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4716.2017届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5
浏览数:242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南宋《岁时广记》中记载:
“
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橡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
材料表明( )
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B.宋代才开始出现定期举行的草市
C.宋代草市开始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人
“
匠籍
”
。清初宣布废除
“
匠籍
”
,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
“
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
”
。这一变化( )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土地的比例下降为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土地的比例上升为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 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
“
1500说
”
。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以1500年为界,便于进行历史研究
B.1500年是西欧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开始
C.1500年前后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在1400年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中,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都未入选,但在1700年的时候,这三个城市却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D.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1883年10月上海《申报》发表评论说:“(轮船)招商局开其端(指招商集资的方式),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
”
这种经营方式( )
A.开创了民族工业之先河
B.最先倡导建立私营企业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是在众人推动下建立的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继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
“
苏联热
”
,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竹般地涌现。新一轮
“
苏联热
”
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
“
等米下锅
”
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
“
找米下锅
”
,从而由原来的
“
吃不饱
”
变成了
“
吃不了
”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2002年,中国大幅调低了 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 15.3%降低至12%;2010年,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该政策有利于中国( )
A.大幅减少关税收人
B.扩大出口增加外汇
C.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扩大就业发展民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公斤, 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 )
A.自然灾害使粮食产量下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
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
“
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了全球范围
”
,
“
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
材料表明(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有墨西哥国内人士说:
“
虽然自由贸易区没有解决一切问题,但如果没有北美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
”
下列表述符合这种观点的是( )
A.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基础
B.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
C.美国和加拿大帮助墨西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解决了墨西哥的杜会问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 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
“
舳舻相街,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辑, 联翩方栽,钰鼓镗铃。
”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
“
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
《资治通鉴长编》记栽北宋东京人口
“
比汉、唐京邑民虎,十倍其人矣
”
,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二
“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 ……舶船深阔各教十太,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教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舟师识地理,夜则现昼則观日,阴晦观指南计,或以十丈绳钩, 取海底泥唛之,便知所至。……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
“
住唐
”
……广州蕃坊, 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
”
——宋·朱或《萍洲可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12分)
(2)综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产生的积极影响。(13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15—18世纪的西欧,国家被强烈要求
“
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批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相反,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赞扬,认为其有
“
科学真理成分
”
,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根据材料概括15—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经济理论演变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理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从1953年升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 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
“
一五
”
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 1万个以 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表现。(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10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