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6.2015—2016学年度 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3 浏览数:171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 初算缗钱 ,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该政策的实施(  )

A.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B.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C.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

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谈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该思想主要源于(  )

A.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B.小农经济下物资匮乏C.手工生产的日益衰败D.海禁闭关使流通不畅

3.

明朝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专烧宫廷用瓷,制品有极高成就。同时民窑生产发展很快,产品质量提高,嘉靖万历期间形成官民竞市、官搭民烧的局面。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瓷等品种都取得卓越的成就,景德镇发展为 天下窑器所聚 的中心。据材料可知(  )

A.制瓷业在明代进入彩瓷时期B.官营手工业以明代开始日益衰落C.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D.明代制瓷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方面的小论文。他们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西汉时期,全国已有数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江陵、成都等

开始形成著名都会城市

唐代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

海禁政策已经实施

明朝太仓州的部分地主利用农村的廉价劳动力,除粮食生产外发展牧畜业、养鱼业、果树蔬菜生产,而且产品都进入市场

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清代广州十三行主要承销外商进出口商品、代表外商缴纳关税、代表政府管束外国商人及传达政令

十三行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

A.甲B.乙C.丙D.丁

5.

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到1600年,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人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

A.推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B.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促使朝廷放弃抑商政策D.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6.

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 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

7.

全球史观 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以此来判断新航路开辟的影晌(  )

A.促进欧洲开始社会转型B.资产阶级开展了殖民黑奴贸易C.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导致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8.

阿诺德·汤因比指出: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 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最深远的影响在于(  )

A.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西方对世界各地区的殖民扩张侵略C.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D.世界各地由相对隔绝走向密切联系

9.

陈启源的继昌隆缫丝厂1881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封闭,致使陈不得不迁厂于澳门。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织布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官股,另募商股,最终建立了大生纱厂。这充分说明(  )

A.实业救国思想得到清政府的充分认可B.大生纱厂是一个官商合办的官办企业C.官僚资本主义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封建势力对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双重作用

10.

梁启超把报纸的性质概括为 耳目喉舌 ,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维新变法,创办了一批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等,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这表明(  )

A.报纸具有政治宣传的功能B.近代新闻观念逐渐形成C.报纸受到社会各阶层欢迎D.看报成为民众生活重要内容

11.

下图是1929—1939年美国经济发展的柱状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增长率不断提高B.新政促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C.美国的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殖民掠夺D.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低谷

12.

法国政府于1946年正式颁布 国有化 法令,国有化企业涉及煤炭、电力和运输等基础工业。在金融业中,国家控制了60070的银行业务和40%的保险业务。这表明(  )

A.法国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C.法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公有制成为法国经济的主体

13.

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 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他(斯大林)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 她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苏联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苏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D.斯大林模式充分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

14.

俄罗斯《晨报》报道,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最新民调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D.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15.

读下表 1956年中国农业合作化数据 。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19561月底

19566月底

195612月底

全国合作社数万个

153

99

76

其中高级社社数

136

312

54

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比重%

803

919

963

其中参加高级社农户所占比重%

307

632

878

A.合作社数量减少表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受阻B.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了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
C.经济建设犯了严重的 倾错误D.反映了党和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16.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 鼓励发展——根本改造——销声匿迹——有益补充——共同发展 的五部曲。 共同发展 的提出是在(  )

A.中共八大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17.

1993年以来,我国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密集颁布。与此紧密相关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依法治国 方略的全面实施

18.

北京时间2016年4月17日,厄瓜多尔西北海岸发生里氏7.5级她震,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严重。可以为其提供灾后重建贷款的国际组织是(  )

19.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 欧元 ,无论到哪个 欧元区 去买东西,都用 欧元 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 欧洲意识 。欧元的使用(  )

A.加强了民众对欧洲的认同感B.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C.表明欧元成为欧洲统一货币D.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20.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指出, 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下列事件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B.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C.两极格局的结束D.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二、材料阅读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材料一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材料二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丝织业中表现最为典型、最为突出。但在具体研究中,彭泽益等学者认为,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是行会手工业老板和帮工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把这说成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乃是对史实的误解。
材料三 科学技术和社会技术影响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决定经济发展的技术其实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技术,就是调整、管理、控制社会的方法。从整个国家来说,支撑社会的广义技术范畴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的状况,指政府组织的架构和规模,官僚机构的运转效率等;财政税收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社会技术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并与经济增长率息息相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 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 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彭泽益观点的看法。(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的原因。(7分)

22.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洋务派官员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造成利益冲突,贪污成风。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材料二 日本的改革家们曾预想用 西方的技术、东方的道德 作为日本变革的方式,但很快意识到, 这样的方式与实行近代化是相背离的 ,此后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经济上,政府设立工部省等机构,开办了众多国营企业,其景象可以与清王朝的洋务运动相互辉映。但是很快政府认识到国有官营弊端太大,便毅然改弦更张推行民营化,伊藤博文认为,明治政府创办各种企业的目的之一,就是 示以实利,以诱人民 ,当这些工矿企业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培养技术工人方面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政府就应该把这些官菅企业售给民间商社。民营化运动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快速成长。

——摘编自《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经济近代化的措施,并简要评价。(5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日两国经济近代化发展模式的异同,并分析造成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8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摘自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

材料二 1952年,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比预想的顺利得多,朝鲜战争大局已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在陈云领导下,中财委开始第二次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计划主要包括《关于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以及钢铁、有色金属、机器、汽车、船舶、电器、化学、建筑材料、电力、煤矿、石油、纺织、轻工业、交通、邮电等发展计划。5年基本建设计划投资505亿元,拟请苏联援助我国工业建设项目91个。

——摘自新华网《新中国理财专家陈云与一五六项工程建设》

材料三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 文化大革命 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 路径障碍 ,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摘自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及其背景。(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时期中国 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的重大举措。(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