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8.2015—2016学年度 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41 浏览数:124

一、单选题

1.

以下四张照片是近现代中国女性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服饰。其中属于20世纪50年代女性时尚的着装是(  )

A.图1B.图2C.图3D.图4

2.

近代以来中国有一种交通工具,它于19世纪中后期由西方传入,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才有自己的制造厂。这一交通工具是(  )

A.飞机B.自行车C.汽车D.轮船

3.

19世纪末《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 该现象主要说明(  )

A.国人强烈的爱国思想B.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C.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D.西方文明不适合中国

4.

下图为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路线图。在归程中,船上装载应该有(  ) 
 


①非洲黑奴 ②金银财富 ③纺织品 ④玉米、马铃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促进国内市场扩大的因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B.手工工场的发展C.大工厂的确立D.圈地运动的进行

6.

1824年,英国与普鲁士之间确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60年英国与法国消除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英国政府上述行为的目的在于推行(  )

A.自由主义原则B.重商主义原则C.国家干预原则D.非歧视性原则

7.

2016年为德国电子电器之父维尔纳·冯·西门子诞辰200周年,其一生最大成就是(  )

A.发明电动机B.发明电灯C.发明大功率发电机D.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8.

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

600

300

85

300

3000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  )

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B.危机爆发的根源C.危机的持续时间长D.危机下的各国矛盾

9.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密西西比河一度因被资本家倒入大量牛奶而成为 银河 。资本家这一作法的目的是(  )

A.牛奶大量过剩B.维持牛奶价格C.确保产品质量D.响应政府号召

10.

罗斯福新政期间,部分资本家认为新政 敲诈富人 ,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资本家如此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史实依据是(  )
①以工代赈 ②监督工业生产 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

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 新经济 时代,下列有关美国 新经济 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B.指导思想是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D.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

12.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某一国家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这一国家是(  )

A.中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13.

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苏俄境内,全国上下在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指导下,你不可能做的事情是(  )

A.从事经商活动B.把粮食捐给前线C.参加义务劳动D.参加红军

14.

有学者认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该学者强调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A.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是特定条件下的军事性非常措施C.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合D.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15.

1920年苏俄奥格涅茨省的一位农民在信中写到, 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收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针对这一状况,苏维埃政府(  )

A.将所有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B.由国家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C.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在农村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6.

长期以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职务人选一直是美国人。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美国认缴的股金最多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C.机构的发起国是美国D.机构的总部在美国

17.

以下为当今世界著名国际经济组织(机构)的标志,中国作为成员国参与了(  )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8.

某一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曾说, 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 中国 找到 多边体制 是在(  )

A.1971年B.1991年C.1995年D.2001年

19.

2016年9月4日、5日,将在杭州举办G20国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其中讨论的主题之一是 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力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G20峰会的举办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杭州峰会是中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③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下人类追求的目标 ④消除贫困需要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主张与所属学派,其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墨家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道家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法家D.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

21.

董仲舒认为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其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儒学,推行教化B.宣扬君权神授思想C.利用天人感应服务皇权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2.

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提出,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下列最有可能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B.朱熹C.王守仁D.王夫之

23.

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  )
①李贽的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挑战了正统理学 ②黄宗羲主张建立 天下之法 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君权
③顾炎武 众治 主张实质是反对 私天下 的君主专制 ④王夫之的 循天下之公 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4.

中国四大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由海路传入欧洲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25.

赵孟頫(浙江湖州人),元代书画家、诗人,被誉为唐宋以后书法之集大成者,创 赵体 ,下图为他代表作《题烟江叠嶂图》(局部)之一。该作品(  )

A.笔画圆匀,具有图案B.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C.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D.变化丰富,极具写意性

26.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认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里梁启超倡导的 官制 是指(  )

A.封建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资产阶级共和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

27.

在新文化运动的 文学革命 中,提出 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的代表人物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

28.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到, 而□□□□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省略的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资本主义

2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毛泽东的著作和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

著作

内容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探索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新民主主义论》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D

《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30.

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谈到,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这说明(  )

A.我国已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立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D.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31.

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我国在人类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并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的医学成就取得于(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32.

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先驱,其作品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婪的是(  )

A.彼特拉克B.但丁C.薄伽丘D.莎士比亚

33.

卢梭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杰出的思想家。下列对他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提倡自然权利学说,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②提出三权分立说,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人
③提倡共和政体,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④认为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是浪漫主义之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4.

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建立了 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 ,其基石是(  )

A.经典力学B.相对论C.量子力学D.光电效应

35.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改变或为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 据此推断,以下将 科学 技术 相结合的典范是(  )

A.万能原动机 的发明B.量子学理论的提出C.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D.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36.

1932年,由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纳粹是德语 民族的 社会主义的 两字缩写的音译。上述材料说明(  )

A.纳粹党具有极强的军事侵略性B.经济大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C.纳粹党上台具有一定社会基础D.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

3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文件的签字国相互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绝不同敌人单独媾和。这一文件是(  )

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

38.

下图是反映二战期间战争态势的漫画《全球大捷》。该漫画的创作时间不会早于(  )

A.1942年B.1943年C.1944年D.1945年

39.

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说, 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 这一言论强调了纽伦堡审判的(  )

A.正义性B.公平性C.合法性D.警示性

二、材料阅读

40.

(10分)
材料一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 日不落帝国 ,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947年美国生产了世界上1/3的粮食,1/2的棉花,57%的钢材和基础金属,62%的石油和80%的汽车,美国的制造业占全世界总量的53%,1948年美国的出口占全球的1/3,黄金储备占据世界总量的3/4。当时,无论是英法等战胜国,还是德日等战败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美国都处于依附地位,美国在实力上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第150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其影响。并用一句话说明英国的世界地位。(5分)
(2)指出材料二中最能体现美国实力的一句话。结合所学,指出美国的这种地位在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5分)

41.

(10分)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人物,对其思想的解读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二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材料一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孔子的?结合所学,各举一例说明孔子在上述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张。(6分)
(2)材料二中 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