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4.2016—2017学年度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29 浏览数:154

一、单选题

1.

泱泱中华有种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不懈精神。这种精神由(  )

A.春秋巨匠率先推出B.战国巨人奠定根基C.西汉新儒学家提出D.宋明理学家所创立

2.

《养生主》书中说: 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天理 二字,始见于此。这表明(  )

A.天理成为先秦士人行为准则B.庄子毕生致力于养生学研究C.天理成为战国道家关注对象D.庄子成为宋明理学理论源泉

3.

在韩非子看来,道德本身是无形的,对它的评价更多地来自众人之口,因而对众人的 毁誉 一向持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他主张 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 。这表明韩非子的用人观(  )

A.突出以 用人B.以军功大小为标准C.否定 的价值D.强调以法用人原则

4.

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 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 完成。该 总设计师 首倡(  )

A.以德治民、爱惜民力B.用 仁义 王道 施政C.法、术、势结合统治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

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  )

A.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B.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C.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D.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6.

学者郭齐勇指出,王阳明 知行合一 是建立在 心即理 的思想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联系王阳明 心即理 的思想,来分析和讨论他的 知行合一 说。这表明(  )

A.王阳明没有冲破宋明理学的藩篱B.心即理 思想构筑起陆王心学C.郭齐勇批判王阳明思想的局限性D.知行合一 现实价值非常突出

7.

顾炎武说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莫甚于李贽 。纪昀说李贽的著作 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据此可知,二者(  )

A.推祟李贽对圣人的大力挑战B.认识到李贽具有狂放的性格C.对李贽反正统行为进行批判D.强调了李贽思想解放的作用

8.

大型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以 中华文化 传神,展现了国人对祖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智慧。此纪录片体现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  )

A.经世致用和民本思想B.农耕情节和传承意识C.道德修养和实践理性D.养生之道和实践经验

9.

南京地铁3号线布置了文化艺术墙,内容包括 太虚幻境 金陵十二钗 除夕夜宴 大观园 菊花诗社 等9 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场景。据此可知,南京在打造地铁文化时(  )

A.借用了道家思想成就B.利用了明清文学遗产C.运用了传统饮食文化D.引用了魏晋诗歌成果

10.

图1所示名画出自民国初年陈师曾的巨册《北京风俗图》。与此画具有相通之妙的古人名作是(  )

A.敦煌的飞天壁画B.《清明上河图》C.徐悲鸿《奔马图》D.《牡丹蕉石图》

11.

学者苑书义对张之洞这位 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 的关键性人物作了精辟的概括: 时代造就了张之洞,而张之洞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这反映在张之洞(  )

A.主张 托古改制 B.附和 尊孔复古 C.倡导 中体西用 D.赞同 民主科学

12.

《孙中山选集》中写道: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这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  )

A.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B.法制建设与废除专制问题C.革命动力与奋斗目标问题D.民主权利与革命价值问题

13.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积极组织开展反腐败斗争,厉行廉洁政治,同时善待犯错误的同志,不提倡 一棒打死 。这表明在党建问题上,毛泽东主张(  )

A.严肃党的作风B.严格党员要求C.坚持严宽相济D.严明党的纪律

14.

邓小平指出: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此,邓小平(  )

A.强调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B.指明了中国改革的方向C.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规律性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原则

15.

在崭新的21世纪,我党要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对 三大规律 认识的新发展表现在(  )

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问世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6.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东西方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两人的政治理念有惊人的相通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

A.重视道德和教育B.强调人的价值C.挽救民主制度D.恢复旧的礼仪

17.

美国学者鲍斯曼在《加尔文:一幅16世纪的肖像》中指出,加尔文不仅是位刻板的法律学家,同时还是位人文主义者,信奉着人间天国的理论并着手进行社会改革。这表明鲍斯曼的研究(  )

A.连接起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B.侧重探究宗教改革的现实价值C.非常关注加尔文的不朽功勋D.突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18.

18世纪欧洲出现 中国热 ,法国著名油画家布歇此时绘制了中国风作品——《中国捕鱼风光》(图2)这幅油画反映出(  )

A.西学东渐 成果斐然B.启蒙运动汲取东方营养C.东学西渐 成为主流D.文艺复兴借鉴中国文明

19.

西方近代哲学家经典思想纷纭,如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斯宾诺莎的 实体说 ,贝克莱的 存在即是被感知 ,莱布尼兹的 单子论 充足理由律 等。与这些哲学家走在同一条思维道路上的是(  )

A.苏格拉底B.但丁C.莎士比亚D.康德

20.

