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5.2017届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6年 题数:17 浏览数:206

一、单选题

1.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 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 天下一大变局 的本质内涵是(  )

A.公天下 家天下 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

2.

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 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 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 晏奏罢州县率税 。该盐法改革的目的是(  )

A.盐业商运商销B.减轻盐商税负C.官商共利D.盐铁官营

3.

某史料中提到 贰宰相,批大政,参庶务 。下列与 贰宰相 的职位对应的是(  )

A.御史大夫B.同平章事C.参知政事D.内阁首辅

4.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马地臣誉为 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 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 。可见,义律此举的目的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C.提高自己在华政治地位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5.

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 从事家族立宪 。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导致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主化运动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6.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强调: 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 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材料反映了(  )

A.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B.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C.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D.北洋军阀削弱了中央权力

7.

蒋廷黻曾在1931年发表《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对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与琦善代表的抵抗派与妥协派发表了与当时多数学者不同的观点。此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知识界对抵抗、妥协究竟孰利孰弊的争论。此争论在当时主要是针对(  )

A.国民政府围剿红军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D.九·一八 事变后蒋介石不抵抗

8.

下表中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表2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A.中美建交B.周恩来对 文革 的抵制C.中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D.中美关系正常化

9.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公民大会 五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障公民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 公职津贴 。由此可知(  )

A.雅典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雅典公民享有社会上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C.雅典政治几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D.雅典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

10.

1801年,民主共和党人杰斐逊从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手中接过政权,在总统就职演讲时说 意见的差异并不就是原则的差异。我们遵守同一原则的弟兄们,曾被加以各种不同的称号。我们都是共和派,我们都是联邦派 。以下关于美国两党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美国两党之间既竞争又妥协,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B.美国两党之间互相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C.美国两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的差异基本上消失D.党派意见并无原则差别,允许不同党派意见的存在

11.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与商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下列现象符合以上表述的是(  )

A.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B.鸦片战争后, 值百抽五 关税税则的逐步形成
C.《南京条约》附件关于最惠国待遇的规定D.拿破仑三世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2.

1973年1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 把我的钱还给我! ,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C.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 禹刑 ,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 轻罪重刑 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 皆臻完善 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 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 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 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10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兹查有三品衔臣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编修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一百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八十万元以上。二品顶戴安徽候补道许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六十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州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书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

——《光绪政要·实业》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 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注:绅商指既有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中的张謇等人便是其杰出代表。)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唐季五代以来,各路军阀自行募兵, 军旅之士,各知其将,而不识天子之惠。 北宋开国,宋太祖 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其后又以木梃为高下之等,给散诸州军,委长吏(指知州、通判)、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都下。 在平定江南过程中,宋太祖陆续释放各国军中被强征入伍的百姓,士兵入伍以本人 情愿 为原则。五代时因重金滥赏换取士兵效忠加速了募兵、养兵费用的无度飞涨,宋太祖则对士兵正当要求给予极大关注,并创立了廪禄制度,其中军俸根据资历和战功进行必要升降,如此在鼓舞士气的同时,又大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为解决士兵出路,宋太祖还设置剩员制度。还规定,地方部队的精锐被抽调至京师充禁军, 及无家可归者归入剩员,主要从事官府、寺院、仓库等值班及洒扫杂务,其余既非 壮勇 ,又不 老病 者则编入厢军。

——改编自范学辉《变法与变意:宋太祖募兵制度改革刍议》

(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兵制改革的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兵制改革的作用。(8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0年7月底,德国秘密制定侵略苏联的计划……如何摆脱来自东方日本的威胁,重新成为苏联必须严重考虑的外交问题……还在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规定调整苏日关系以适应南进之需。1941年4月13日,苏联、日本达成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除了肯定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在一方与第三国发生军事冲突时保持中立以外,还特别声明: 日本须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即外蒙古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联须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中国自然成为这两个国家相互妥协的最直接受害者……不过同时由于国际形势并未按苏联领导人的意志发展,苏联对华援助并未停止,延续到苏德战争爆发。条约稳定了苏联的东部边界,但激化美、英同日本的矛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援主要依赖美英。

——改编自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41年8月,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要求全党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张闻天率先响应号召,组织调查团到陕北、晋西调查。他认为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是否充分,是决定一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关键。他说: 从实际出发,首先应该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结合成的社会生产状况出发 。而要确认一切意见、决议、办法是否正确,必须在实践中找到证明。调查团整理的一系列调查报告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决策的依据,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随着调查的推进,张闻天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根本上摆脱了 倾思想的困扰,并对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他的调查研究思想体系完整丰富,为中国共产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今天的改革和建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改编自杨志和、卫晓霞《延安时期张闻天调查研究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张闻天调查研究思想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的意义。(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