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8.2015—2016学年度 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9 浏览数:140

一、单选题

1.

斯特拉霍夫这样评价一部文学作品: 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这一文学作品的风格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

他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精神。他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 文中的 指的是(  )

A.德彪西B.海顿C.贝多芬D.莫扎特

3.

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 下列作品与文中描述的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

4.

2015年11月14日的CCTV《新闻联播》报道:法国首都巴黎当地时间13号晚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其中包括至少6起枪击和3起爆炸。目前已经有127人死亡,另外有约180人受伤。这体现了电视的功能之一是(  )

A.娱乐休闲B.远程教育C.艺术欣赏D.传播资讯

5.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建议中国人应该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商业、航运业、金融业。还刻意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以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这表明魏源(  )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B.主张进行变法维新C.倡导 开眼看世界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6.

史学家陈旭麓说: 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 中体西用 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 中体 作为前提, 西用 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意在说明(  )

A.只有 中体西用 ,才能解决内忧外患B.中体西用 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
C.中体西用 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D.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 中体西用 的思想

7.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不思整伤纪纲,而惟鹜心于凶器之末何钦? 这一言论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D.革命派对立宪派的批评

8.

康有为说: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伴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二更时分)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此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儒家正统地位B.论证变法的权威性C.推翻满清贵族统治D.增强国民民主意识

9.

谭嗣同说: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霏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这说明谭嗣同(  )

A.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B.希望回归君民共主的传统C.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以儒学为变法的理论基础

10.

梁启超说: 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故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 这说明(  )

A.梁启超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B.梁启超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C.梁启超认为中国不适合开议院D.中国民众普遍接受了君主立宪

11.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他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文中的 是厂(  )

A.洪仁玕B.张之洞C.郑观应D.严复

12.

范文澜曾指出:维新变法使 学问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整封建思想来,应该说行进了一步 。这实际上是肯定了维新变法(  )

A.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引起了洋务阵营的分化D.实现了社会政治变革

13.

钱玄同的文章号召说: 青年啊,如果你还想在二十世纪做个人,你还想中国在二十世纪算个国,那么,赶紧鼓起你的勇气,奋发你的毅力,剿灭这种最野蛮的邪教和这般兴妖作怪胡说八道的妖魔! 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4.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周不诉之科学法则……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为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这反映了陈独秀号召人们坚持(  )

A.民主原则B.科学精神C.文学革命D.共和原则

15.

下图为当代著名画家沈嘉蔚先生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上共16人,包括陈独秀、胡适、辜鸿铭、刘师培等,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从中可以看出蔡元培的教育方针是(  )

A.立德树人B.面向世界C.兼容并包D.素质教育

16.

《女制男》是五四运动后流行于渭南的一首民谣:大石桥,小石桥,母鸡踩着公鸡毛,母鸡打得公鸡跑。这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  )

A.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男女平等B.妇女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C.妇女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D.国民素质得到普遍她提高

17.

孙中山说: 因中国今日已为满洲人所据,而满清之政治腐败已极,遂至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非革命无以救重亡,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也。 这体现了孙中山主张的(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五权分立

18.

1912年7月,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一文中指出,某些主义 因清廷退位而付之实现 ,当前 应该实行经济革命 ,使 全国人民皆享受其生产之结果 防止富人以其富专制毒害贫民 。孙中山提出 实行经济革命 主要是基于(  )

A.国共合作的需要B.小农经济的落后C.民族危机的出现D.欧美社会的弊病

19.

1924年,孙中山说: 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 是(  )

A.武装夺取政权B.进行社会主义运动C.联合地方实力派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0.

印度学者奇林·福康曾说: 毛泽东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列宁主义者,(他对马列主义)给予了新的强调并拓展了这份遗产。 拓展了这份遗产 是指(  )

A.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创立了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C.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D.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1.

1993年初,美国哈佛大学裴宜理教授在《中国1992》一文中指出: 1989年北京风波后,如果有人对中国领导人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有所怀疑,这种怀疑在1992年烟消云散了。 怀疑烟消云散 是因为(  )

A.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的信心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科教兴国 战略的实施

22.

1976年,物理学家维索特和列文向太空发射了一枚载有时钟的火箭。他们观察到,这个时钟与放置在地球上的时钟相比,多获得了1/10微秒。这一实验可以用来验证(  )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23.

互联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下面三幅图片主要反映了互联网(  )

A.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书B.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C.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乐趣D.推动了 新经济 的产生

24.

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散文方面有杨朔、刘白羽、秦牧等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诗歌方面有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日子》等。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扫盲教育的实施C.双百 方针的提出D.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25.

1972年,大多数高校又开始恢复招生,但明确规定:只 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 ,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取消文化考试,实行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的办法。该规定(  )

A.简化了高校招生手续B.加快了高校招生步伐C.有利于选拔合格人才D.不利于教育正常发展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饰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都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澄《外国文学史》

材料二 下图是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

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的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决别,成为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外国戏剧集有76部.其中现代主义戏剧竟占一半以上。可以说,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几乎无所遗漏地被介绍了过来。

——杨文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对中国戏剧的深层影响》

(1)材料一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看法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6分)
(2)材料二中 新的美术画派 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流派出现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目的是什么?(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大造声势,叫嚣 打倒进化论 拯救心灵 粉碎达尔文 ,他们不准把《物种起源》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图书馆内。1864年,有30位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

——《科学蒙难集》

材料二 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近自天演之说鸣,竞争之义视为至理,故国与国陈兵相视,以吞灭为固然;人与人机诈相陷,以欺凌为得计。百亭万业,皆祖竞争,以才智由竞争为后进,器艺由竞争而后精,以为优胜劣败乃天则之自然。

——康有为《大同书》

自达尔文等说出,酝酿数百年,而成欧战,创深痛巨,始觉其谬。而我孔孟之说幸未晰灭,或可因此而流入欧洲,普搞世界,此亦天不丧斯文之一征也。

——刘绍宽《厚庄日记》1925年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 革命为唯一法门 。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 方才是人力的进步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什么冲突?原因何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刘绍宽为什么反对 天演 竞争。(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进化论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8.

A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鸿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三 从15世纪到今天,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再到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英,世界科技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4分)
(2)材料二中牛顿解开 行星之谜 的理论贡献主要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爱因斯坦的突出贡献。分析说明 世界科技中心来到了美国 产生的影响。(8分)

29.

B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 %,珠江流域占21.53 %,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据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

材料二 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 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 有的还说: 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 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刘坤一等也强调 西国之强,强以学校 ,中国只有大规模 兴学育才 ,方能 勉图补救 ,否则 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 百日维新 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1985年中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休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要求:有系统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把发展基拙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述晚清时期 教育救国 的思想和实践。(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