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933年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年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年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
关贸总协定签署
1949年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56年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姓名
看法
卢梭
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爱因斯坦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阶段
时期
“西学东渐”简况
第一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第二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三阶段
1895~1900年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