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3.2015—2016学年度 四川省宜宾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7 浏览数:130

一、单选题

1.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鉴于以上教训,秦朝实行了(  )

A.朝议制度B.焚书坑儒C.分封制D.郡县制

2.

西汉丞相公孙弘曾在相府建造 客馆 ,开东阁门延接贤士,咨以时务。公孙弘去世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六人先后为相。期间,商讨国家大计的相府客馆,逐渐化为丘墟,变成了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室。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D.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3.

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 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  )

A.承担了丞相的职能B.不享有决策大权C.制约了皇权的膨胀D.成为最高行政长官

4.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机构,但自嘉庆开始,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皇上要处理谁、提拔谁,还没发文,当事人就知道了。材料表明(  )

A.军机处保密性降低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政令传达畅通无阻

5.

商周时代,土地为国家公有,由贵族组织人力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在土地私有基础上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都(  )

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范畴C.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D.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6.

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 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 王祯在此强调的是(  )

A.农事安排要因地制宜B.农业生产要把握农时C.耕作技术影响产量高低D.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

7.

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玉米棒子,用曲辕犁耕地,他生活的朝代最早可能是(  )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8.

汉初时,政府规定 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到中唐以后, 工商杂类不得与士为伍 等禁令松弛,北宋时允许商人中 有奇才异行者应试 ,商人及其子弟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朝廷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B.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冲击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商人中 奇才异行者 逐渐增多

9.

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载: 明初的科举,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 据此可推知(  )

A.科举制度逐渐陷入困境B.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创造性C.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D.分卷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

10.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没有开放通商口岸B.中国关税税率偏高C.英国商品质量不佳D.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11.

图1曲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图中B处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B.抵制洋货运动的蓬勃发展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2.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 该材料折射出(  )

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B.清政府对近代化态度保守C.洋务派主张创办近代工业D.工业发展受到列强的制约

13.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此种做法基于(  )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D.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14.

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 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 ,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于(  )

A.维护稳定B.调动军队C.调运快捷D.经济交流

15.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曾出现急于向更高级形式过渡,在生产关系上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从而造成了重大失误。此处重大失误是指(  )

A.三大改造B.大跃进 运动C.优先发展重工业D.人民公社化运动

16.

1960年11月,中央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中规定: 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 一平二调 的错误,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 这表明中央(  )

A.对 倾错误进行彻底纠正B.对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C.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17.

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材料表明我国(  )

A.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B.个体经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C.私营企业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18.

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历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措施中,标志着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是(  )

A.设立 陪审法庭 B.组成 四百人会议 C.组成 五百人会议 D.定期召开 公民大会

19.

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的开辟,但其后果与影响却迥然不同,其决定性因素是(  )

A.船队的规模B.航程的远近C.航行的目的D.航海的技术

20.

1863年,洛克菲勒开办了一家小炼油厂,1870年,通过内部合并成立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公司就吞并了20多家炼油厂,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炼油业,1882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这一现象反映了美国(  )

A.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B.市场扩大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C.科技是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的动力D.石化工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21.

1930年6月17日,胡佛签署了 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 ,提高了七十五种农产品和九百二十五种工业品的关税率,全部关税的总平均率由33%增为40%。这一措施(  )

A.使美国经济陷入到滞胀阶段B.加剧了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C.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D.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

22.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批评罗斯福 叛变了他的阶级 ,其改革举措是 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此批评最有力的依据是(  )

A.颁布《紧急银行法》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23.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但也经历了五次经济危机。每当经济危机发生,政府便采取(  )

A.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等手段B.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的办法C.大规模国有化的经济政策D.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方式

24.

1976年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 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此处作者表达的意思是(  )

A.赞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C.计划经济促进经济的繁荣D.要强化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二、材料阅读

25.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金布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司空》等部分中可以看到,秦对官府手工业的各种制度,如产品的品种、数量等,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劳动者则有工师、工匠、徒、隶等,由曹长领班工作。生产门类有铁的开采和冶铸、铸钱、车辆、兵器、用具、漆树的种植与漆的生产等。产品主要归官用,也有出售的。

——摘自林剑鸣《秦史稿》

材料二 中英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

年份

1750

1830

1860

1880

1900

英国

19

95

199

229

185

中国

328

298

197

125

62

——依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手工业管理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管理制度的影响。(10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我们接受 民主是个好东西 论,那么与希腊文明同时演进的中国文明就将以其集权性质而成为坏东西。但这显然是高度贫智的结论。邓公已经指出, 发展才是硬道理 ,因此,任何制度的好坏优劣,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发展为标准来作出判断。按照这个标准来评判,维持了中国五千年高速发展的集权制度肯定是好东西,而由于内部分裂而瓦解,最终在时髦的基督教手中进入中世纪的西方文明肯定是坏东西。
看得出来,那位断定 民主是个好东西 的学者采取了多数中国 精英 的思维方式,轻率而幼稚地决定忘记掉马克思的所有观点,而宁愿以一种感性的视野来分析理论问题。不过,当他如愿以偿地忘记了已经不太时髦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之时,他也就无法看到真正的历史规律乃是: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像考CET4(英语四级考试)一样,在区区几个固定的选项中选择某种合意的政治组织形式;相反,一切政治组织形式都是历史地形成的,首先取决于经济组织形式,而经济组织形式则是由该社会所处的特定生存环境所决定的;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政治组织形式也必然是多样化的。

——整理自《联合早报网》

结合史实,论证材料中作者观点的合理性。(要求:提炼作者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时,中华帝国—大清政府还处于农耕和传统商业社会,国内经济命脉如轮船、铁路、电信、邮政 多由洋商操纵 ,国家利益外溢。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一月初四,清朝邮传部大臣陈壁等向朝廷上书,请求设立银行,收回轮路电邮四政, 总以振兴实业挽回利权为宗旨 ,开创了中国现代银行业经营方式的先河。于是,慈禧太后批准了奏折,设立了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成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负责借款赎回京汉铁路的经营权。经过努力,京汉铁路的路权于1908年12月收回。它仿照日本兴业银行集资办法,由邮传部 附入股本,官商合办,股本银五百万两,招募商股六成 ,以 部认股四成以应开办之用,名曰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初期为经营轮、路、电、邮四政往来的专业银行,以后逐步发展成为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为振兴民族经济作出贡献。

——整理自互联网上关于光绪年间邮传部关于银行的奏请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通银行设立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设立交通银行的影响。(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