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1.2017届 河南省、河北省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4 浏览数:162

一、单选题

1.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

朝代

秦汉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

1.7/

2.7/

5.31/

18.5/

18.9/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2.

当一位画家注视因贫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时,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轻的脸上色彩的变化,在他决定画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下列作品与这位画家绘画风格特征相符的是(  )

二、材料阅读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
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 苏湖教法 ,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就可以入学,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

——摘编自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教育改革的影响。(6分)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旧金山会议于1945年4月25日正式开幕。与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只提出有限的补充意见不同,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对联合国及其宪章进一步表明看法,提出新的提案。根据四大国商定,所有提案在提交大会或各委员会前,必须先经四大国审查批准。5月初,中国代表团向四国审查修正案小组会提出了对联合国宪章草案的三项新的修正案。……旧金山会议历时两个月,6月25日,全体大会通过《联合国宪章》,为联合国的正式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次日,大会举行宪章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在四个发起国中按字母列于首位,因此会议后期代替宋子文出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在《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四个月后,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摘编自金光耀《国民政府与联合国的创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金山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团参加旧金山会议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