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7.2015—2016学年度 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4 浏览数:111

一、单选题

1.

周代宗法制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巩固周朝政治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但历代周天子自身也在不断的破坏宗法制(如周幽王废太子立褒姒子),出现这种现象的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不利于巩固政权B.宗法制约束了周天子权力的行使C.诸侯国实力壮大D.后世周天子素质日下

2.

《唐律疏议》曰: 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 这说明当时(  )

A.民间商业欺诈现象严重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政府重视监管商业

3.

东汉安帝下诏: 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熟,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 大臣召信臣认为这反季节蔬菜是 不时之物,有伤于人 。这种看法的理论基础是(  )

A.勤俭节约B.天人感应C.重农抑商D.格物致知

4.

甲午战争之后,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都偏重于西学或新学,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却是当时许多新式学堂及学会所推崇的口号。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B.西学在中国传播迅速C.清政府改革运动的推行D.守旧、顽固势力较为强大

5.

有学者认为, 在朝鲜战争中,战场的形势很难用中朝方胜利而美方失败来形容,中国领导人虽然赢得了广大新独立国家甚至有力对手美国的敬重,但也让周边国家感到了巨大的畏惧,从而使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做出某些改变 。该学者旨在说明(  )

A.朝鲜战争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朝鲜战争使中国赢得了美国的敬重
C.朝鲜战争促使中国实施 一边倒 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6.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请你选择一个题目将下面这幅宣传画反映的历史现象准确的表达出来(  )

A.同舟共济,勇创佳绩B.乘风破浪,全面跃进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D.农业合作化,生产步步高

7.

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 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邦联体制的松散性B.政治家对古代雅典民主的反思C.多数政治领袖出身于贵族D.政治家反对主权在民思想

8.

在哥伦布发现 世界是圆的 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却提出 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 就等于 全球化3.0”,即全球化进程的最高阶段。在全球化3.0的环境下,地域、文化、技术、知识等一切因素都再不会成为分工的阻碍。世界变得更小,个人却变得更强大。任何人都可以是决定生产的主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优势来经营事业。弗里德曼提出这个结论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A.世界的多极化B.经济的自由化C.经济的体系化D.互联网和信息产业发展

二、材料阅读

9.

地方管理体制,中国古代探索了几千年。现代学者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一套比较理想的制度, 联邦制通过宪法保障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既保证国家的统一性,也保证地方政府的地域性。 民国时期中国出现一次联邦制的制度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毛泽东《读封建论致郭老》诗: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待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 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子厚,柳宗元的字,《封建论》作者,主张中央集权)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联省自治运动,全盛于1920年到1922年间,军阀、学者、政党(包括中共)都参与其中。 联省自治 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1923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联邦制的性质,曾被称为 联省自治宪法 。湖南、广东等省都颁布了省宪法,开展自治运动。
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对联省自治乃至于联邦皆抱敌视态度,主张中央集权式政治体系。1926年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进而统一中国,联省自治失败。
蒋介石说中国不能搞民主,中国需要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使中国走向稳定,只有稳定了,中国才能走向富强。这是什么强盗逻辑啊!以稳定为由拒绝民主,充分暴露了蒋介石这个独裁者的本质。谁搞专制独裁,谁就不得人心,谁就会被热爱民主的人民打倒。

——周恩来1946年对民主人士讲话(《新华日报》

材料四 盲论之士,往往以主张 分治 ,即为破坏 统一 ,曾不知 分治 集权 ,本为对称之名词,于 统一 何与?北美合众国成例俱在,岂容指鹿为马!民国以来,正坐盲论者误解 集权 统一 ,于是野心者遂假 统一 以夺权。

——陈炯明

回答问题:
(1)材料一毛泽东所说 百代都行秦政法 是指什么制度? 莫丛子厚返文王 是什么意思?(4分)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联邦制试验失败的原因。(6分)
(3)毛泽东所说 百代都行秦政法 实质是为新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寻找历史依据。新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有没有现实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0分)
(4)材料四中陈炯明这个近代革命史中的反面人物,他所说的有没有道理,请说明。(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观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一)振兴农业: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
(五)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
(八)调整金融: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实施》(1935年)

材料二 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267,100万元,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大冶、阳新、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特点及其影响(7分)

12.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1912年《清室优待条件》内容规定: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
《清室优待条件》系由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其形式不是皇帝诏书,而类似于一个条约,里面写明 以上各条,列于正式公文,由中华民国政府照会各国驻北京公使 ,这场清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的大妥协最终避免了血腥的内战,促成了政权的和平过渡,最重要的是避免了更为剧烈的边疆危机,延续着此前如火如荼的近代化进程。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1924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规定: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特支200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室优待条件》制定的背景及清政府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对国家影响。(10分)
(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5分)

1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美国举国上下正在为消除工业化、城市化和垄断化所带来的巨大弊端而专注于推进广泛、深刻的进步主义改革。……由于长期受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人民在战争爆发前对欧洲的内部纷争并不关心……美国与欧洲远隔重洋,相距甚远。在他们看来有了大西洋的阻隔,美国就可以避免欧洲战祸的侵扰。威尔逊政府在最初发表的关于外交政策的几个声明中都正式认可了当时全国上下一致的态度。1914年8月4日,成尔逊正式发表中立宣言,8月19日他又发表讲话呼吁美国人在 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不偏不倚

——高志青《美国的孤立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中立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立政策对其自身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1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

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察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即汉学、宋学、词章亦皆宜束之高阁。严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