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6.2015—2016学年度 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6 浏览数:122

一、单选题

1.

牟复礼在《中属思想之渊源》中论述战国某学派时指出嘲讽礼仪和正名,申谴俗例,它呼吁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 ,这一学派应是(  )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2.

有学者认为,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这是因为墨子的爱(  )

A.具有超阶级性B.代表平民利益C.反对一切战争D.抑制了统治者

3.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独尊儒术 的主张,从而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 无为而治 的思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家学说导致了汉初的社会动荡B.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C.道家学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信奉推崇

4.

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时说诠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 据此可知,胡适评论的是(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代理学D.清代儒学

5.

孔子主张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 。顾炎武这一主张(  )

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D.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

6.

下图反映的是 字的发展演变历程。据此可知,汉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逐渐趋向(  )

A.多元化B.形象化C.国际化D.简约化

7.

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8.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 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D.是近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9.

王韬在《锼园尺膜》指出: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以器胜, 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 与王韬的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

A.魏源B.康有为C.孙中山D.张之洞

10.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 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据此可知,此时的陈独秀认为(  )

A.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C.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D.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11.

1938年10月,毛泽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在此强调的是(  )

A.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B.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C.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比基本原理更重要D.多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12.

下图是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浑身雪白,绒毛轻柔;另一只猫乌黑透亮。这是1984年由人称江南猫王的老画家陈莲涛特意为邓小平画的。图中有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3.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而不在于生存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的东西 。这反映出他(  )

A.思想中有进化论的成分B.思想中包含有理性的内容C.注意到对自然界的探讨D.比较看重教育的现实作用

14.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与道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薄伽丘意在(  )

A.否定封建神学观念B.批判不合理的欲望C.歌颂人的内在理性D.肯定人的平等思想

15.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 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 的提出(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16.

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空前的中国文化热。很多启蒙思想家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和伦理道德等,他们 借孔子和儒家思想之力,冲破了桎梏他们自己的神权以及王权,因而进 了现代社会 。这种现象表明(  )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中国文化在启蒙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C.儒家学说与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中国文化蕴含自由平等与理性的特质

17.

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的回应;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两人思想分歧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B.分歧主要是实行人民主权的途径C.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D.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

18.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二者的学说都(  )

A.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B.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19.

下图分别是1784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1870年格拉姆制造的发电机,它们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关于这两项科技成果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  )

A.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中占据主导地位B.都因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发明C.都促使了应用该技术的国家调整生产关系D.都产生于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0.

网上购物以其商品信息量大、可选范围广、成本低、消费者主动性强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表明(  )

A.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的得以复兴C.互联网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D.网购将成为人们的主要购物方式

21.

某位诗人曾写道: 自由!你的旗子虽然被撕破,但仍在大雷雨中迎风飘扬,你的号角声虽然已经破碎而逐渐微弱,但它仍超过暴风雨的最高声浪。 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该诗人创作风格的是(  )

二、材料阅读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自古即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以至从中央到地方均有专人掌管教化。士人希望统治者貫彻儒家 民惟邦本 的理念,做到轻徭薄赋,使民以时,爱惜民力,为民请命成为优秀士人的重要任务。早在先秦,儒家便提出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的原则, 主张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 ,中国古代士人的社会批判不少是 直接正面地向君主提出的……概言之,作为社会基本价值、准则的自觉维护者,中国古代优秀士人从未放弃社会批判的责任。

——摘编自张踢勤《论中国古代士人的使命感》

材料二 对道德重建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康有为在《论语注》中提出了 德贵曰新 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变革要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在《释 》等文中又提出了 新道德 道德革命 的主张,批评 今世士大夫谈维新者,诸事皆敢言新,惟不敢言新道德 ,严复提出了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的启蒙三民主义, 新民德 的立意即在进行道德重建、道统重构。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号召冲决 三纲五常 妁网罗,成为近代史上首位激烈挑战传统道德的思想家,又致力于重建新仁学体系,重建新时代的道德准则。革命派也提出了 道德革命 三纲革命 家庭革命 等口号。

——摘编自命祖华《清末新型知识群体: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及其原因,(8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中国应当设法避免出现资本主义社会那种贫富不均,防之道为何? 即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铗、水力、矿油等,及社令之恩惠,如城市之土地、交通之要点等,与夫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用。核定地价,平均地权,按价征稅,价重者税也重,而价轻者税也轻,得享平均之利益,至公平也。中国乃是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据《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表示: 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这里节制的 资本 即指私人资本、也指外来资本,最重要的目的是发展国家资本。孙中山节制资本,仍然是为了保障多数人的权益,发展国家资本,让全国人民得益。

——摘编自冯洁《科学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主张实行民生主又的依据及其措施。(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及其提出的原因。(6分)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7世纪的欧洲,在天文学和力学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舞国科学家牛顿实现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综合,形成了统一的力学体系——经典力学。学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专开辟了一个新的肘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友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变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

——摘编自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材料二 爱因斯坦最为敬佩的科学家是牛顿。他曾谦虚地表示: 真正伟大的科学家是牛顿,我只不过是将牛顿在计算上的错误加以修正而已。 牛顿的天才是多方面的,他在天文、地理、数学、神学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他最有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是迸代科学的基石。

——摘编自谢南斗《中外名人传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得以建立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修正牛顿 计算上的错误 的具体表现。 (4 分)

2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6分)
材料 辽政权从后晋搏燕云十六州地。为了安抚和统治新附之区,辽国急需选用汉士,曾举行科举考试,这是一次为选拔汉官治理汉地的权宜之计。976年,才正式建立了主持科举考试的常设机构。988年, 诏开贡举 ,科举渐成定制。统和六年至重熙元年 (1032),大抵每年举行一次,重熙后为三年一次。前者为沿袭唐制,后者则是受宋朝的影响。
辽代的科举专为选汉官、取汉士之用,只有汉人、渤海人可以应试。对契丹人参加科举限制甚严。辽国契丹人中虽不乏文学之士,但他们却多不是进士出身。后来契丹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逐漸放寬。在实行科举的同时,辽代设立学校培养人材。五京州县设有学校。 蕃汉官子孙秀茂者,必令学中国书篆,习读经史 。颁《五经》传疏,置博士、助教,契丹、渤海、汉人子弟皆可入学学习。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辽代科举制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辽代实施科举制的积极作用。(9分)

2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6分)
材料 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元首之后,马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 大清 中国 的刻意区分, 指出至库伦独立,前清并未允行,中华民国亦断无允准之理。库伦本为民国领土…… 甚盼熟筹利害,棱我民国受于前清之领土及统治权完全无缺。
《劝谕蒙藏令》宣布现在政体改建共和,五大民族,均与内地平等。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均与内地平等,以昭大同而享幸福。 不久,袁世凯又发布命令说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制时代再有藩属名称;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划,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摘编自章永乐《大妥协: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的态度。(9分)
(2)根据材料简要评析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