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3.2017届 四川省遂宁市高三零诊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2 浏览数:177

一、单选题

1.

某学者指出,限定宗法制内涵的前提是肯定宗法制源于原始时代后期的父系家长制,这自然就会将氏族与宗族混同一致来看待。其实,宗法就是宗族之法。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宗法制的产生时间相对较晚B.宗族和氏族内涵具有一致性C.宗族的形成是宗法制产生的前提D.氏族是宗法制产生的基础

2.

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这说明长江流域(  )

A.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B.民众丝纺织积极性较高C.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3.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事实上宣告闭关锁国政策破产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4.

有学者提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革命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符合此标准的是(  )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D.南昌起义

5.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 相对抵制城市化 方针。1960年发展到完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此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B.1959 ~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C.文化大革命 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

6.

下面是反映我国某一时期宣传画及相关日记,对该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社会氛围和谐B.国民的建设热情受到压抑C.社会资源得到较好利用D.农民服饰表情深受文革影响

7.

1979 年 11月26日,邓小平说: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还提出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的论断。这些言论(  )

A.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
C.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提出的D.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尚未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8.

下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据此,下列各项中属于 历史解释 的是(  )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历史解释

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

历史价值观

指从此种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A.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B.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C.《韩非子》提到 司南 ,说明战国时期人们已知晓磁石指南的特性D.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二、材料阅读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采取抑商损商的举措,但在清末的十余年时间里,人们对 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就对商人,特别是官商给予了颁爵的奖赏。1907年,政府颁布的《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中,对资本在二千万元以上就要 特赏一等子爵 ,资本五十万元以上 奖三品衔 。在政策的激动下,商人投资办厂的热情高涨。如1907年状元张謇于崇明创建大生纱厂,其资本为一百二十一万元。上海的李平书,浙江的沈云沛,直隶的周学熙,江苏的王同愈、尤先甲等都由官而商,由坤、士而商。
材料二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始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管企业主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商人阶层地位的变化及其积极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原因。(10分)
(3)谈谈你对社会阶层流动的认识。( 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东北地区与中国发展历程 关键词表

辽阳行省

清朝

旅顺大屠杀

张作霖

九一八事变

七三一部队

伪满洲国

辽沈战役

第一汽车制造厂

大连

从上表中选出2~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0月5日,斯大林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关于中国出兵抗美援朝问题表明了苏联政府的态度。他在电报中说: 当然,我也考虑过,美国尽管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仍可能为了面子而被拖入大战,这样一来,自然中国将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
1951年6月4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关于美国在朝鲜应采取什么政策问题的听证会上指出: 如果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就会给俄国一个合法的借口干涉这一战争,中苏之间的条约具备这样的性质,同时中国人也会根据这个条约,要求俄国人这样做。

——摘编自齐德学《中苏同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

材料二 如果美帝国主义真正进攻我们的大陆,那就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的战争问题,我们和苏联已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打起来,就是全面性的打。 我们今天不是孤立的,我们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国和联合国都晓得,它要发动战争,那就意味着这是世界大战。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不敢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原因。(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积极影响。(6分)

1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中会创办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孙中山晚年为了 民族革命 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