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3.2017届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7 浏览数:267

一、单选题

1.

钱穆曾评价: 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 他强调这种制度(  )

A.使地方权力不再受中央的节制B.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稳定C.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D.易于形成地方割据的局面

2.

南宋临安城市场内的各种商品大多有相对集中的区域,同类商品集中之处称为行、团、市,如和宁门外的花市,交易就十分热闹,有诗云: 君不见内前四时有花卖,和宁门外花如海。 这主要反映了南宋(  )

A.市场专业性强B.市场规模较大C.商品种类齐全D.自然经济瓦解

3.

嘉峪关墓葬壁画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魏晋时期,西域人与中亚、波斯的交流并未中断。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认为在汉末直到魏晋,由于西域再一次远离中央王朝的控制,丝路断了。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壁画的史料价值高B.对丝路缺乏全面了解C.由于狭隘的民族观D.史学家缺少科学手段

4.

唐朝诗人孟郊在七言律诗《登科后》写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时孟郊已年届46岁。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人才B.引领了人们的价值观C.加强了中央集权D.冲击了士族门阀制度

5.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初期提出 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 的总体策略。由此判断其(  )

A.在战略准备上重视主动进攻B.受到传统国防思想的影响C.在战略方向上海防塞防并重D.对西方社会认识十分深入

6.

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造成了文化断层B.推动思想的启蒙C.促进了史学产生D.承续了传统文化

7.

下图反映出当时的战略意图是(  )

A.促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停战投降D.实现解放战争主战场的转移

8.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向正常化的方向发展。苏联领导人认为,中国真的是想要进攻自己,所以苏联停止了一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计划,一切的财政都为了巩固国防。材料表明中美关系的改善(  )

A.是不同意识形态相互对立的结果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是引起冷战格局瓦解的原因之一D.有助于苏联的经济发展

9.

《十二铜表法》明文规定:父亲有权监禁和鞭打儿子,把儿子当作囚犯,甚至有权处死儿子。而到查士丁尼时代,法典强调:父权应该是仁/慈而不是残暴。罗马法的这种变化说明(  )

A.罗马扩张中伴随残酷战争B.古罗马父权制崇尚暴力C.基督教发展丰富了罗马法D.古罗马追求公正的原则

10.

下图为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增长率柱状图。图中变化有利于(  )

A.集体农庄从无到有B.国民经济趋于协调C.发挥市场的作用D.小农经济的发展

11.

1875年初,因为宪法条文中写有 共和国 字样就数次被否决。议员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 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员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 结果,瓦隆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此事件主要反映了(  )

A.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权力中心B.宪法的内容具有很大伸缩性C.法国对制定宪法重视不够D.法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12.

1946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为77.79亿美元,1947年上半年顺差则达59.22亿美元,而造成美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对欧洲国家的贸易。这种现象(  )

A.导致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B.有利于美国扩大欧洲市场C.使欧洲清偿能力日渐增强D.有利于缓和欧洲社会矛盾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 改土归流 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哈密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摘编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特点的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1500年,欧亚大陆东西两边几乎不存在真正深刻的差异。但是,在之后500年的大多数时间中,西方之所以能统治全球,以当今计算机化语言来讲,是因为有6种杀手级应用程序在运转。它们是:1.竞争;2.科学;3.财产权;4.医学;5.消费社会;6.工作态度。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西方的崛起 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说明:所拟论题可以是某个崛起因素的探讨,也可以写明与某国崛起有关的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秦献公(公元前424—362年)在位期间致力于社会改革。秦献公元年(前384年),下令废除实行了300多年的人殉制度。重用墨家,加强军事和城防。秦献公二年,迁都栎阳,撤离贵族聚集地;推行初租禾制,按照实际土地面积征收实物税。秦献公六年实行 一国两制 ,秦东部新区推行县制;实行军爵制,奖励军功;建立户籍制度,创设连坐法,以防谍杜奸。
《史记》载: 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秦献公因勤王,解除韩、魏两国的威胁,打过黄河,威震东方,还受到周显王的赞赏,赐予 (通 )的称号。

——摘编自李仕权《改革的教训:打捞历代沉没的改革》(2015年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献公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2)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指出其与秦献公改革的不同之处。(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与台湾问题息息相关。1950年夏,美国在朝鲜、台湾、越南三个战略方向对中国形成威胁。与此同时,解放军在金门战役中严重受挫,看来想在当时技术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解放海峡宽阔的台湾困难重重。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几小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并以 台湾海峡中立化 台湾地位未定 为由,命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抵达基隆港,受到热烈欢迎。
在美国出兵台湾3天后,中央便决定将攻台日期无限期推迟,并促使毛泽东等领导人下决心出兵朝鲜。
从7月上旬起,中共中央开始抽调战略预备队组建了东北边防军。当时苏联出于中苏同盟条约的规定,同意以空军保护我国内地,并在国际上牵制美国。10月,应金日成之邀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由此打响。

——摘编自徐焰《抗美援朝与台湾问题》(《领导文萃》2016.6)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美援朝的有利条件。(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出兵台湾的目的和当时造成台湾问题未能解决的不利因素。(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严复(1854—1921年),福建福州人。清末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因译介《天演论》闻名于世,被康有为称之为 中国西学第一人
1898年,严复译介的《天演论》印行后,原名 嗣糜 的胡适,受 优胜劣败、适者生存 之言感召而改名,并以 适之 为字。次年,梁启超在《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一文中指出:国际上的竞争 有国家之竞争,有国民之竞争 ,并高度认同近代欧洲理论家 竞争者进化之母也,战争者文明之媒也 的说法。
1919年7月,《少年中国》杂志第一卷刊载的魏嗣銮《人类进化的各面观》指出:正是达尔文 弱肉强食,生存竞争 的观念普遍盛行,因此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一战的发生。
同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指出世界的进化可划分为 物质进化 物种进化 人类进化 三个时期,并进一步认为 物种进化 必以 竞争 为法则, 人类竞化 则依靠互助为动力。意在强调人类进化得之于互助,而不在竞争。

——摘编自朱东华《严复译介<天演论>的旨趣及其产生的影响与论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不同时期人们对严复有关进化言论的认识。(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人们对严复进化言论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7分)

Baidu
map