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4.2017届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基础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34 浏览数:120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 周代是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通婚。 西周初期的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

A.鲁国和宋国B.燕国和齐国C.鲁国和燕国D.宋国和齐国

2.

到秦汉时期,中国的水利事业已经有比较好的发展,修建在关中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井渠

3.

据宋代《图经》记载: 秦郡天下,定江南郡会稽,置长水县 。下列对该史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B.郡县区划形式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C.长水县是会稽郡的分封之地D.长水县长官有会稽郡郡守任免调动

4.

汉武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在全国划分十三州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设立 中朝 参与政事决策 ③开辟欧亚的商贸之路 ④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

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 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该朝代的 新气象 还有(  )

A.转轮排字盘的发明和使用B.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C.设立内阁以辅助皇帝处理国政D.人们在井水饮处吟唱柳永歌词

6.

朱熹主张 天地之间,理一而已 ,并强调 物格知至 ,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A.朱熹和王守仁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
C.朱熹和王守仁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 天理 高度D.朱熹重 物格 王守仁重 求心 都忽视 知行合一

7.

下图所示文物是陈列于西安博物院的 延年益寿瓦当 。据此判断,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8.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这表明他(  )

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C.具备近代社会的 民权 意识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9.

中国近代有维新人士提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后人评他 立论锋利,条例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他是(  )

A.郑观应B.康有为C.谭嗣同D.梁启超

10.

下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  )

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11.

阅读表一,导致 工矿企业状况 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表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表部分

时间段

工矿企业状况

19世纪70年代——甲午战争之前

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有50余家

1895——1913

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有549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国人反对 二十一条 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④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

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 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 其中 燎原烈火向天明 指代的历史现象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C.红军长征的胜利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3.

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的局部示意图,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14.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 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B.大跃进的 浮夸风 C.文革 的严重错误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5.

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下列城市或地区,按其对外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岛 ②深圳 ③海南岛 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16.

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该论断是(  )

A.向科学进军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发展是硬道理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上述规定主要体现在《十二铜表法》(  )

A.具有中立主义的特点B.维护贵族的一些特权C.推动罗马法学的成熟D.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18.

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①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 ②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③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证明了 地圆说 的科学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

有政治家说: 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们早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 在世界近代史上符合上述 政体 特点的典型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它开始的标志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B.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C.惠特尼开创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D.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

21.

解读表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表二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

18501945

19452000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A.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B.存在着被迫移民的现象C.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D.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到落后地区是主流

22.

观察下图,若给该漫画加个标题,合理的是(  )

A.弘扬人性的莎士比亚 B.寻求浪漫的卢梭 C.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牛顿 D.相对论中的爱因斯坦

23.

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以下国会通过的法律中,体现这一阶段特点的有(  )
①《紧急银行法》 ②《全国劳工关系法》 ③《工业复兴法》 ④《公平劳动标准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

下图所示战役的作用在于(  )

A.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B.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D.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

25.

G20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上旬在中国杭州举行。作为国际合作论坛,G20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主要运行形式,没有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与G20运作方式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

A.世界银行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26.

下图反映了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有学生从图中孔子使用 纸张 线装书 等细节,对该图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学生的下列推论中,合理的是(  )

A.该图绘制于西汉时期B.该图为后人伪造,没有史料价值
C.该图的真伪须有考古学支持才能判断D.绘画者以其生活经验附会了孔子时代的生活

27.

恩格斯在评价某文学作品时指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下列关于这一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罪恶现象 ②再现了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社会 ③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 ④体现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8.

观察下图,提炼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一战改变了欧洲妇女的生活方式B.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C.英国妇女获得了政治普选权D.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

29.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C.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可以迅速实现D.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

30.

建筑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文化。以下建筑中蕴含着人文精神的有(  )
①胡夫金字塔 ②帕特农神庙 ③秦始皇陵 ④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

材料二 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

——严复《国强》(189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 睁眼看世界 方面的主要史实。(6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4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请给材料一命制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出材料一中A.B处两个城市的名称。(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33.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先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①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 ,追求知识被看作最高尚的活动,体现了古希腊爱智慧的传统;②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以理智为主宰,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③ 人是政治动物 ,侧重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对人进行考察,人只有结合在城邦和国家之中,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原因。(6分)
(2)言行一致是许多文化先哲的优秀品质。阅读材料二,请您选择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的一个论断并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扼要予以展开说明。(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4分)

34.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平遥票号日升昌名扬九州,享誉全球……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 乡下鼻祖 ,使全国性的货币流通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促进了清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王夷典《日升昌票号》

材料二 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组织上有新的变化。唐宋的飞钱、便换,至此形成票号、钱庄。行、团等行业组织发展成会馆、公所。这种行会性组织对本组织之外新设店铺有严格的限制——需有人作保,交纳很多的银两作公费,并宴请同业,否则不准设店营业,对内控制也较强,规定了行规,违反行规者开会议罚,对外争议由本行 董事 出面交涉。所有这些特点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已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

——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1)根据材料一,请您用一句话概括 日升昌票号 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创立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商业 新的变化 。(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