有位科学家素有 近代力学之父 现代科学之父 之美誉,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此科学家(  )

A.改变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运动观念B.构建起完整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成功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

21.

图3 所示是一座用黑色大理石建造的庞大石棺,他的塑像斜靠在石棺上,在他身后耸立着一座金字塔,塔面上镶着一个圆球,圆球之上塑有一位天文女神,其势其态,似乎是正驾驭着这个圆球向前运动。这座石棺的主人(  )

A.静卧在法国首都巴黎B.建立起经典力学体系C.代表着启蒙运动成就D.构建起生物进化理论

22.

《物种起源》自185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以来,受到众多市民的热烈欢迎,被争相购买。《物种起源》受到追捧主要在于该书(  )

A.提出了全新的进化思想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C.重塑人在生物界的地位D.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

23.

1859年,英国巨型游轮 大东方号 从英格兰启程,开始了它的处女航。 大东方号 这样的游轮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心中占据着特殊位置,成为民族主义、现代性、人类战胜自然的象征。游轮 大东方号 (  )

A.便利了达尔文远洋研究活动B.显示出蒸汽时代的强大威力C.促成了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D.初显出海洋文明的无穷魅力

24.

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率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 魔鬼的触角 ,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B.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C.电气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D.时代需求呼唤信息时代到来

25.

您尾号xxx的信用卡于x月x日x分消费人民币x元[xx银行]。 当你接到这样一条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银行短信提醒时,你一定不会想到,每秒就有1850余条这样的金融服务短信通过银信通系统发送到用户手机中,保证用户的账户资金安全,这是记者在2013年5月17 日 世界电信日 期间获悉的数字。这种状况表明(  )

A.信息化超过了人们预期B.银行发挥信用主体作用C.信息化方便了大众生活D.银行加快了信息化步伐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实学家们几经努力,不断奋争,为实现学术界的 由虚返实 的自我转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形成并促进了清初实学思潮的发展。在清初实学思潮中,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针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积弊,抨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及其禁锢人性的种种劣迹。他们主张的经世致用则突出表现在改革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之中。在清初实学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专攻自然科学的科学家。

——摘编自王政尧《清初实学思潮与晚清戏剧文化的改革》

材料二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它是中国为了摆脱国家落后和危亡状态,介绍现代文明,传播人的自由权利及其制度保障,促进思维方法变革,推动中国文化更新和社会变革的运动。不同流派的学者都指责新文化运动摧毁了传统文化。事实正好相反,它拯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自然经济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定型化了。为社会转型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无法在这块土地上产生。打破这个局面需要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和竞争,新文化运动恰好适应了这个历史需求。这是传统文化的凤凰涅槃。传统文化不但没有毁灭或断裂,而且展开一片新天地。

——摘编自袁伟时《厘清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初实学思潮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8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火药的发明要追溯到中古术士的炼丹实践。一般认为,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含有硝石、硫磺和木炭成分的混合物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现象,时间不迟于唐代。……12世纪至13世纪,在宋金元三朝的长期战争中,出现了利用高硝火药冲击波的硬壳爆炸弹以及原始的管形火器。最迟13世纪末,元朝军队已开始装备管形金属火器,此后火药主要用作发射药。……13世纪前后,中国火器技术向周边扩散,间接催生了欧洲的火药武器。16世纪前叶,欧洲火器又经海路传入东亚。17世纪末,清廷掌握的火炮技术接近欧洲水平,但此后便长期停滞。

——摘编自张文静《追寻古代火药发展的足迹》

材料二 有人曾经统计过近代以前中国科技成就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成就,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在公元1世纪至16世纪这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发明都占据全世界的半数以上,而在16 世纪以后,这个比例骤然下降,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

——摘编自林晨音《成就灿若繁星 16世纪前中国科技一直是领头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火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西方科技异军突起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6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西方人文主义高扬人性和个人价值,以人性反抗神权,强调人的自由、平等、权力,追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多元民主。人文主义自产生以来,在西方思想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人文主义精神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鼓舞着人们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摘编自杨春苑、李春荣《论西方人文主义》

材料二 在今天,现代化、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争取人民民主自由的思想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认为民主、自由、人权等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并且结合中国实际付诸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编自李涛《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对近代西方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论的来源,并说明其理论价值。(6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 轴心时代 的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1864~192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古波斯都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古波斯有索罗亚斯特,等等,形成了不同文化传统。雅斯贝尔斯说: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此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汤一介《新轴心时代或将到来:论儒学的复兴》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围绕“ 轴心时代 思想复兴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单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