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4628.2017届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新高三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8
浏览数:141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秦国丞相吕不韦认为:
“
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
“
一则治,异则乱
”
,于是集合门客们编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意图( )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兼容糅合诸子思想
C.保存凸显诸子思想
D.控制思想巩固统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历史学家朱绍侯指出:东汉末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大规模的自耕农举行起义时,豪强地主田庄中的农民并没有响应。作者意在说明,东汉豪强庄园经济( )
A.有利于推广新的生产技术
B.吸纳流民,维护社会稳定
C.威胁中央集权,影响税收
D.加剧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51名进士,全是南方人。朱元璋大怒,将主考官以下大小官员治罪,同年六月亲自廷试落第的举人,录取的61人均为北方人。之后逐渐形成分南北按比例录取的制度,这( )
A.强化了文化专制
B.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协调发展
C.平衡了南北势力
D.有利于科举制的公平和公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载
“
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 吨流入了中国(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
A.彻底废止海禁政策
B.拥有先进的手工业
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D.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
工农武装割据
”
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美国学者弗德德里克·泰维斯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提供了重要参考。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
B.中共中央针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C.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D.一五计划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一定的生产方式要求有一定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与之相适应,生产方式的革命必定伴随着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革命。交通运输一旦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会反过来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马克思《资本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
交通与社会变迁
”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
“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太宗认识到虚怀纳谏的重要性,从谏如流,他在位20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余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中切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太宗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他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
“
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
”
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执法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考虑,慎之又慎。他说:
“
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
鉴于此,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
“
刑措
”
即可以不用刑罚。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在他统治期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
——摘编自张新国《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即位后采取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所采取措施的主要影响。(7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