赞同?请阐述理由。(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文明的深化时期,这一时期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870~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力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材料二 在欧洲近代史上,1870年是一个特殊的关键的年份。这一年是西方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资本主义两个阶段之间的分水岭;这一年德国统一,使欧洲的均势达到了极其完美的程度。在五个大国中,每个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没有任何一个,其势力强大的足以支配其余的大国……各大国之间相互对立无法调和的情况就使得这些大国之间不可能结成任何紧密的、长期的联盟。

——《1870—1900年的欧洲各国之间关系》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已经崛起……曾经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的中国人开始被西方文明所全面渗透……19世纪后期开始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明显加快了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写出影响电力工业的 科学新发现 名称及其发现者。联系所学知识,概括电力工业对西方工业生产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反映当时 大国之间相互对立 现象的重要史实,并简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后果。(10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概括19世纪后期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主要表现。(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